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西省興國縣都有哪些鄉鎮
包括瀲江鎮 、長岡鄉、 鼎龍鄉、 崇賢鄉 、楓邊鄉攔逗、 良村鎮、 南坑鄉、 方太鄉、 埠頭鄉 、龍口鎮 、永豐鄉、 均村鄉、 隆坪鄉、 傑村鄉、 社富鄉 、東村鄉、 興蓮鄉、 興江鄉、簡旅賣 古龍崗鎮、 梅窖鎮、 樟木鄉、 江背鎮談鎮 、城崗鄉、 高興鎮、 茶園鄉等共25個鄉鎮。
位置: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東北部,介於東經115°01′—115°51′,北緯26°03′—26°41′之間.
東倚寧都縣,東南鄰於都縣,南連贛縣區,西鄰萬安縣,西北接泰和縣,北毗吉安市青原區、永豐縣。全縣東西長84千米,南北寬71.5千米,總面積3215平方千米。
❷ 李白的家鄉到底在哪裡
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祖籍為甘肅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詳。關於李白的出生,新舊唐書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新唐書稱李白是山東人,而舊唐書刪掉了這一說法。
關於李白的生世,中國大陸普遍認可的說法也就是結合新舊唐書和郭沫若研究的觀點:李白,祖籍甘肅成紀,先世因罪遷往西域,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父親李客回遷,於四川安家。
身世之謎
關於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辭,故布疑陣。
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從歷史的塵幕中看出了蛛絲馬跡。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於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
延至當代,才有《中國青年報》1985年7月28日所載兼葭《李白身世之謎》,轉述台灣學者羅猛尺香林認為:李白乃李建成之後。韓維祿1988年撰文《李白「五世為庶」當為李建成玄孫解》論證李白乃唐宗室,李建成玄孫。
持同樣觀點的徐本立1990年發表《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亦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
而朱秋德的《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絲路學刊》1997年第4期),更對李白的身世及人生諸要素作出一番綜合考察和評價,以期接近歷史本來面目。
李白的研究者們主要引據的是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李陽冰《草堂集序》作於李白同時,其中的身世內容當出自李白口授,范傳正作《序》時有李白孫女陪范主持其祖父遷墓之事。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枝陵高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
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汪銷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❸ 中國四大蓮子之鄉是哪裡
江西省廣昌縣、石城縣、建寧縣,廣昌縣。
中國白蓮之鄉即江西省廣昌縣、石城縣、建寧縣,廣昌縣白蓮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是江西省種植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縣之一,有百里蓮花帶景觀,是中國白蓮種植面積最廣的地方。
種植歷史從文字記載來看已尺虧猜有1300多年,賦予「中國白蓮之鄉」的美稱。
白蓮的營養成份:
白蓮子富含澱粉、蛋白質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葯用滋補品。於蓮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達百分之六十二,蛋空槐白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六,鈣、磷、鐵質及維生素B1、B2和胡蘿卜素含量也相當豐富。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桂氣、強筋骨,利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將蓮子「陵型搗碎和米作粥飲食,輕身益氣,令人強健」。
蓮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全身是珍寶。蓮子是栽蓮的主要收獲物,蓮惠(蓮心)、蓮須(雄心)、藕節、荷葉、荷蒂、花棕、蓮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葯。蓮、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白蓮之鄉
❹ 撫州有一座小縣城,人口25萬,為什麼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呢
撫州市是江西省下轄的一座地級市,位於江西省的東部,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一員,撫州市自古以來人傑地靈,涌現出很多歷史名人如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曾鞏、晏殊、晏幾道以及戲曲家湯顯祖等人。因而撫州市也被人們譽為是“江右古郡,才子之鄉”。撫州市在江西省的經濟實力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強的,2019年撫州市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510.92億元,在江西省排名第7。
❺ 中國四大蓮子之鄉是哪四個地方
中國四大蓮子之鄉是江西省廣昌縣、石城縣友嫌、建寧縣、廣昌縣。
廣昌縣,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置縣,位於撫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東與福建建寧、寧化接壤,西連寧都,南界石城,北毗南豐。總面積1612平方千米,下轄6個鎮、5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廣昌縣常住人口為204375人。
廣昌縣是江西第二大河撫河的源頭。廣昌白蓮最早始種於唐朝儀鳳年間,為歷代「貢品」,是國家地理標志保好吵手護產品。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縣級榜首,成為全國最大的白蓮科研生產中心、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有「中國最美的田園風光」之稱,也是中國民協命名的「中國蓮文化之鄉」。
第一產業
廣昌縣培植白蓮、食用菌兩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有機白蓮、碰叢富硒白蓮種植。2019年,廣昌白蓮榮獲江西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列入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❻ 桂林平樂縣有多少個鎮和鄉
桂林平樂縣有6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具體如下:
1、平樂鎮
平樂鎮位於河南省孟津縣,自東漢明帝孝態永平五年(公元62年)為迎西域入貢的飛廉、銅馬築平樂觀取名至今,一直享負盛名,被譽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一方聖地,素有「金平樂」、「小洛陽」之美稱。
2、二塘鎮
位於平樂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全鎮總面積226.13平方公里,轄18個村委會1個街委會,212個自然村,269個村民小組,是集旅遊、商貿、、工礦業等於一體的新型城鎮。
3、沙子鎮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沙子鎮總面積193.21平方千米,為縣內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有沙田柚、椪柑、橙、紅瓜子等,其中出產的沙田柚以味蜜、質好多次代表平樂縣參賽獲獎。
4、同安鎮巧讓源
位於平樂縣城東部,總面積136.27平方千米,距縣城33公里。東與鍾山縣花山鄉毗連;南與源頭鎮接壤;西南與陽安鄉相鄰;西北與張家鎮相連;北與恭城縣蓮花鄉相依。
5、張家鎮
位於平樂縣境東部,距平樂縣城27公里,國道323線穿境而過,境內有平橋公路經過,往西南可下梧州、廣東、往北可上陽朔、桂林。到平樂碼頭,可溯桂江南下至港、澳沿海地區,交通十分便利。
6、源頭鎮
位於平樂縣東南部,是桂林市的南大門。東連鍾山、南接昭平,西達柳州、南寧;北上至桂林、湖南;南下直達梧州、廣州,距平樂縣城50公里,國道323線和桂梧二級滑拿公路貫穿源頭境內,是溝通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素有桂北"南大門"之稱。
7、福興鄉
位於平樂縣城西北部,距縣城7.5公里,西與陽朔縣普益鄉隔河相望。鄉人民政府駐地上游季漁塘村,位於灕江河畔。全鄉轄9個行政村,居住著壯、漢、瑤等多個民族。
8、陽安鄉
位於廣西平樂縣境中部,縣城東南部,距桂林市150公里。全村總面積73.78公里,耕地面積18838畝。該鄉有錳礦石,赤鐵礦石等礦產。
9、青龍鄉
位於平樂縣南部,南與昭平縣交界,距縣城 37 公里 ,以青龍山故名。鄉政府設在青龍街,平橋支線公路貫穿全境。另有鄉人大,鄉黨委在鄉中心。
10、大發鄉(大發瑤族自治鄉)
大發鄉位於廣西平樂縣城西南部,距離縣城18公里,與荔浦、昭平兩縣交界。全鄉總面積456.9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是平樂縣境內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鎮。
❼ 李白《憶昔》原文及賞析。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擾扒察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
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爭。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臨當此悉欲去時,慷慨淚沾纓。嘆君倜儻才,標舉冠群英。
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鞍馬若浮雲,送余驃騎亭。
歌鍾不盡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
心知不得語,卻欲棲蓬瀛。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
攬涕黃金台,呼天哭昭王。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
樂毅倘再生,於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驅馬還貴鄉。
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百里獨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觴。賢豪間青娥,對燭儼成行。
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歡娛未終朝,秩滿歸咸陽。
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一別隔千里,榮枯異炎涼。
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
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菹。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
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
仆卧香爐頂,餐霞漱瑤泉。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
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
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
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掃盪六合清,仍為負霜草。
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
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送此萬里目,曠然散我愁。
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吳娃與越艷,窈窕誇鉛紅。呼來上雲梯,含笑出簾櫳。
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鑿竹石開,縈流漲清深。登台坐水閣,吐論多英音。
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
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
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
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頭。
譯文:
天上宮闕,白玉京城,有十二樓閣,五座城池。仙人為我撫頂,結受長生命符。突然想來人間一游,誤逐世間的環樂,以盡前緣。人間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九十六聖君,空名掛於浮雲端。以天地為賭注,一擲決定命運,一直戰爭不停。
我曾經學習霸王戰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錦衣返鄉。可是時運不佳,長期漂泊五湖四海。曾經去山東學劍,沒有什麼結果,會寫點文章,可那有什麼用呢?劍術並非萬人之敵,防防身的技術,文章倒是四海聞名,罕有人匹敵。這些都是些兒戲,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鴻一樣看破了世界,唱著五噫歌離開西京長安。
不過在臨去之時,我還是流下了慷慨激揚的淚水,打濕了我的帽上紅纓。嘆君也是個倜儻之才,氣質品格冠群英。道旁設帳為我餞行,慰籍我此次遠征的艱辛。鞍馬生涯如浮雲,送我送在驃騎亭。歌聲鍾鼓聲表達不盡你的情意,白日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經在某年十月到達幽州,看見安祿山的軍陣兵甲燦爛如群星。君王唐玄宗放棄東北河北,整個地區都由安祿山橫行無忌,猶如長鯨在海洋橫行。呼緩茄吸之間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彷彿可被他摧毀。我心知我在皇上那裡不得意,說也無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獨善一身。
想彎弧射天狼,挾著弓卻不敢張開,怕禍及自己。我曾經在北京黃金台攬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裡啊,怎麼沒有人識用人才?無人珍貴駿馬之骨,天馬空自騰驤,不得大用。即使樂毅再生,到如今這樣的形勢,也只有逃命的份兒。
歲月蹉跎,不得人意,驅騎馬兒來到貴鄉。正逢你在悠閑地欣賞弦歌,肅穆地坐在華美的廳堂。
你如遠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羲皇伏羲氏一般。行樂在昌樂館,大開酒筵,羅列壺觴。青娥美女夾坐在賢豪之間,對著燭光儼然成雙成行。醉舞紛紛散滿綺席,清歌裊裊繞飛塵梁。歡娛完畢,你秩滿(喪禮守孝期滿)以後就要回歸咸陽。飲宴送行的有萬人之多,帳蓬遙遙相望。這一別,我倆各隔千里,榮枯不用,炎涼各自。
炎涼幾度變化,九州幾乎崩潰。唐軍抗戰叛軍,沙塵使雲海昏暗無光。連草木都搖著殺氣,星辰更是無光。白骨堆成丘山,蒼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難。潼關函谷關捍衛皇帝宮殿,國命懸於哥舒翰一身。不料長戟三十萬的大軍,竟然開關門投降元兇。公卿官僚猶如犬羊,忠誠正直的人變為肉醬。二聖逃離京城,兩座京城變為廢墟。
帝子永王受皇上詔命,軍事管制楚地。永王節制並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永王的軍師卻擁有勇猛的將士。人心失去體統,賊勢騰起風雨。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誠高節勇冠終古。我那時雲卧廬山香爐峰頂,學仙人餐霞漱瑤泉。草堂門開九江流轉,枕頭下面五湖相連。半夜永王的水軍來潯陽,城裡城外遍插旌旃。
我被空名自誤,永王派兵迫脅我上了他的樓船。他曾經賜與我五百兩黃金,我把黃金視為浮煙。我辭去永王的官卻不受賞,反而遠謫到夜郎那樣的窮山惡水的地方。夜郎離這里萬里之遙道,西去令人衰老。海內六合,掃盪清靜,我卻像負霜之草。日月普照,並無私心,有什麼辦法可以訴冤給蒼天聽聽。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愛民。慚愧作你的青雲客,三次登上黃鶴樓。
慚愧不是禰衡處士,虛對鸚鵡洲。樊山霸氣已盡,天地一派寥落秋色。長江漂流著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峽的急流。萬舸千舟江上往來,連帆一片過揚州。登高極目,萬里悠悠,曠然散我憂愁。紗窗倚天而開,水樹翠綠如少女青發。看太陽,怕它馬上落山,舉起酒杯喜得明月。
吳越美女艷如花,窈窕婀娜,濃裝艷抹。呼來款款輕上雲梯,含笑羞羞步出簾櫳。對著客人清唱小垂手,羅衣飄搖舞春風。跪請賓客休息,主人情還未了。瀏覽你在荊山的大作,堪與江淹鮑照的文筆媲美。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飾。逸興滿溢平素的襟懷,無時不想到你的招尋約請。
朱門擁立虎士,兵戟羅列森森。剪竹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登高樓坐水閣,吐論滔滔不絕,聲音清朗。言辭貴於白璧,一諾重於黃金。稱我不愧於你,宛如青鳥有丹心。雲間五色的喜鵲,飛鳴著從天上飛來傳聞是大赦的文書到了,卻被流放夜郎去。頓時就如沒有暖氣的寒谷,沒有炎煙的死灰,沒有希望了。賢君你馬上要登朝廷的鳳凰池去了,別忘記了我這個被遺棄的賈誼,有機會推薦一下。
桀犬吠堯,古來之理,別讓匈奴千秋笑話我們。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聲嘆氣,為這大國憂愁啊。旌旆飄飄夾兩岸之山,黃河當中奔流。群雄相互牽掣,不能一致行動,面對戰場猶豫不決。如何才有善射的後羿那樣的良將,一箭射落敵軍的元兇。
(7)可愛的蓮鄉圖片擴展閱讀:
本詩句鑒賞:
此詩是李白公元760年滯留江夏時所作的一首自傳體長詩。詩人因受永王之敗的牽連,被流放至夜郎,中途獲上赦宥。此詩是在他被赦免後所作。在這個時候與韋良宰這樣一個老朋友相見,李白的感慨當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強烈的莫過於他已由舊日的御前歌手淪為一個流犯,而對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縣成為名鎮一方的主座了。
其中一個首要緣由就是韋良宰在騷動變亂中作出了與李白不同的選擇。面對老友,李白除了敘及他們的交往始末,著意向他訴說了本身的不幸與委屈,還告訴老朋友騷動變亂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為了探察安祿山的虛實。這如同下面詮釋入永王幕的緣故一樣,也是為了消除老朋友的誤會,表明自身在政治態度上的清白。
這是詩人寫的最長一首抒情詩,詩人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同韋良宰的交往為中心,盡情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產生的岐義,作為一個大詩人,他不可能感覺不到這一點。對於此只能作一種解釋,這是詩人在事後有意造出的一種恍惚語境。他知道這首詩不只是寫給這一個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亂世中的態度與先見之明。
此詩流傳最廣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兩句。其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朴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雕飾:指文章雕琢。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後人經常引用這兩句評價李白的作品。
本詩背景: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受聘請進入永王李璘的幕府,但這一年秋天永王李璘與中央唐肅宗發生了矛盾沖突,李璘的勢力被消滅,李白也因「附逆作亂」而成為有罪之人,被下潯陽監獄度過了一段囚獄生活。
公元758年春天,因為郭子儀的擔保,李白被判流徙一千里,發配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貴州西南部,這一年李白已經58歲,途經江夏今湖北武漢時,受到了他的故友江夏太守韋良宰的厚待,停留了一段時間。深秋初冬的時候有繼續進發夜郎,第二年正月到達四川白帝城時,朝廷大赦天下,李白才被赦免,恢復了自由。但是四年後便在安徽當塗病故。
這首詩是李白在江夏臨別時贈寫太守韋良宰的,通過寫古述今表達了他對自身境遇和對亂世的憂憤。此詩雲:「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又雲「寥落天地秋」,當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在江夏作。詩雲:「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仍希冀朝廷任用自己。
此詩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滯留江夏時所作的一首自傳體長詩(按此詩作年,王譜、詹譜、王增譜、安譜、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黃譜、裴譜作公元760年)。
詩人因受永王之敗的牽連,被流放至夜郎,中途獲上赦宥。此詩是在他被赦免後所作。在這個時候與韋良宰這樣一個老朋友相見,李白的感慨當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強烈的莫過於他已由舊日的御前歌手淪為一個流犯,而對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縣成為名鎮一方的主座了。
其中一個首要緣由就是韋良宰在騷動變亂中作出了與李白不同的選擇。面對老友,李白除了敘及他們的交往始末,著意向他訴說了本身的不幸與委屈,還告訴老朋友騷動變亂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為了探察安祿山的虛實。這如同下面詮釋入永王幕的緣故一樣,也是為了消除老朋友的誤會,表明自身在政治態度上的清白。
這是詩人寫的最長一首抒情詩,詩人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同韋良宰的交往為中心,盡情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產生的岐義,作為一個大詩人,他不可能感覺不到這一點。對於此只能作一種解釋,這是詩人在事後有意造出的一種恍惚語境。他知道這首詩不只是寫給這一個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亂世中的態度與先見之明。
此詩流傳最廣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兩句。其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朴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雕飾:指文章雕琢。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後人經常引用這兩句評價李白的作品。
李白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
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形容荷花。荷花是人人皆知個個喜愛的花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池塘、湖泊等淺水中。它依靠上年留存在水下泥土中的根莖即蓮藕,在每年的春天生根發芽,在夏天展葉開花,在秋季膨根為藕結子成蓮。
荷花全身都有益於人類:蓮藕可供食用,蓮子是滋補佳品,花葉能供人們觀賞,它的藕節、蓮子、荷葉等是中醫治病的好葯材。荷花生長的地方,還有凈化水質優化環境美化風景的作用。
古來文人墨客皆偏愛荷花,詩仙李白就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這一特性。不僅如此,荷花還以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被稱為「花中君子」,常常以它為喻,贊譽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以下兩首詩描寫荷花最為出名之一: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參考鏈接:網路: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❽ 寫荷花是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
由上至下的順序。
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接著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豎歷枝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再接著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最後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餘地是極大的。
(8)可愛的蓮鄉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爛旁》余敏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