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司馬光可愛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司馬光可愛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26 09:20:50

『壹』 司馬光是北宋的什麼什麼和什麼

  •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1-2],世稱涑水先生[3]。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逗遲棚門下侍郎山則。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旦猜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2]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貳』 那些年的課本插圖,你還記得嗎

序言:因為小學生的思維習慣,所以他們的課本中會出現許多漂漂亮亮的插圖,等到上了初中之後會變成一段段文字。在學生時期的課本中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插圖,在以後的日子中回想起來,總會想起那段輕松的校園歲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上學的時候都有哪些課本插圖。

一、閏土

現在小學生的課本上沒有魯迅的文章啦,可是魯迅的許多文章,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等等都藏在了90後學生的腦海中。在閏游尺悶土這幅圖片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帥氣的閏土,他拿著叉子去叉猹,同樣魯迅對閏土的描述也是非常的生動形象,彷彿一個鮮活的閏土站在我們的身邊。每次看到這篇文章時,總會感受到魯迅對於少年閏土的思念。看到這幅圖片時,總會勾起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叄』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他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奮好學,刻苦努力,博學多才,剛正不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更是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他是誰呢?



雖然,我們現在時不時的感嘆,小時候的童年快被杜撰的偉人神話系列毀了,但我還是不得不說,無風不起浪,這些未免一定就是假的,就比如《司馬光砸缸》,無論真假,但它總還是告訴了我們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不也是在人品上給我們上了一課?並且還受益終生。

『肆』 那些年的語文課本插圖,哪張勾起了你的回憶

作為一名80後,我對當年語文課本的插圖有幾幅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說《挑山工》的插圖、《讓我們盪起雙槳》的插圖,還有《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插圖……等等。下面仔細來談一談我當年在看到這些插圖時的直觀感受。

三、《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插圖

這幅插圖當時帶給我極大的震撼,看到寬闊的河面,有那麼多衣衫襤褸的人在一起緩慢移動,只為了將一條船給拉到岸上。這些模糊的身影,還有那似有似無的號角聲,讓人覺得這樣的畫面太具有視覺沖擊力了。當時看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些纖夫的日子真的是過得好苦啊,這樣的勞動民眾日子過得太艱難了,感覺比我們農村裡的生活還不如。所以,因為這一次的同情和憐憫,我對這個插畫的印象一直非常的深刻。

『伍』 都知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你知道是誰嗎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上官尚光。司馬光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對於我國的貢獻也是很大的,而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是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過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遇到任何的事情,都要沉著冷靜思考解決方法,哭鬧是並沒有什麼用的,不僅解決不了任何事情,而且還會造成遺憾。而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中,我們都知道司馬光是那個沉著冷靜的孩子,而那個被救出的小孩正是上官尚光,他也是我國有名的歷史學家,並且還是北宋時期有名的丞相。

而我們從小都知道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也知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遇到事情要沉著冷靜,不可慌亂,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的是司馬光救的這個孩子就是上官尚光,並且這孩子在後來也成為了北宋時期有名的丞相,為北宋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陸』 這是歷史上的司馬光嗎

說起司馬光,所有人都會想到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了常人所沒有的聰慧和機智。中年時期,編寫了《資治通鑒》這部編年體史書,對後世研究歷史影響巨大。

(神宗圖片)

然而,司馬光卻對一些新法反對,他們認為祖宗之法是對的,大宋朝廷的黨爭開始了。因為這個時候神宗是支持變法的,所以司馬光等反對新法的人均遭到了貶謫。司馬光去了西京洛陽,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編書過程。耗費十五年時間,完成了《資治通鑒》。與司馬遷被稱為“二馬”。但是,我認為司馬光和司馬遷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司馬遷受到了宮刑,自己找遍了史料,耗時多年才完成茄橘《史記》。而司馬光在洛陽隨時遭到貶謫,但他卻任職西京留司御史台,需要找史料的錢財都是朝廷出錢的,住的好,而且,他的目光一直盯著東京開封,准備再次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