①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畫盆地最好有圖示範一下
一張圖就可以知道了沒有什麼特定要求,你是高中地理吧
② 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部位名稱
從圖中看出,C處是位於兩山頂之間相對低窪的部位應為鞍部,D處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應為山谷,E處有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應為陡崖.
①從圖中看出,該圖的等高距為100米,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400米以上.
②有指向標的地圖按指向標箭頭指向北確定方向,圖中A處位於B處的西南方向.
③在等高線地形圖上,A處等高線密集則坡陡,B處等高線稀疏則坡度越和緩,爬坡較省力.
故答案為:鞍部;山谷;陡崖;①400;②西南;③B.
③ 等高線地形圖圖例
第一,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線的數值,讀出任一點的海拔高度,比較兩點的海拔高度可換算溫差,以兩地的水平距離測算地面實際距離。
②形態上的特性,地表呈現各種各樣的形態,每一種地貌形態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徵,在等高線圖上會以不同的形態表示出來。看等高線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緩。看等高線的形狀,可確定地貌類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①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並以海平面作為零米。相鄰的兩條等高線,其高整也相同。
②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即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例如三條等高線的海拔為500米、600米、700米,則等高距為100米。
③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怎樣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
④兩條等高線決不能相交因為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懸崖,等高線可以重合。
⑤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⑥等高線與山脊線或山谷線垂直相交等高線穿過山脊線時,山脊線兩側的等高線略呈平行狀。等高線穿過河谷(山谷線或集水線)時,向上游彎曲,成反v字形。
⑦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時,為山嶽的鞍部,也叫山的埡口。
⑧示坡線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
⑨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
第三,熟練判斷等高線圈上的基本地貌類型。
第四,學會等高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
①確定水庫及壩址的位置: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窪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
②確定鐵路、公路線:一般情況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選擇坡度較緩,距離較短,彎道較少的線路為好。
③工廠區位的選擇:工廠區位的確定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對環境有污染的廠礦,要選擇河流下游,常年主導風向的下方,結合地質地形條件,宜放在地基堅實,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的地方;若是電子、半導體、感光器材廠等需要建在空氣清潔、環境優美的地點,從經濟效益考慮,要盡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資源產地,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和銷售市場,從而確定工業部門的布局。
④農業生產布局: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採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潭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
⑤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④ 等高線地形圖
多找些簡單的圖看看,先弄懂常見的。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
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頂等);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窪地等)。等高線是曲線狀時,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數條高程不同的等高線相交一處時,該處的地形部位為陡崖,並在圖上繪有陡崖圖例。由一對表示山谷與一對表示山脊的等高線組成的地形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該處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該處坡度較緩。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圓,越靠近中心的圓所標的數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圖相同,數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個區域內,有許多小的形同於高原的等高線圖,其標注的值相差不會太大,否則就成山峰了 山地:圖形也類似於高原,不一定是圓形,在一個圈內,可能有兩個或多個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識別:看每條線上標的數值,數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數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1、數值大小:
1. 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線稀疏 2. 丘陵: 200米<海拔<500米,相對高度小於200米
,等高線較疏,彎曲處較和緩。 3.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2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呈「V」字形 4. 高原:海拔>500米,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緩。
3、形狀特徵: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 (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⑥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等高線越密集處,地形越陡峭;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舒緩。
圖不貼了,要審核要久。詳見:
http://ke..com/view/94062.html?wtp=tt
⑤ 關於等高線地形圖
(n-1)d < 相對高度 < (n+1)d
其中n代表重疊的等高線條數!d表示等高距!
根據題意:
(5-1)×50=200(m)
(5+1)×50=300(m)
因此,題目的取值范圍,是(200,300)之間!
C,240m 符合題意!!!
明白沒有?!
⑥ 等高線地形圖(實物,立體的)怎麼做所需用品,過程等,詳細一點。急急急------------(有關地理)
紙筆尺等 塑膠或粘土、線、k版 用材料做成一個不規則的山體(可以是別的 最好內容包括大寫的)模型 在用輔助工具尺量標高並標注下來 可直接繪線於模型上 也可用線相連 更明朗
⑦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畫
就是把監測點海拔高程相同的點用線相連就形成等高線,根據比例尺大小確定監測點的布置疏與密,具體的布點要按照標准規范要求進行。
⑧ 製作簡單等高線地形模型怎麼做
也許你不喜歡按部就班地做,但是說實話,這種問題要說明白必須要分步驟進行,否則你會發現如果自己前面沒做好,會導致後面也做不成,返工時最麻煩的。步驟寫得比較易懂,你仔細看,一定能做出來。
1.
數一數等高線地形圖中有多少條等高線。
2.
將橡皮泥壓成塊狀,每塊厚1cm。橡皮泥塊的數量和等高線的條數相同,大小和等高線地形圖圖幅大小相當。
3.
在已經畫好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用剪刀順著最外面的等高線剪去圖幅范圍以外的部分。
4.
將剪下的等高線地形圖放置在橡皮泥塊上,沿著紙的邊緣將等高線畫在橡皮泥塊上。切去等高線外面的橡皮泥。
5.
再沿著靠近外面的等高線剪紙片,把剪下的紙環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紙環外面和橡皮泥塊的邊緣吻合。
6.
用剩下的地形圖和新的橡皮泥塊,重復步驟4,5
7.
把第二塊橡皮泥塊疊放在第一塊上,使它的邊緣和第一塊上的紙環內圈吻合。
8.
重復第4步到第7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塊都疊放在一起。
這樣,一個等高線地形模型就做好了。
⑨ 如何製作等高線地形圖
首先連接地性線即山谷線、山脊線;連接上下相鄰二點,利用內插法計算計曲線的通過處,所有各點間均採用相同的方法獲得計曲線的通過位置,連接所有各通過點即成計曲線;利用內插法均勻插入首曲線五條,當然要注意與實際高程間的關系,不要出現線與點的矛盾。要注意等高線與地性線相交處成正交。在山脊處等高線向外突出,在山谷處向上遊方向突出。
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等高線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按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又稱基本等高線。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每隔四條首曲線加粗一條的等高線,又稱加粗等高線。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又稱半距等高線。表示時可不閉合,但應表示至基本等高線間隔較小、地貌傾斜相同的地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