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馬志明可愛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馬志明可愛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13 10:00:16

❶ 如今的相聲界里,輩分,地位最高的人是誰

相聲經歷了幾百年,幾代人的經營,構成了如今如此龐大的體系。像傳統大家庭里的長子長孫一般,相聲門里也有門長的稱謂。只是時到如今,部分演員為了利益盲目收徒,使得門長的內涵和現實意義淡化。

也因相聲演員的活躍時間長久,收徒眾多,跨越時間長。以郭德綱的徒弟為例,最大的徒弟李鶴彪現在44歲,最小的徒弟還沒出生,等到關門弟子進門後,估計得差到兩代人。於此,相聲裡面出現了同歲不同輩,同歲高三輩等輩分差異的產生。

第一名 薛永年

在「相聲家譜」之中薛永年師承老藝人韓子康,當屬壽字輩第四代相聲藝人;而他當年還差一點成了張壽臣的徒弟,若拜在張壽臣門下,則是位列寶字輩。

薛永年長居在武漢,也不參與一系列的爭論,現在多以文字輩自居,成為了「一人佔三輩」第一人。要是以壽字輩自處,郭德綱見到了得叫師祖,劉筱亭已經瘋掉了。

輩分:文字輩

❷ 90歲楊少華慶生場面曝光,他在業界的地位如何

著名相聲演員楊少華

據了解,楊少華早年曾拜師郭榮起。因為郭榮啟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是同輩,又因馬三立是侯寶林的師叔,所以楊少華和相聲大師侯寶林是同一輩。那他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據說他表演時,導演都親自上門來邀請。在當時的年代能和現在的郭德綱相媲美,但不過楊少華是他的長輩,所以來說,郭德綱地位和輩分是不能與楊少華相比的。

❸ 馬志明傳醒木給郭德綱,這件事意味著什麼

風風雨雨三十載,從藝四十年,郭德綱老師在自己48歲生日的時候,終於得到了我國相聲界被稱為泰山北斗的少馬爺馬志明先生的認可,其實這不僅僅是馬志明先生送給郭德綱老師的一塊醒木,再醒目上刻著幾個字,大家一定看得清楚馬派傳人,郭德綱老師與天津相聲界同行的恩怨,一直是存在的,而且是赤果果的仇恨的那種。

但是被人們捧為天津曲藝界,獨一無二的大奔馬志明老先生,把這塊醒木給個郭德綱也就代表著,天津相聲界乃至我國相聲界所謂的主流已經承認了郭德綱的能力,郭德綱的身份以及郭德綱的名望,很多人會說馬志明真的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嘛,也許少馬爺馬志明,這個名字大家聽起來很陌生,尤其是不怎麼聽相聲的人。

而且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相聲界的馬家和侯家其實是有著,很多不為外人知的事情在裡面的,無論是好是壞,兩家人其實走動的並不多,但是由郭德綱開始,這種情況就變得更加的和諧了起來,因為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老先生,而馬志明老先生也同樣承認了郭德綱,我國相聲界最重要的兩個家門都在為郭德綱背書,都在向外界傳達一件事情,那就是郭德綱的既得到了這兩家的認可,我個人覺得這件事情意味著郭德綱老師在今後的日子當中真的可以成為一代宗師一代相聲大家,因為主流相聲界不得不承認他了。

❹ 相聲捧哏之攢底大軸,馬志明唯一嫡傳弟子,三十年的老伙計,他是誰

馬志明的「御用」捧哏黃族民。

黃族民這邊,也曾遇到過有人拿收入挑唆,但黃族民從來不搭理這種無聊的事,他認准了馬志明這個師父也認准了這個搭檔。

可見,馬志明和黃族民能一起順順當當搭檔這么多年,不光是藝術上的互相成就,還有就是人格上的互相吸引,兩人是師徒更像老朋友老伙計。

有人說現在德雲社的閻鶴祥有點兒像黃族民,筆者品一品感覺確實有那麼些意思。此外,德雲社還有一個「大黃」郎鶴焱現在名聲在外,但在相聲迷和老聽戶那裡,「大黃」永遠是大家對黃族民的愛稱。

❺ 數學大師中的「老頑童」走了嗎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數學大師吳文俊院士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晚年的吳文俊一向有「老頑童」之稱。5年前,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對於「具體的知識」,已經知之甚少。如今「主要是在看小說」,「各式各樣的小說、好看的小說」。

他評價「日本的偵探小說有意思」。在他看來,日本偵探小說反映深刻的社會背景,不像英國的福爾摩斯探案系列那樣,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來吸引人。

這位數學大師當時還說,在數學上自己「還可以有所作為」——「我想我還可以做一點事情。能夠做到多少就不敢說了。」

❻ 小品—報菜名的台詞

甲:我們這位演員啊。

乙:啊。

甲:很多觀眾都認識。

乙:您客氣。

甲:經常啊在收音機里頭,電視里頭看到您。

乙:倒是經常的廣播。

甲:您是天津市曲藝團的演員。

乙:對啊。

甲:原籍是北京人。

乙:不錯。

甲:一直就在北京住。

乙:唉。

甲:現在家不還在北京哪。

乙:啊,在北京哪。

甲:您住在新街口北小五條十三號。

乙:啊,對,對,對。

甲:是不是?

乙:對。

甲:家裡都好啊?

乙:都不錯。

甲:老太太好啊?

乙:身體健康啊。

甲:大哥好啊?

乙:也不錯啊。

甲:大嫂子好?

乙:不錯。

甲:孩兒們都上學了?

乙:全上學了。

甲:替我向老太太問候。

乙:謝謝您。

甲:呵呵。幾口人?

乙:六口人。

甲:六口人都挺快活?

乙:每位全不錯。

甲:您住的是小五條。

乙:啊。

甲:小的時候我跟您住街坊。

乙:唉,咱倆是鄰居。

甲:我住小六條。

乙:啊?

甲:一條胡同。

乙:對對對。

甲:我比您大一歲。

乙:啊。

甲:我今年四十五,您四十四。

乙:差一歲。

甲:那年我八歲。

乙:啊 甲:那年您七歲。

乙:對。

甲:咱們哥倆就在一塊兒玩兒。

乙:發孩兒。

甲:咱們是小朋友。

乙:不錯。

甲:小弟兄。

乙:嗯。

甲:長大了又是同學。

乙:啊。

甲:現在又是老朋友。

乙:咱倆相好。

甲:咱們二位這老朋友啊。

乙:啊。

甲:可不是一般的老朋友。

乙:那咱們倆是什麼樣的朋友呢?

甲:咱們二位是思想一致的好朋友。

乙:什麼叫思想一致的朋友啊?

甲:就是想法一樣,志同道合。

乙:那你說一說。

甲:比方說你要是積極分子——

乙:那麼你呢?

甲:我就是先進分子。

乙:這話對。

甲:你要是勞動英雄——

乙:你呢?

甲:我是生產模範。

乙:不錯。

甲:你要是光榮軍屬——

乙:你?

甲:我就是革命之家。

乙:啊。

甲:你要說相聲——

乙:你?

甲:我就講滑稽。

乙:噢。

甲:你要當演員——

乙:你?

甲:我就搞文藝。

乙:嗯。

甲:你要演電影——

乙:你?

甲:我就唱京劇。

乙:嚯!

甲:你體育家——

乙:你?

甲:我運動員兒。

乙:嗬!

甲:你是冠軍——

乙:你?

甲:我是選手。

乙:啊。

甲:你是健將——

乙:啊。

甲:我是第一。

乙:嚯!

甲:你是左樹生——

乙:你?

甲:我就是陳金剛。

乙:啊。

甲:你要劉立福——

乙:你?

甲:我就是呂洪祥。

乙:嚯!

甲:你要大郎平——

乙:你?

甲:我就是孫晉芳。

乙:嚯嚯,有意思。

甲:你要是科學家——

乙:那你呢?

甲:我就是工程師。

乙:啊。

甲:你高中畢業——

乙:你?

甲:我小青年兒。

乙:噢。

甲:你做小買賣兒——

乙:你?

甲:我做小生意。

乙:啊。

甲:你要賣金魚兒——

乙:你?

甲:我就賣花盆兒。

乙:啊。

甲:你要賣鴨梨兒——

乙:你?

甲:我就賣金橘兒。

乙:啊。

甲:你要賣草帽——

乙:你?

甲:我就賣涼席兒——

乙:啊。

甲:你賣豆腐絲兒——

乙:你?

甲:我賣豆腐皮兒——

乙:嘿!有意思。

甲:你賣咸鴨子兒——

乙:你?

甲:我賣醬豬蹄兒。

乙:啊。

甲:你賣紅魚蟲——

乙:你?

甲:我賣花生仁兒吧!

乙:嘿嘿嘿,哎呀。

甲:你要是開大買賣——

乙:那你呢?

甲:我開大商店。

乙:啊。

甲:你要是大經理——

乙:你?

甲:我是大老闆。

乙:嚯!

甲:你要是大財主——

乙:你?

甲:我就是大資本家。

乙:啊。

甲:你要是大特務——

乙:你?

甲:那我就是大叛徒唄!

乙:嗨!這就不怎麼樣了。

甲:你不了解我的意思。

乙:怎麼回事兒?

甲:咱們二位是老朋友。

乙:啊。

甲:聯歡會兒嘛,說個笑話兒,開個玩笑這個問題不大。

乙:啊,您剛才那是跟我開玩笑?

甲:說笑。

乙:您可錯了。

甲:怎麼了?

乙:您這玩笑開得過火兒了。

甲:哎喲,那我這尺寸沒掌握好。

乙:唉。

甲:這個笑話兒開的有點兒過重了。

乙:我不愛聽。

甲:有點兒過分了。

乙:這是。

甲:使您不高興。

乙:那當然了。

甲:我表示遺憾。

乙:誒。

甲:這是我的缺點。

乙:唉。

甲:我的不對。

乙:對。

甲:我的錯誤。

乙:就是。

甲:我對不起你。

乙:啊。

甲:你向我道歉吧!

乙:(語塞)……不是……我向你道歉哪?!

甲:應當的。

乙:你向我道歉。

甲:我向您道歉?

乙:唉。

甲:我怎麼跟您道歉?

乙:怎麼道歉?

甲:我給您賠禮。

乙:啊。

甲:我給您鞠躬。

乙:甭客氣。

甲:我拿您開玩笑,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乙:就是。

甲:特別是過分了就更不應當了。

乙:啊。

甲:我得彌補彌補我的缺陷。

乙:是嗎?

甲:根據我的水平,

乙:啊。

甲:我用什麼方法彌補我的缺陷呢?

乙:用什麼方法呢?

甲:我請請客。

乙:請客?

甲:一請客,一賠禮,代表就是道歉了。

乙:噢,您要請我。

甲:啊。

乙:行。

甲:我請請你。

乙:行。

甲:我請您干什麼呀?

乙:干什麼哪?

甲:我請您看電影兒?

乙:現在看電影兒?

甲:現在看有點兒來不及了。

乙:對。

甲:請您吃糖?

乙:唔?

甲:吃糖太小氣,觀眾笑話,這人不大方。

乙:唉。

甲:請您吃冰棍兒,天兒涼鬧肚子。要請您啃西瓜皮呢——

乙:啊——您這?!有請客啃西瓜皮的嘛?!

甲:啃不了。

乙:怎麼啃不了?

甲:你還不會那種技術。

乙:我這么大人不會啃西瓜皮?!

甲:啃西瓜皮哪是專門兒技術。

乙:那您說怎麼啃呢?

甲:有一種要領。

乙:你說一說。

甲:就是橫著啃解渴,

乙:啊。

甲:豎著啃洗臉。

乙:嗬!這連毛巾肥皂都省了。

甲:我反正想辦法。

乙:啊。

甲:我得請請你。

乙:你怎麼請我呢?

甲:請你干什麼呢?

乙:啊。

甲:我得琢磨一個好主意。

乙:你研究研究。

甲:唔,有主意了。

乙:啊?

甲:我給你買雙皮鞋。

乙:啊這倒可以。

甲:也不行。

乙:啊?

甲:不知道你穿多大號的。

乙:你看看。

甲:給你買條褲子——

乙:行!

甲:不知你愛什麼料的。

乙:嘿!

甲:這樣吧。

乙:啊。

甲:你到我家去吧。

乙:幹嘛去呀?

甲:明天到我家呀,

乙:啊。

甲:我請您吃飯。做客

乙:噢,您要請我吃飯?

甲:好不好?

乙:好!

甲:我請你吃飯。

乙:行!

甲:您愛吃面愛吃米?

乙:北京人愛吃面。

甲:愛吃面?

乙:啊。

甲:春天到了。

乙:唔。

甲:咱們吃點兒春餅。

乙:行。

甲:這是北京人最喜歡吃的。

乙:啊。

甲:春餅也就是薄餅。

乙:啊。

甲:我給您烙六張薄餅。

乙:還真不少。

甲:吃不了剩下。

乙:啊。

甲:主要吃的是菜。

乙:您給我來幾個什麼菜呢?

甲:我給您炸點兒魚。

乙:可以。

甲:炸點兒魚,炸點兒蝦。

乙:啊。

甲:炸魚炸蝦炸雀巧兒。

乙:唉。

甲:炸干丸子炸螞蚱,清蒸魚翅蝦米頭,鍋燒……

乙:……您等會兒。

甲:鴨子嘴兒雞爪子羊犄角驢蹄子。

乙:這驢蹄子有炸著吃的嘛?!乾脆。

甲:啊。

乙:您也甭炸了。

甲:怎麼了?

乙:烙得了薄餅啊,您給我弄盒扣冰釘卷上得了。

甲:為什麼?

乙:太硬了。吃完了我腮幫子全爛了。

甲:太……太硬?

乙:啊。

甲:給您來點兒軟和的。

乙:就是。

甲:烙張薄餅。

乙:啊。

甲:給您卷一碗豆腐腦兒。

乙:(語塞)這……烙餅卷豆腐腦兒啊?!

甲:炒菜。

乙:唉,炒幾個菜。

甲:給您炒菠菜——炒菠菜炒韭菜炒藿菜湯黃菜打點兒甜面醬買點兒羊蕨蔥弄點兒蘿卜條兒。

乙:嗬!

甲:我有一個親戚在天津小站住。

乙:啊。

甲:送來五斤小站稻米。熬點兒稻米稀飯,北京人叫粳米粥。

乙:啊。

甲:咱們哥倆兒是吃乾的喝粥灌灌縫兒吃飽了喝足了您做那邊兒我坐這邊兒

乙:啊。

甲:咱們是小肚子上弦——

乙:這話怎麼講?

甲:彈彈(談談)心。

乙:呵呵,有意思。

甲:好吧?

乙:好好好。

甲:明天上午十點半,不見不散。

乙:我一定去。

甲:我家裡等你。

乙:我准去。

甲:啊。

乙:唉,您等會兒。您家在哪兒住啊?

甲:不遠兒。

乙:哪兒啊?

甲:張家口。

乙:(語塞)張……不去了。吃頓薄餅跑趟張家口啊?!

甲:西直門里頭張家胡同口兒。

乙:嗨,你說清楚嘍!

甲:張家胡同口兒往裡走十二號半。

乙:唉?——

甲:明天你到家……

乙:(打斷)什麼叫十二號半哪?!

甲:去年下雹子給勀下半形兒去!

乙:嘿!十二號!

甲:十二號。

乙:唉。

甲:我在家裡等您。

乙:我一定去。

甲:記准我的名字。

乙:啊。

甲:十二號啊。李伯祥。

乙:薄餅和菜。

甲:找我。

乙:您請我。

甲:咱們就吃薄餅。

乙:唉。

甲:炒和菜。

乙:不見不散。

甲:剛才耽誤您演出,影響觀眾看節目。

乙:唉。

甲:對不起諸位。

乙:您請客就行了。

甲:您留步。

乙:呵呵,慢走。

甲:您演出吧。

乙:您慢走。

甲:明天見。

乙:我不送您了。

甲:薄餅和菜。

乙:您慢點兒走。

甲:不見不散。

乙:我不送您了。

甲:您留步。

乙:您慢走。

甲:(繼續客氣)

乙:您慢走。您這是?

甲:客氣過火兒了。

乙:走吧您吶。

甲:薄餅和菜。

乙:唉。

甲:我走了。

乙:再見再見。

甲:回見。幾位回見。

乙:(賠笑送別)呵呵呵呵。

甲:我沒帶帽子吧?

乙:沒有您哪,沒有。您就這樣來的。

甲:呵。(離開)

乙:唉,這位同志還不錯。剛見面兒請我吃飯。他走了,您聽我一個人說。這個相聲有一個人說的有倆人說的……(甲回來)

甲:杜老師啊!

乙:啊。

甲:咱甭吃薄餅炒和菜啦!

乙:怎麼又不吃啦?

甲:薄餅那個玩意兒,它好看不好吃。吃完了不搪時候。

乙:啊。

甲:一會兒就餓。

乙:啊。

甲:您這個身體這么健康,這么瓷實吃那個玩意兒哪行去?

乙:那怎麼辦哪?

甲:我給您來點兒瓷實的。

乙:那吃什麼呢?

甲:我給您煮倆秤砣。

乙:(語塞)對……唉最好呀,您再給我來倆鐵球。

甲:也可以呀。

乙:什麼也可以!瓷實的飯食。

甲:對,瓷實的飯食。

乙:唉。

甲:我給您燉牛肉烙大餅。

乙:這可解饞。

甲:買它五斤牛肉要肥瘦。

乙:我吃不了這么多。

甲:吃不了剩下。

乙:啊。

甲:我有一個朋友在山西陽泉剛回來。

乙:嚯。

甲:帶了一個山西陽泉大砂鍋。

乙:啊。

甲:砂鍋燉牛肉,烙點兒螺絲轉兒餅,撕著吃著解悶兒。

乙:嗬!

甲:喝點兒冰糖水,刮刮腸子去去油膩。

乙:太好了!

甲:可是有一樣。

乙:啊。

甲:砂鍋燉牛肉,你一個菜太單調。

乙:唉,少點兒。

甲:為了請您。

乙:怎麼辦?

甲:為了賠禮道歉,狠了狠了吧。

乙:啊。

甲:舍了舍了吧。

乙:嗬!

甲:我家有隻老母雞。

乙:啊。

甲:我把這只老母雞宰嘍!

乙:哎呀!

甲:買它一斤毛栗子。

乙:啊。

甲:砂鍋燉牛肉,黃燜栗子雞。

乙:嗬。真好吃!

甲:怎麼樣?

乙:好!

甲:這只老母雞啊,

乙:啊。

甲:我告訴你,這個牛肉甭說五斤,二十斤我都舍的!

乙:嗬!

甲:這只老母雞要不是老朋友,說什麼我也捨不得給你吃。

乙:為什麼?

甲:特殊啊!

乙:怎麼?

甲:我這只老母雞個兒又大,又肥,下蛋又多,年頭又老。

乙:啊。

甲:老母雞。

乙:老母雞?

甲:老得簡直。。。老得太可愛了!

乙:特別老?

甲:啊!

乙:您說它老到什麼程度呢?

甲:老到什麼程度,連我也不知道。

乙:噢。

甲:我們院兒里有一個趙二奶奶跟我說過。

乙:怎麼說的呢?

甲:說這只老母雞比我媽小兩歲。

乙:(語塞)嗬!您這是雞精啊這個!嗬,哎呀!

甲:要是論輩兒,我還得叫它二姨兒!

乙:嘿!好嘛!這不錯。行!

甲:這回為了請您,咱就砂鍋燉牛肉。

乙:黃燜栗子雞。

甲:烙點兒螺絲轉兒餅。

乙:好!

甲:張家胡同口兒!

乙:不見不散。

甲:十二號。

乙:我准去。

甲:十點半。

乙:行。

甲:不見不散。

乙:就這么辦了。

甲:再見。

乙:再見。

甲:不給您鞠躬了。老鞠躬就有點兒千篇一律了。沒意思。

乙:握握手吧。

甲:握握手。握握手再走,明天見。

乙:我就不送您了。

甲:明天一定去。

乙:您慢走。

甲:我沒穿大衣吧?

乙:沒有啦你吶。(甲走)哎呀,還真不錯,又改了燉肉烙餅了。您還是聽我說。一個人是單口相聲,兩個人是對口相聲。(甲回)

甲:啊,杜老師啊!

乙:啊?

甲:咱甭吃燉肉烙餅了!

乙:這燉肉烙餅怎麼也不吃了?

甲:燉肉那個玩意兒它不爛啊!

乙:它你不燉它爛不了啊!

甲:我請你吃點兒好的,大夥兒一聽都挑大拇哥的!

乙:什麼呀?

甲:請你吃窩頭!

乙:(語塞)窩。。。喂。。。窩頭呀?!

甲:對!

乙:那你上我那兒吃去得了!

甲:怎麼了?

乙:舊社會吃窩頭吃得我都寒了心了。

甲:窩頭跟窩頭不一樣。

乙:窩頭有什麼兩樣兒啊?

甲:您那窩頭什麼面兒的?

乙:我這窩頭棒子麵兒的。

甲:跟我這不一樣啊!

乙:你那個?

甲:我這小米麵兒的。

乙:這不一樣嘛這個。

甲:加上點兒玉米面兒。我這窩頭跟您還有不一樣的地方。

乙:還有什麼不一樣的?

甲:您那窩頭什麼樣式?

乙:上頭一尖兒,底下一窟窿啊。

甲:跟我這不一樣啊。

乙:您那個?

甲:我這上頭一窟窿底下一尖兒!

乙:嘿!哎呀,他把那窩頭給翻個兒了!

甲:我這面多。

乙:都什麼面啊?

甲:有棒子麵,玉米面,江米面菱角面荸薺面青絲紅絲玫瑰小棗兒核桃仁兒榛子仁兒。

乙:啊。

甲:柿霜京糕大大雞子兒一發應名叫窩頭福地大槽糕!

乙:嗬!

甲:又名叫八寶大窩頭!

乙:還真不錯!

甲:正名齋都做不了。起士林都沒這手藝!

乙:啊!

甲:怎麼樣?

乙:好!

甲:咱們就這窩頭了!

乙:啊。。。可是干吃窩頭他干點兒。

甲:干點兒?

乙:啊。

甲:干點兒給您熬點兒粥。

乙:可以。

甲:要是不愛喝粥給您煮掛面。

乙:行。

甲:給您買五盒掛面。

乙:啊。

甲:六斤雞蛋,四斤紅糖給您請個催生婆。

乙:(語塞)這。。。

甲:您看行不行?

乙:啊。

甲:不行把您送到婦產科醫院。

乙:對對對,回頭呢我再養活一大胖小子。

甲:那就這么辦了。

乙:什麼這么辦了!我這兒坐月子呢!

甲:咱們就窩頭了。

乙:窩頭吧。

甲:唉。

乙:窩頭掛面。

甲:明天十點半。

乙:好吧您吶。

甲:不見不散。

乙:回見。

甲:再見,再見。哈哈。一定去啊!

乙:啊。

甲:我沒騎摩托車來吧?

乙:嗬,哎呀。(甲走)這位連肝兒都窮了,您看見了吧?這窩頭也不一定吃得上。乾脆您還聽我的。這個兩個人是對口,一個人是單口。(甲回)

甲:我說杜老師啊。

乙:啊。

甲、乙:咱甭吃窩頭啦!

乙:咱喝點兒煤油吧!

甲:煤油太貴啦!

乙:咱喝點兒涼水吧!

甲:涼水我挑不動它。

乙:(咬牙)咱倆上河邊飲飲吧!

甲:就這么辦了吧!

甲、 乙:哈哈哈!

乙:走!

甲:你怎麼往外轟我呀?

乙:你到底請我不請我?

甲:請你請你請你。

乙:啊。

甲:開玩笑。真要請你呀。

乙:啊?

甲:就不在家裡吃。

乙:怎麼回事兒?

甲:家裡吃太小氣。

乙:啊。

甲:也沒什麼好菜。

乙:唔。

甲:咱們倆外邊兒。

乙:哪兒啊?

甲:咱們倆北京飯店。

乙:北京飯店?

甲:高級餐廳!

乙:請我吃什麼呢?

甲:請幾位老師傅給咱們做一做全國大菜,南北全席。

乙:北京飯店?

甲:對!

乙:請我吃全國大菜,南北全席?

甲:嗯。

乙:我不是瞧不起你。

甲:是啊?全國大菜,南北全席。

乙:南北全席?

甲:唉。

乙:今天這么辦。

甲:怎麼辦?

乙:同著各位觀眾,您把這全國大菜南北全席的菜名說上三樣兒五樣兒來我就支您請客的情了。

甲:你說這個話有點兒小瞧我。

乙:啊?

甲:我只要把菜名說上幾樣來就代表請你了?

乙:唉。

甲:我說了!

乙:說說!

甲:你聽一聽!

乙:啊。

甲:全國大菜南北全席我准備請你吃上四干四鮮四蜜餞,四冷葷三個甜碗四點心。

乙:噢?那什麼叫四干呢?

甲:四干就是黑瓜子,白瓜子,核桃蘸子,糖杏仁兒。

乙:四鮮?

甲:北山蘋果、深州蜜桃、廣東荔枝、桂林馬蹄。

乙:四蜜餞?

甲:青梅、橘餅、圓肉、瓜條。

乙:四冷葷?

甲:全羊肝兒、溜蟹腿、白斬雞、炸排骨。

乙:三甜碗?

甲:蓮子粥、杏仁兒茶、糖蒸八寶飯。

乙:四點心?

甲:芙蓉糕、喇嘛糕、油炸薈子、炸元宵。

乙:還真不少!

甲:真不好啊?是真不少啊?

乙:真不少。

甲:真不少啊?

乙:啊。

甲:真不少這是壓桌碟兒擺樣子,願意吃吃兩口不願意吃把它撤到旁邊兒,真正的南北大菜這才上來。

乙:您慢慢兒說後頭還有什麼菜。

甲:後邊兒頭一個大菜就是蒸羊羔。

乙:這可是大菜!

甲:後邊兒還有哪。

乙:啊?

甲:後邊兒還有蒸熊掌。

乙:噢?

甲: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兒、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

乙:還真不少。

甲:江米釀鴨子。

乙:啊。

甲: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件兒、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蛤士蟆、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兒、黃心管兒。

乙:啊。

甲: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鯰魚、鍋燒鯉魚、鍋燒鯰魚、清蒸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蝦、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麻酥油卷兒、鹵煮寒鴉兒。

乙:嗬!

甲:熘鮮蘑。

乙:啊。

甲:熘魚脯、熘魚肚、熘魚骨、熘魚片兒、醋熘肉片兒、燴三鮮兒、燴白蘑、燴全飣兒、燴鴿子蛋、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參、燒蹄筋兒。

乙:啊。

甲:鍋燒海參、鍋燒白菜。

乙:啊。

甲:炸開耳、炒田雞。

乙:嗬!

甲:還有桂花翅子。

乙:啊。

甲:清蒸翅子、炒飛禽、炸什錦兒、清蒸江瑤柱、糖熘芡實米、拌雞絲兒、拌肚絲兒、什錦豆腐、什錦丁兒!

乙:夠啦!

甲:糟鴨、糟蟹。

乙:嗯。

甲:糟魚、糟熘魚片、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釀冬瓜、燜雞掌兒、燜鴨掌兒、燜筍、燴茭白、茄干曬爐肉、鴨羹、蟹肉羹、三鮮木樨湯!

乙:吃不了啦!

甲:後面兒還有呢!

乙:啊?

甲:還有紅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苜蓿丸子、三鮮丸子、四喜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紅燜肉、黃燜肉、壇子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烤肉!

乙:啊!

甲:大肉、白肉!醬豆腐肉、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醬豆腐肘子、扒肘子、燉羊肉、燒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燴銀絲、燴散丹、熘白雜碎、三鮮魚翅、栗子雞!煎氽活鯉魚!板鴨!筒子雞!

乙:完了?

甲:燴長臍肚、燴南薺。

乙:還有?

甲:鹽水肘花兒。

乙:嗯

甲:鍋燒豬蹄兒、拌稂子、燉吊子、燒肝尖兒、燒連帖、燒肥腸兒、燒寶蓋兒、燒心、燒肺、油炸肺、醬蘑飣、龍須菜、拌海蜇、玉蘭片、糖熘餎炸、糖腌餞蓮子。

乙:嗯。

甲:拔絲山葯、拔絲肉、鰨目魚、八代魚、黃花魚、海鯽魚、鰣魚、鮭魚、扒海參、扒燕窩、扒雞腿兒、扒雞塊兒、扒魚、扒肉、扒麵筋、扒三樣兒,紅肉鍋子、白肉鍋子、什錦鍋子、一品鍋子、菊花鍋子、還有雜燴鍋子!

乙:好!(聲音拉長)呵!太棒了!

甲:這些菜你愛吃不愛吃?

乙:愛吃!

甲:愛吃也吃不了!

乙:怎麼啦?

甲:我兜里沒錢!

乙:白說了!

(6)馬志明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小品《報菜名》介紹:

將一段篇幅較長的說詞節奏明快地一氣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貫到底,演員事先把詞背得熟練拱口,以起到渲染抒情、展示技巧乃至產生笑料的作用。對此,相聲界有著「口快如刀」的要求。

好的演員能做到嗓音亮,吐字清,字正腔圓,氣口精當,一展「嘴皮子利索」之功力。貫口分大貫口、小貫口兩種。小貫口一般十幾句,大貫口可長達一百多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報菜名

❼ 如何評價相聲演員趙偉洲

記得很多喜歡相聲的天津朋友說過一句話,「想解憂,趙偉洲」。由此可見趙偉洲相聲表演功力如何了。

趙偉洲相聲為啥說的那麼好?人家可是「相聲世家」、「師出名門」。趙偉洲的父親是天津的相聲名家趙心敏先生,趙心敏是中國相聲第六代文字輩門長,很多相聲老觀眾都了解,趙心敏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還有天津相聲演員濃郁的「嘎壞」風格。雖然趙心敏留下的影像資料作品不多,但卻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肯定。少馬爺馬志明就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在他正式跟父親馬三立學習相聲前,在相聲園子里聽活的時候,趙心敏的作品就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好印象。馬志明還說過,「在天津相聲界,可以說趙心敏能耐是僅次於我爸爸馬三立的演員。」

趙偉洲

在和楊少華一拍兩散之後,趙偉洲也始終找不到太合拍的搭檔,他也慢慢淡出了相聲表現一線。偶爾出演個相聲劇,給劉偉捧哏說過傳統相聲,過上了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在網上,還有人曝出過趙偉洲穿著老頭衫,攥著雞蛋下樓攤煎餅果子的照片,還有和馬志明對著啃「超級大果子」的照片。

可以說,趙偉洲擁有天津人與生俱來的「邪門」機智幽默,有深厚的傳統相聲表演技巧,與馬志明等知名天津相聲演員一樣,善於在作品中刻畫出生動的「底層小人物」。

❽ 楊少華 和 馬志明 分別是哪輩的

楊少華和馬志明都是寶字輩的。

楊少華,1932年出生於北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1944年,楊少華拜郭榮啟為師,在北京啟明茶社說學相聲。

2021年2月26日,楊少華參加《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與楊議、李偉健、鄭健等相聲演員表演猜燈謎《送春聯》。

馬志明,1945年5月13日出生於天津市,祖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中國相聲演員,馬氏相聲傳人,國家一級演員。

1962年,調入天津市曲藝團,正式開始說相聲。

2021年1月23日,馬志明參與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春晚錄制並與郭德綱合作了一段太平歌詞《鷸蚌相爭》。

楊少華和馬志明的人物評價:

楊少華不僅經常活躍在京津兩相聲舞台,而且頻頻活躍於央視、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的屏幕上,他不經意間身子一扭、咧嘴一笑的「可愛老頭兒」形象,讓人百看不厭。他老來得紅,是個讓觀眾印象深刻、地地道道的天津相聲表演藝術家。

馬志明先生對相聲藝術孜孜以求,幾近苛刻,故能絕於喧囂浮躁的環境,而神遊於淡泊的藝海。他頻出精品,承襲並發展了特有的馬氏韻味,使觀眾回味雋永,屢聽不膩。

❾ 下載馬志明的相聲

馬老的相聲可以從網路中可以找的到,我記得還有個天津相聲網可以下載的到 文本么?馬老有出了一本書 《笑匠雜笈》,里頭幾乎收了他經典的相聲段子,可以從那裡找。。

❿ 如果在世的相聲演員再評十大笑星,你認為誰能上榜

體制內體制外那套我不管,我覺得既然要選肯定是讓網友評選現在所有以相聲為職業的人,拋開級別、輩分等因素選真正自己欣賞的,活好、能帶給自己快樂的相聲演員了,這樣的話我估計德雲社的人會佔去一半以上的名單,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真正在做相聲的,發揚相聲的也就德雲社了。

第一,郭德綱毋庸置疑了,我估計大多人心中也是這樣的想法,即使拋開拯救相聲,對待徒弟跟兒子一樣,對相聲的貢獻,就從業務來說,表演的梗,即使看了幾百遍還是會想笑,這就是業務能力強,專場更是一票難求,扎實的基本功和滿腹的才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不用多說。

第九位孫越,在當今相聲界捧哏僅此有於謙,捧哏沉穩大氣,相聲界有句話叫“三分逗,七分捧”,以前一直以為是對捧哏演員的安慰,但是從孫越給岳雲鵬捧哏就能體現出來。

第十位苗阜,雖然輩分大,勢力強,上過春晚,業務能力也不錯,無奈進入體制內後近年來沒出過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