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螞蟻搬米粒》幼兒園大班教案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小螞蟻搬米粒》
2、歌表演《小螞蟻搬米粒》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地聲音,快樂地,有想像地誦讀和演唱《小螞蟻搬米粒》。
2、體會二聲配合,參與歌表演《小螞蟻搬米粒》,體會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地聲音演唱《小螞蟻搬米粒》
教學難點:
用「嗨呦」的搬運號子為歌曲做二聲部伴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課堂導入:
1、游戲:傳信號
師:你們知道螞蟻在是靠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出信號的嗎?(生:觸角)
師:今天我們就來模仿小螞蟻信息傳遞的游戲,你會傳遞這條節奏嗎?
4/4 xx x xx x | xx xx xx x |
2、講故事
(1)師講《小螞蟻的故事》
師:一隻可愛的小螞蟻。請看它發現了什麼?(一堆米粒)
(2)師講《小螞蟻的故事》練習「嗨—喲—」
師:一個個搬運太累了,搬不動
(3)練習「嗨喲嗨喲」
師:小螞蟻找來了同伴,這下子輕巧多了:嗨喲嗨喲。你們會嗎?
(4)完整練習
三、學唱歌曲《小螞蟻搬米粒》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名字就叫做《小螞蟻般米粒》。請同學們聆聽一遍,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動起來,感受音樂的韻律。(播放音樂)
1、聽賞,思考:這首歌的情緒是怎麼樣的?你聽到了什麼?
2、出示歌譜,按節奏朗讀歌詞
(一隻小螞蟻,要搬一粒米,嗨喲嗨喲嗨喲,搬呀搬不起,小螞蟻,小螞蟻,大家一起搬米粒。你幫我,我幫你,你扛我推齊用力。一群小螞蟻,要搬一粒米,嗨喲嗨喲嗨喲,搬進洞洞里。)
3、聽歌曲,念數板
4、師范唱,生思考:找一找歌曲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5、師生介面唱歌譜,師唱第一,第三樂句的前三小節,生唱不相同的第四小結
6、生完整演唱歌譜
7、填入歌詞,生完整地演唱一遍,注意數板的地方,邊說邊拍。
8、情緒處理
師:請大家演唱的時候把聲音唱的輕巧、有彈性
9、加入嗨喲,完整演唱
四、歌表演《小螞蟻搬米粒》
1、分小組,跟音樂伴奏邊唱邊表演《小螞蟻搬米粒》
五、課堂小結:
1、討論:從這首歌曲中你學到了什麼?(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反思
《小螞蟻搬米粒》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歌曲,這首歌曲具有童趣,孩子們非常的喜歡。既然名字叫做小螞蟻,那麼我就以小螞蟻為主要突破口,運用小螞蟻搬米粒的故事貫穿整課。在新教材中,教學的目標並不止是讓孩子們去唱好這首歌,還有讓孩子們去模仿小螞蟻搬米粒,並且喊出不同的嗨喲聲,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把模仿與嗨喲的體會放在了課堂的開始。
在開始的時候,大屏幕出現了小螞蟻的卡通圖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然後我說今天啊,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於小螞蟻的故事,孩子們滿眼的好奇心一下子變得興奮起來,彷彿催著老師快點講,我們很想聽,在講故事的中間,我穿插了許多歌曲中的節奏在裡面,以故事的口吻說成小螞蟻們傳遞的信號,孩子們在模仿的同時馬上就學會並背下了,這對之後的歌曲學習做了非常好的鋪墊。故事繼續進行,通過多種方式搬運米粒,小螞蟻的嗨喲聲也因為不一樣的搬運方式發生了改變。小朋友們模仿著小螞蟻搬運喊出不一樣的嗨喲聲,在這一階段,就解決了大家合作雙聲部配合的難點。但是由於這個地方花了太多的時間,導致最後的配合與表演,顯得有一點倉促,沒有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時間來配合與展示。
在歌曲的學唱階段,因為選擇了自己班的孩子,孩子們的學情以及音樂知識的掌握,我都很了解,並且,在前面的`環節我與孩子們用了不同的方式聽了歌曲許多遍,所以在學歌唱譜等的方面孩子們學的非常快,只需要老師在一遍幫助一下就能全部解決。在最後的歌曲處理與歌曲表演環節中,孩子們都保持著極高的興趣,整節課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孩子們也能通過歌曲學會團結的重要性。
但由於第一次上這課,還有些地方需要反思改進。因為這是一年級上冊的歌曲,孩子們很少的機會去嘗試二聲部的配合,所以在呈現的時候,有的孩子還是不能夠明確自己應該唱什麼,總是跟著另一邊的孩子唱。原因是平時接觸的機會太少,還有這節課最後配合的時間確實沒有留有充足讓孩子們去嘗試、配合、表演。我會進行整合,繼續完善該課。
B. 現代幼兒園電氣設計要注意哪些因素
五大領域說課稿一.語言中班《家用電器》說課稿尊敬的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家用電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家用電器無處不在,此活動來源於生活。一、說教材。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家用電器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取材也很方便,而且種類也很多,在教室里也有!電視,空調,vcd,錄音機等等。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家用電器,經常使用它,但對家用電器並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大人使用享受,會看電視玩電腦。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家用電器正確的認識,正確使用操作,用電的安全常識真的很重要!就如《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1)通過觀察,操作,知道家用電器的特徵及用途。(2)感受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能用語言表達出來。(3)掌握使用家用電器的安全常識,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知道家用電器的不同用途,能用語言表達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活動的難點是:了解家電的工作原理而正常操作,並掌握其安全常識!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准備:1、家長帶幼兒去家電商場參觀2、幼兒使用家電的親身經驗3、家用電器:電視,電腦,錄音機,空調,電扇VCD等4、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二、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親自斷電操作某電器,探索它的構造。讓幼兒再看看摸摸中的感知。第二次操作是通電後的正常操作。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家用電器,表達出他的用途,給我們帶來的諸多方便。我採用猜謎的方式讓其他幼兒猜,更給活動增添了新的樂趣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有兩次。第一次是斷電操作後,打開電扇的外殼,把其構造展示給幼兒,然後通電讓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其工作原理,讓幼兒深刻認識家電的正常運轉。第二次是展示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電得威力,有用電常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家用電器的理解和使用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三、說學法。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說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家用電器發生了更濃厚的興趣。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家用電器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游戲體驗法,在表演中引導幼兒體驗家用電器跟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諸多方便與樂趣。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操作法,觀察法等共同探索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讓幼兒大膽表述出來。四、說教學程序。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展示—操作——游戲(一)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喜歡看電視的特點,教師說謎語,「有個方形小盒子,長長尾巴連電啦,五顏六色裡面瞧,悟空一休豬八戒,一個都不少。」(電視)再提問1,電視屬於什麼類型?(家用電器)2,還有那些和電視一樣屬於家用電器?(空調,電扇,電腦,錄音機,冰箱,洗衣機,VCD等)3,他們都有什麼用?(電扇空調使我們很涼快,電視我們能欣賞好看的節目等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能講出得越多,進行表揚(二)自由探索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把家用電器展示出來,讓幼兒斷電進行操作,然後觀察,探索它的構造。(三)展示在這一過程中,記錄幼兒的操作流程是否正在這一環節幼兒對家電有了初步了解(三)操作(四)游戲二.社會大班《安全標志》說課稿活動來源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願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志》,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設計意圖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並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目標分析本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志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和指令標志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對目標的分析: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於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志》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過程分析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鍾。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志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志→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志特徵、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製作標志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游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志的特徵與含義。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志、警告標志、禁止標志等。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准。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鍾)。。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鍾)。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出示安全標志,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志分成三類,你想怎麼分?之後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志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徵,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第二層:採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1)這些標志有什麼特徵?(2)在哪裡見到過這些標志?(3)它們表示什麼意思?(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第三層:本過程採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志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志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層: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系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並製作一些安全標志。在幼兒設計製作標志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鍾)採用游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志棋」,對所學的安全標志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後,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並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並與起始部分相前後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三.科學小班《認識國寶熊貓》說課稿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說的課內容是《認識國寶熊貓》,教學對象為: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設計這堂課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學中,把幼兒知識和發展其認識能力相結合設計亮點1.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互動法等教學方法。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在看看、聽聽、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活動目標:(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活動准備: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視頻。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徵和生活習性。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圖片)(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麼?(2)提問:熊貓是什麼樣子的?(3)提問:它生活在哪裡?它喜歡吃什麼?2.觀看視頻3、引導幼兒討論大熊貓為什麼是我國的國寶?提問:你們知道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麼?(叫國寶大熊貓)它為什麼是我國的國寶?(它是我國的特有的動物,很早就生活在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少,我們都要愛護它。)4、教師用關愛的情感與幼兒共同小結:大熊貓形態可愛,動作有趣,性情溫和,是我們喜愛的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可現在卻越來越少,它的生存面臨的危險很多,我們都要關心它。四.美術中班手工活動《小烏龜》一、說設計意圖:中班幼兒對折紙、剪貼等這些手工比較感興趣,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為了讓幼兒有的動手的機會,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節新穎的,趣味性濃厚的手工活動,幼兒能利用所給的操作材料,能運用剪、粘貼、畫等技能,認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二、說目標: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三、說活動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畫、剪、粘貼等綜合的技能技巧。難點沿著果凍殼邊緣畫圓,手不能動,這樣才能把園畫得圓。四、說活動准備1、教師給幼兒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凍殼、剪刀、卡紙、記號筆、乳膠人手一份2、製作好的小「烏龜」,還有一個活的烏龜。3、一塊展板。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五、說活動過程(一)導入:教師運用談話的形式,激發幼兒對小烏龜的的興趣。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拿出魚缸里烏龜)「呀,小烏龜來了」,小烏龜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孩子們都運用已有的經驗跟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烏龜的樣子,在幼兒講述的同時讓幼兒集體學一學烏龜爬,感受一下小烏龜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師引導幼兒說小烏龜喜歡在什麼地玩?這時候教師以小烏龜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沙灘上要開一個運動會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趕來了。教師及時地出示製作好的小烏龜:「哎,這一隻小烏龜是用什麼做成的?」(二)師講解示範。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討論:這個小烏龜是用什麼做的?從而發現操作的順序:1、果凍殼放在卡紙上,用一隻手按住,另一隻手,沿著果凍殼的邊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然後觀察教師示範製作小烏龜,2、在圓上添畫上小烏龜的頭和四肢尾巴。3、剪下小烏龜。4、在小烏龜的背面邊緣塗上膠水,再把果凍殼粘在圓圈上。(三)幼兒製作:小朋友都想用果凍殼來做一做小烏龜,讓它們也來參加運動會。但我想到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在這個環節我就讓個別的幼兒上來先試一試,這樣給其他的幼兒也是一次鞏固,加深影響的一次練習吧!省得到操作的時候,會犯「圓畫不好」錯誤。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著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教師巡迴的指導,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小烏龜的身體剪破了。(四)欣賞:1、幼兒欣賞作品,評價同伴的作品。2、小朋友想一想果凍盒好可以做什麼?這時候如果教師出示一些預先用廢舊物製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兒欣賞,這樣會更加的好。更能激發幼兒手工活動的興趣,最後進行環保教育。反思:1、活動中,我能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2、整個過程,孩子們興趣濃厚,也比較投入,認真,都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過此活動掌握了剪、畫、粘貼等一定的技能技巧。3、課後,他們興奮地把小烏龜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激烈的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變隊行,烏龜賽跑等等,有一個小在烏龜的另一面也粘貼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一個會轉動的小烏龜,為此,我就想把這個活動延伸到特色區域里,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續,再一次的滿足幼兒的學習的慾望。四.體育小班《螞蟻運糧》說課稿一.設計意圖2--3歲的幼兒由於大腦神經發育得還不完全,手腳協調能力較差,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對幼兒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經觀察,我發現我班幼兒對爬比較感興趣,在平時的活動中,他們也很喜歡爬.根據幼兒的這些年齡特點,結合本階段的"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活動,運用螞蟻爬著行走的特點,讓幼兒學習螞蟻爬的動作,我選用了"螞蟻運糧"的游戲活動.通過螞蟻學"找食"的本領,練習幼兒的手膝著地爬和跨的動作."螞蟻"這一形象,幼兒比較熟悉,也非常的喜歡,在活動設計中,我以"螞蟻"爸爸的身份參與活動,並創設一種螞蟻爸爸和寶寶一起找食物的情景,這非常符合托班幼兒對母親的依戀情感,師生間能更好的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也更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這個活動中鍛煉幼兒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幼兒積極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二.教學目標:1.發展幼兒雙手雙膝著地爬,跨的能力.2.激發幼兒積極嘗試活動的興趣.三.教學重點:練習幼兒雙手雙膝著地爬的能力.教學難點:能跨過10厘米的障礙物.四:設計亮點1.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採用直觀法是因為托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老師示範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而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採用游戲法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教師示範直接獲得印象。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雙手,雙膝著地爬和跨的技能,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五.教學過程(一)准備部分:1.教學准備:螞蟻頭飾若干.糖果若干.輪胎若干.磁帶.2.做操小螞蟻們你們好,今天的天氣真好,和爸爸一起來做做操,出來鍛煉一下身體好嗎?我們出來的時候要先跨過家門檻,跨的時候要把腳抬高點,小心別摔交.3.引出主題我的寶寶們真能幹,做的可真好,現在我們的肚子都餓了,媽媽帶你們去找東西吃好嗎?(二)基本部分1.講解示範我們到那邊的地上去找好嗎?爸爸要爬著到那邊去,先看爸爸是怎麼做的,把2個膝蓋著地,然後2個手也按在地上,爬啊爬的去找東西吃,找到好吃的東西後再爬回來,爬到家門口,然後再跨過門檻,帶著糖在家裡休息會.看懂媽媽是怎麼找東西了嗎?2.幼兒操作1.講解示範A請個別幼兒游戲下面媽媽請一個能乾的寶寶來找找看,爸爸看他學會了沒有.教師在旁指導B請全體幼兒游戲下面媽媽請寶寶們跟著爸爸一起去找東西,寶寶們要跟著爸爸爬,不能爬遠了,懂了嗎?(三).結束部分寶寶們找東西找的全身都是泥.現在我們來洗洗澡吧.爸爸請寶寶們帶著糖到那邊去曬曬太陽,休息下好嗎?
C. 螞蟻幾條腿
螞蟻有六條腿,分別位於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身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螞蟻頭部變化很多,通常闊大。頭部重量和體重相比,在陸生動物中是最重要的。有性及無性雌蟻的觸角是膝狀,雄蟻觸角簡單,為4-13節。復眼小,退縮,偶有完全缺如。單眼3隻,位於頭頂,工蟻或無單眼。
(3)小螞蟻快快爬幼兒可愛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螞蟻的力量很大,主要是螞蟻腳爪里的肌肉是一個效率非常高的「原動機」,比航空發動機的效率還要高好幾倍,能產生相當大的力量。並且,供給「肌肉發動機」的是一種特殊的燃料——這種「燃料」並不燃燒,卻同樣能夠把潛藏的能量釋放出來轉變為機械能。不燃燒也就沒有熱損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
據力學家測定,一隻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而其能夠拖運的物體的重量,更是超過了自身體重的1700倍。
參考資料:
網路-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