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法語系女生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法語系女生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3-13 19:09:57

『壹』 這幾張圖里的女主角是誰呢

奧黛麗赫本
姓名: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奧黛麗·凱瑟琳·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Ruston)
香港譯名:柯德莉·夏萍
國籍:英國
血統:有比利時、荷蘭、英國和愛爾蘭四國血統
語言:精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佛蘭德語(原比利時官語之一,1980年並入荷蘭語)等多國語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闌尾癌(Appendiceal Cancer)逝於瑞士沃州的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

【樣貌特徵】
發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體重:103磅(47kg)(來源:傳記《奧黛麗·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圍:34A-20-34(來源:1953年《名人偵探》雜志)
服裝尺碼:6
鞋碼:10

【家庭成員】
遠祖:英王愛德華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蘇格蘭玻斯威爾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國銀行家
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男爵
長兄:阿爾勒·羅伯特·亞歷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鄉紳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魯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鄉紳
配偶:梅爾·費勒(Mel Ferrer)(1954.9.25~1968.12.5)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侶:羅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
長子:西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
次子:盧卡·多蒂(Luca Dotti)
寵物:約克夏犬 山姆·出名(Sam Famous)
小鹿 依比(Ip)
傑克羅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難忘的事情:獲得奧斯卡獎

電影作品: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其他譯名:天長地久

■鬨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譯名:皆大歡喜

■血統 Bloodline(1978)其他譯名:朱門血痕、血線
【說明】赫本的唯一一部R級電影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1976)

■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1967)其他譯名:等到天黑

■儷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譯名:麗人行、二人同路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譯名:怎樣偷到一百萬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譯名:花都繽紛錄、巴黎燃情記

■謎中迷 Charade(1963)其他譯名:謎中謎、迷中迷、花都奇遇結良緣、兒戲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譯名:孩子們的時刻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譯名:珠光寶氣、第凡內早餐、帝芬尼的早餐、蒂凡內早餐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譯名:恩怨有情天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譯名:綠廈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譯名:午後之愛、下午的愛情

■甜姐兒 Funny Face(1957)其他譯名:滑稽面孔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龍鳳配 Sabrina (1954)其他譯名:薩布麗娜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譯名:羅馬假期、金枝玉葉

■雙姝艷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譯名:神秘的人
【說明】飾演Nora Brentano,當時赫本在演員表上排名第四,為第二女主角

■前進蒙特卡羅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英譯名:We Will Go to Monte Carlo)(1952)其他譯名:前進蒙地卡羅、我們要去蒙地卡羅
【說明】該版本為《蒙特卡羅寶貝》的法國翻拍版,片中的女孩角色需要說法語,由於赫本說法語非常流利,因此仍飾演同一個角色(但角色名更換為Melissa Walter)

■蒙特卡羅寶貝 Monte Carlo Baby(1951)其他譯名:蒙特卡羅寶寶、蒙地卡羅寶寶

■械劫裝甲車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其他譯名:薰衣草山的暴徒、拉凡德山的暴徒、橫財過眼、機械裝甲車
【說明】原本預計要赫本飾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但赫本因為舞台劇GIGI軋戲無法分身,只好串場龍套演出一幕作罷

■少婦軼事 Young Wives' Tale(1951)其他譯名:少婦故事、年輕妻子們的故事
【說明】飾演角色Eve Lester

■野燕麥 One Wild Oat(1951)
【說明】飾演餐館的招待員

■天堂笑語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其他譯名:天堂里的笑聲
【說明】飾演賣煙女孩
■荷蘭七課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英文片名:Dutch in Seven Lessons)(1948)
【說明】這是一部長39分鍾的荷蘭風光記錄短片。當時,戰後的荷蘭國家航空公司(KLM)正急於推銷自己,同時試圖振興荷蘭旅遊業。於是拍攝了一部短片,主要內容是介紹荷蘭風光。片中有一個KLM空中小姐角色,她用荷蘭語和英語向觀眾講解景物。當時奧黛麗仍在學校學習芭蕾,但為了掙一些學費,奧黛麗在母親的幫助下參加了該片的試鏡。據該片導演林登回憶,他一看到奧黛麗,就連忙叫來助手,「快來!你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見到了!」奧黛麗最終贏得了這個角色。這份短工是她第一次出演電影,盡管只是個小角色,《荷蘭七課》就此成為了一切的起點。

戲劇作品:

■美人魚 Ondine (1954)其他譯名:翁蒂娜

■金粉世界 Gigi(1951)其他譯名:金粉世家、琪琪、姬姬、吉吉

■開胃醬 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譯名:辛辣醬

■韃靼醬 Sauce Tartare(1949)其他譯名:塔塔醬

■高跟鈕扣鞋 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譯名:高跟鞋

電視作品:

■世界花園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1993)其他譯名:世界花園和奧黛麗赫本
【說明】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電視連續劇,介紹世界各地花園,赫本擔任解說員

■賊間之愛 Love Among Thieves(1987)其他譯名:竊賊之愛

■魂斷梅耶林 Mayerling(1957)其他譯名:梅耶林

■哥倫比亞電視公司節目 CBS Television Workshop(1952)

主要榮譽和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電影獎項:

■奧斯卡獎 Oscar
1954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龍鳳配
1960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1993年 獲獎 瓊·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與伊麗莎白·泰勒同獲此獎

■金球獎 Golden Globe Awards
1954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獲獎 世界電影最受歡迎女演員(Henrietta Aword: World Film Favorite - Female)
195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r and Peace 戰爭與和平
195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1960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Charade 謎中迷
196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Two for the Road 麗人行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1990年 獲獎 塞西爾·B·德米爾電影終生成就獎(Cecil B. DeMille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NYFCC
1953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龍鳳配
195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r and Peace 戰爭與和平
195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1959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英國學院獎 BAFTA
1954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 最佳英國女演員 Sabrina龍鳳配
1957年 提名 最佳英國女演員 War and Peace 戰爭與和平
1960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5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Charade 謎中迷
1992年 獲獎 特別獎 Special Award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1960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5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西班牙聖塞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9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說明】獲祖萊塔獎金(Zulueta Prize)

■林肯中心電影協會 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1991年 獲獎 Gala榮譽獎(Gala Tribute)

■美國演員工會獎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1992年 獲獎 終生成就獎

■ 女性電影水晶獎 Women in Film Crystal Awards
1996年 獲獎 水晶獎(Crystal Award)

■ 金桂冠獎 Golden Laurel Awards
1970年 女明星 第8位
1968年 女明星 第2位
196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1967年 女明星 第12位
1966年 女明星 第7位
1965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5年 女明星 第14位
1964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Charade 謎中迷
1964年 女明星 第15位
1963年 女明星 第10位
1962年 女明星 第3位
1962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2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4位 The Children's Hour 雙姝怨
1961年 女明星 第12位
1960年 女明星 第5位
1960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2位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58年 女明星 第5位
195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1位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其他表演獎項:

■戲劇 戲劇世界大獎 Theatre World Award
1952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igi 金粉世界

■戲劇 托尼獎 Tony Awards
1954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Ondine 美人魚
1968年 獲獎 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電視 艾美獎 Emmy Awards
1993年 獲獎 傑出個人成就獎(Outstanding Indivial Achievement)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 世界花園

■唱片錄音 格萊美獎 Grammy Awards
1993年 獲獎 最佳兒童誦讀專輯(Best Spoken Word Album For Children) Audrey Hepburn's Enchanted Tales 奧黛麗·赫本的魔法童話

■美國四大藝術獎項 The Four Major Entertainment Awards in American Show Business
奧黛麗·赫本是拿全美國四大藝術獎項(電影奧斯卡獎、戲劇托尼獎、音樂格萊美獎和電視艾美獎)的僅有九人之一,九人名單如下,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不包含特別獎
1962年 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1976年 海倫·海絲(Helen Hayes)
1977年 麗塔·莫雷諾(Rita Moreno)
1991年 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
1993年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95年 馬文·漢利許(Marvin Hamlisch)
1997年 喬納森·圖尼克(Jonathan Tunick)
2001年 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
2001年 麥克·尼克斯(Mike Nichols)

其他榮譽:

■ 好萊塢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藤街1652號(1652 Vine Street)紀念星

■ 總統自由勛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1992年 獲獎 總統自由勛章 表彰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所做貢獻
【說明】該獎章為美國公民最高榮譽,而非美國籍的赫本在去世前1個月獲得該獎章(1992年12月獲獎,1993年1月去世)

■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年6月15日 獲選 美國電影協會(AFI)「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第3名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雕像
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說明】赫本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

■ 美國郵政總署紀念郵票
2003年 紀念郵票 在37美分面值的郵票中採用了來自電影《龍鳳配》中的赫本形象,以紀念赫本的好萊塢傳奇歷史和人道主義精神
【說明】赫本為獲得該項榮譽的少數幾個非美國人之一

■ 美國200大文化偶像
2003年 獲選 美國VH1電視台美國200大文化偶像第34名

■ 各類雜志/網站投票評選榮譽

【表演類】
1997年 獲選 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史上100大銀幕明星」第50名
2001年 獲選 美國雜志《傳記》(Biography)組織25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史上最受歡迎女演員」第1名
2005年 獲選 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18名
2006年 獲選 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位最偉大角色」第32名,獲選角色為《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霍莉·戈萊特麗
年份不明 獲選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100位最偉大藝人」第16名
年份不明 獲選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21名

【時尚類】
2004年 獲選 有「時裝聖經」之稱的著名時尚雜志《VOGUE》評選的「世界時尚名人」女性第1名,得票率29%

【選美類】
1990年 獲選 美國雜志《人物》(People)評選的「世界50大最美麗人物」之一
1995年 獲選 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大最性感明星」第8名
1996年 獲選 英國時尚雜志《哈潑斯與名媛》(Harpers & Queen)評選的「史上最有魅力女性」第1名
2004年 獲選 著名時尚雜志《世界時裝之苑》(ELLE)評選的「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
2006年 獲選 英國雜志《新女性》(New Woman)組織50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世界古今百大美女」第1名
年份不明 獲選 網站www.TheAge.com評選的「史上100大自然美人」第1名

『貳』 202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生宿舍環境內部圖片,男生女生宿舍條件(圖)

學習:
先說學術,個人覺得北外大部分本科學生的學術水平(以個人為例)基本為渣;研究生狀況不清楚;但老師中不乏大牛,如果有幸就讀北外語言類專業,那可以很不客氣地說他們基本都是該語言屆的一哥一姐甚至祖師爺(如西語董燕生爺爺),常常發生以下狀況,
1)由於你讀的語言專業只有北外開設,而很多專業是兩年一招(如泰語、羅馬尼亞語,通常用大泰/小泰,大羅/小羅標識)或者4年一招(如僧伽羅語、瑞典語),甚至有些是不招本科生而是直接在全校開通選課(愛沙尼亞語、立陶宛語這樣統稱三外的語言以及不幸由招生專業變成三外的冰島語、希伯來語等),所以學成後你自然可能成為全中國會用該語言的100個人之一(數字瞎謅的,但考慮北外最近新開了很多語言:阿姆哈拉語、索馬里語可能學成後也會成為全國會說的30個人之一,BIG大大的)。如果你就業對口了那基本就是和師兄師姐一起工作,還能一起八老師。

2)你用的課本以及全國該專業學生的課本或相關書籍都是自己老師編寫的(《當代大學英語》-基本都是英院的老師;西語、義大利語、日語……;大堆口譯、筆譯教材……)當然不一定能出書的老師水平都很高就是了,比如英院某位李,咳咳。。。所以隨便看眼其他學校的課本然後雲(jiao)淡(rou)風(zuo)輕(zuo)說一句「哦,這些老師都教過我們的」還是很舒爽的。

學術渣是渣,但是身為魏公村女子職業技術學院(BFSU別名第一次出現),其學生技藝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首先北外全國大部分省市的分數線是很高的,據對文科錄取的了解,在大部分省市錄取均分一定比北外高的基本就只有北淸、港大、港中大、人大、復旦、浙大這類A++大學;外交學院、南大、南開、北師大、對外經貿、港城大不相伯仲,看具體省份(怎麼覺得有亂入的,有遺漏或誤解望指出),所以拿著能穩上北外的分數填這些不相伯仲的和其他的學校基本都是沒問題的。但這也就造成了一個眾多校友很憤懣的問題-老子好不容易考了這分數結果尼瑪工作、留學、交換的時候那麼多就是認比老子收分低好多的985的(北外就是個211)!所以讀北外有風險,報考需謹慎。再者,北外學子還是相當勤勞的(此處有笑聲),很多學生都有晨讀、自習(作為13年就畢業的人實在不習慣用圖書館這個詞語)的好習慣。加上語言類專業本身要求的大量口頭、筆頭練習,北外也是對得起國內第一外語院校的稱號。至於學風,我覺得北外還是不錯的,大批人都是本著興趣在學習。講座雖然沒有A++大學那麼多和那麼大牌,但基於平台不錯(外事口+帝都),經常也有各種各樣的講座(後悔當時沒聽幾個),尤其是國際關系、國際交流、文化類的比較多,什麼A國外交部長,B國大使,C國總理,D國總統這種我能說我都懶得去看么...大牌偶有出現,比如駱家輝(大使上任後第一次公開演講就在北外)、羅伯特·蒙代爾、厲以寧等等(我果然是學渣求幫舉栗子!)其實單純啃書的學霸在北外是邊緣群體好嗎。

住食行硬體:
校園很小,除了商科+計算機+德語在紅色大門西校區(就是北外最標志性的那個外研社三重門),其餘專業都在灰色大門東校區上課,宿舍食堂其餘生活區基本也都在那。東區一條直線走完5分鍾不誇張。之前因為修新圖書館還無法直線通行,某晚因此警車(不是強奸啦,想保研的請另謀他法)進來還迷路了,紅紅火火何厚鏵。當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又叫北京永建大學(,BFSU別名第二次出現。)

北外的寢室真的是相當爛,關於空調的問題很多答主已經討論過了╮(╯_╰)╭。據說今年畢業典禮上史艷女神給校長反應了不知道後續有無進展。
WIFI基本全校覆蓋,雖然信號不敢恭維(哦,以前主管北外信息網路的春哥被陳雨露一起拐到人大去了,所以你看到人大現在主頁和北外主頁有多麼相似了嗎?)
大部分寢室都是12平米4人上床下桌,有個裝飾性大於功能性的電扇,少數寢室有獨立衛生間,大部分都是公用一層樓兩個的衛生間(男生4蹲位4掛便器,經常有人不沖廁所或者肛門生長部位變異),所有寢室沒有獨立浴室,10年春開始給大部分樓安裝了一層樓兩間浴室(每間三個噴頭),大概每天13:00-10:30(好像現在延到11:00了),然後成為學生最大的福音,此後晚上在外浪的台詞經常包括:我要回去洗澡了/9:30了,再晚回去沒熱水了。
兩棟18平米的大寢室樓只能住一個年級的男+女,狗屎運好的年級參見08級——12級依此類推。

食堂吃的爛,自認食量正常,吃飽平均10元(12年以前物價,此後幾乎沒吃過食堂)。大多時候都在外面解決或者外賣,AA或者均價20-30吧?不過北外東門和民大西門之間的魏公村是傳說中的吃貨天堂,各種民族美食、風味小吃、韓日西餐(北電北師大的什麼來了表示很羨慕)雖然個人也早吃膩了,但一想到這條後街就熱淚淫眶(zuo)。

行,北外的地理位置已經相當不錯了,就在西三環上,和北三環快相交的地方,算是市中心了。學校走到4號線魏公村地鐵D口大約15分鍾,到中關村、人大、北大半小時以內。旁邊的院校有北理、中青政、民大、北舞、軍藝。比起各種本科四年,或者有幾年在大學城或者什麼分校區的大學靠譜多了。三里屯、國貿、世貿天階、大望路這些實習和玩的常見地方1小時到達,後海、鼓樓、南鑼鼓巷30-45分鍾。最近的電影院和能滿足大部分需要的shoppingmall都能從學校30分鍾以內到達。北外的良好地理位置是鹵煮當年志願填北外舍上外重要原因之一。

戀愛,活動,氛圍:
由於是小班(僅限語言專業)教學,北外基本是沒擴招過的(這點十分難能可貴),每個年級人數差不多1200?(反正就是人少地小,最近畢業的14屆似乎是1053)男女基本比例1:5,但也有很多專業由於按性別招生如阿語,男女比例也會達到10:1。不過在已經很少的男生中,彎:直的概率大概是1:5吧(我怎麼知道確切比例!),也算基友福地吧,所以北外又稱BeijingFemaleStudentsUnion/BoyfriendForeverSearchingUni(BFSU別名第3次出現)。當然這對聰明靈巧、獨立大方的北外女生也不是什麼難題,畢竟都是能走過國門的人,難道還怕走不出校門嗎(校友姐姐許戈輝語)。不過我真擔心在校內找的難道不怕分手後在這個巴掌大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地方尷尬么。

北外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尚算豐富(又不能和A++大學比),不過都多少要受點蛋疼的團委的控制。學生會有文藝部、女生部、外聯部、權益部、生活部……每年大一招新大概招20多個人;
社團有話劇社、街舞社、禮模隊、合唱團、模擬聯合國、電影社……加入不限年級年齡;
每個院也有自己的學生會,結構大概和校學生會差不多。
還有些比較獨立的組織比如AIESEC,OVAL;校園媒體遍地開花,《外域》《107調查》(《參差計劃》)……
比較賣座的活動有校園10大歌星賽(每年的明星祝福視頻真是勁爆)、T風暴(你見過幾個大學有自己的走秀活動的)、街舞大賽、英文歌曲大賽、年終大戲(我經歷過的就只有《日出》,《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當然你願意其實每周都有些大大小小的活動可以參加的。一般來說加1~2個社團專心發展最佳,容易分配時間和找到歸屬感。

傳聞北外太開放,但我想說北外只是一所三觀正常的大學,只是在三觀不正的社會中被扭曲了。
上演《陰道獨白》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北外學生來說確實是「見怪不怪」,稀疏平常,女性在北外受尊重的程度比社會上大部分地方要高很多,沒有人覺得那些宣傳照在網上流傳的女生會是「不要臉」,「下作」,「粗俗」……學校里自己的咖啡館經常有這種社會問題的討論沙龍;批判性思維在北外是受到鼓勵的,不受制權威,不人雲亦雲,不做錯誤的邏輯預設……某些專業開設的辯論課上我們就經常花倆小時的時間來討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安樂死的道德倫理「,」freedomofspeech的范圍應該有多大「,」儒學應不應該成為義務教育一部分「,」全球化還是新殖民主義?」等等。北外學生的語言優勢、西式教育和以身作則的老師讓北外成為了中國最開明的一所大學之一。這里沒有道德高地、沒有有罪預判,這里什麼樣的奇葩也都有,但只要你不是在秀智商下限,這里都能容得下你。希望北外的人出去後都能為北外這樣的風氣自豪。



畢業出路:
工作而言的話,北外總的還是不錯的。凡事都是看個人,有找月薪3000塊工作的,也有起薪23000的。不過目前我真還不知道有誰是真的在找確不找不到的。最近網上比較火的一個就業數據北外大概也在TOP10裡面,這類榜單有些咨詢公司也做過,還有個什麼麥可思的我記得,反正北外都是前幾名。不過北外畢竟不是綜合性大學,所以就業方向比較窄,大多都是往文商科方向,校友優勢的確不能跟A++大學比(進外交部也許除外,畢竟1/3都是北外校友),哦對,第一位拿諾貝爾文學獎的其實是我校法語系的。但如果你是要在語言這個大領域工作,那北外真是算得上金漆招牌。就我個人而言,混跡了點翻譯圈,但凡去接活兒的時候,別人知道你是北外出身的,基本都是放心大膽把活兒交給你。而且如果你想考聯合國的譯員的話,也會發現裡面基本都是北外校友(雖然基本都是高翻前身譯訓班出身的)話雖這么說,北外也不是只能幹語言這行。大多數都是拿著語言當工具,去MEDIA(去年來香港才發現《南華早報》總編輯都是北外校友、PR(不知為何去PR的人特別多)、外所、快消、投行(09年MorganStanley來北外宣講說他們08年那陣金融危機中國只招了18個人,其中6個是北外的)。

出國的話真是呵呵了,雖然每年都有那麼幾個哈佛耶魯牛劍(恭喜芬芬被斯坦福錄了),還有一大批藤校,但是好多都被卡死在985這口上了(你說憑什麼申LSE的時候985隻有均分85,211就要均分90呢,大批拿了con-offer的學姐學長就這么轉投其他學校了據說)。北外國內認可度還是不錯的,誤認度也是不錯的,但國外尤其英美幾乎就沒人聽過了啊!留學中介都會給你說「這位同學,你的資料不錯,但就是學校是硬傷。」(掀桌啊魂淡)

BTW,雖然小語種本科交流機會不錯,但是大語種和非語言專業真挺坑爹的,最好的估計就是哥大的巴納德學院了吧(只有英院開了,還只收女生!!!→_→對就是奶茶去的那個項目,我們那麼多同學也去了但是確沒得到富商垂憐難道真是因為她們不夠單純和善良么摔),更別說沒有交換項目的學院了(呵呵)。


;

『叄』 去年的超女中頭發短的,長挺帥的兩個女孩叫什麼

尚雯婕
全名: 尚雯婕
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總決賽冠軍,以創紀錄的519萬的場外支持票數震驚娛樂圈!
法語名:Laure
呢稱: 三兒;(自解緣於父尚巧龍母柴瑞珍在家排三);老何(法語名音譯) 平時尚雯婕的爸爸都叫她「囡囡」
生日: 1982年12月22日
籍貫: 浙江
民族: 漢
星座: 魔羯
身高: 167cm
體重: 47.5kg
高中: 上海市進才中學
大學: 上海市復旦大學法語系
喜歡的藝人:李連傑
喜歡的舞蹈:hip-hop(參加過復旦現代舞協)
喜歡的飲料:咖啡
喜歡的食物:乳酪、辣的東西
擅長的運動:短繩(屢屢獲獎);走路(暴走型的)
歌唱獎項:全國法語歌唱比賽第二名,並和其他各國家的前三名共聚法國演出
929的總決賽中以519萬超高票數獲得全國冠軍
她的身上,代表了所有年輕人勇敢追逐夢想的精神。尚雯婕現象說到自己為什麼能被這么多人喜歡,成為本年度的平民偶像,尚雯婕悠悠地說:「我覺得可能就是跟大家有共鳴吧,我的長相不怎麼樣,唱歌也不如其他選手專業,更像是K歌的感覺,大家在我身上找到了共同點。」
湖南衛視研發中心主任、超級女聲總導演王平女士,「尚雯婕是我們發現的一個想唱就唱的典型。她畢業於復旦大學,做翻譯工作,是一個白領,從來沒有學過專業的音樂技巧和理論,但愛唱歌。開始杭州唱區成績不理想,就去成都唱區比賽,依然失利。後來碰巧飛機票打三折,轉戰廣州唱區,一鳴驚人,直到現在進入最後的總決賽,贏得很多歌迷的喜愛。」
王平分析說,尚雯婕的歌迷,文化層次偏高,經濟上獨立,屬於默默支持的辦公室一族。她有8%的票來自海外歌迷。總決賽八進六時,評委認為她沒有找到「升發」的位置,她解釋說,自己沒有學過唱歌,所以找不到「升發」在哪裡。這充分體現出她在舞台上沒有任何掩飾,也沒有太強的得失心,比「李宇春現象」更有文化含量。尚雯婕的奪冠創造了超女舉辦三年來歷史中的八大奇跡並打破多項紀錄:
首先,第一大奇跡就是尚雯婕作為一位分唱區的亞軍奪得了最後全國的總決賽的冠軍,這是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的(04年冠軍是南京唱區的冠軍安又琪,05年冠軍是成都唱區冠軍李宇春)
第二大奇跡是尚雯婕今年輾轉了三大唱區後,奪得了超女全國總決賽的冠軍,這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典例,(此前最高紀錄保持者是04年成都唱區第四的紀敏佳,後來在05年的超女總決賽中最得全國第五名的成績,現在被三兒打破了)
第三大奇跡是今年超女比賽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前提下,居然最終以創紀錄的519萬的票數當選全國冠軍(這也打破了05年李宇春奪冠時的票數350萬)
第四大奇跡是尚是三年來奪得全國總決賽冠軍選手中唯一一名非專業的歌手。
第五大奇跡是尚雯婕是三年來全國冠軍中唯一多次上PK台的選手。(此前的安又琪和李宇春從來都沒有上過PK台)
第六大奇跡是雯婕也成為了三個超女總冠軍中學歷最高的一位 。
第七大奇跡是尚雯婕成為了參加超女比賽場次最多的選手。(她在今年的比賽中一共參加了16場比賽,此前參賽最多的選手是紀敏佳,紀敏佳也參加了16場比賽,但是雯婕由於奪得了最後的總冠軍,所以這一紀錄理應由尚保持)
第八大奇跡就是尚雯婕是三年超女總冠軍中唯一一位來自直轄市的選手。她來自上海這個大城市。同時尚也是唯一一位上班族的超女總冠軍。

劉力揚
身高:172cm
體重:52kg
籍貫(Place of Birth):北京
英文名(English Name):Jade
血型(Blood Type):B型
學歷(Ecation): 北京聯合大學,Luton University(UK)
出生年月日:1982年10月24日
星座:天蠍座(第一天哦!!)
家庭成員(Family):父母,姐姐
興趣愛好:旅遊 攝影 音樂 美食 搜藏世界各地有趣的東西/收集黑膠唱片 帶冒險性的活動,例如:快艇/滑翔
特長:造型設計 唱歌 美術
座右銘(Motto):I am just what I am.
最喜歡的食物:咖喱蟹
最喜歡的水果(Fruit):葡萄,桃,西瓜,橙子
最喜歡的地方:有大海和藍天環繞的地方-希臘
最喜歡的糖果(Candy): 牛奶糖
最喜歡做的事:聽好的音樂
最喜歡的書籍(Book): 顧城詩集,泰戈爾文集
最喜歡的歌手(Singer):Will Young, Craig David, Cocteau Twins(Twins新聞,Twins音樂,Twins說吧), Chemical Brothers. 孫燕姿,王力宏,陶吉吉,王菲等
最喜歡的樂隊(Group): 莫奇葩,信樂團,Linkin Park, Cold Play, Suede, Green day, red hot chilly peppers , sugar ray, black eyed peas等
最喜歡的男演員(Actor):Brad Pitt ,Winds, 龜梨和也等
最喜歡的女演員(Actress):安妮斯頓,Kidman,周迅
最喜歡的電影:阿甘正傳/刺激1995等等很多
最喜歡的顏色(Color): 黑,白,綠,紫,栗子色
最喜歡的衣著(Clothing):Casual wear,貴族服飾,各類好看衣服
理想對象(Boy/Girl-Like):陽光男孩,誠實,帥
最喜歡的車(Cars):除QQ,小王子
最尊敬的人(Most Respectable): 讓我佩服信服和信任的人
最想做的事(Most Eager To Do): 做歌手,做藝人
希望到的地方(Places Like To Visit):希臘
最難忘的事(Unforgettable Events): 參加超女
最欣賞自己的地方(Appreciate):品德
用最簡單的語言形容自己:率直 憨厚 真誠 是個可以信任的朋友 經歷:在北京長大 從小就喜歡音樂 收集大量cd和電影
大學二年級從北京去了英國求學 學習廣告營銷 最終發現自己對音樂仍然難以割捨
來參加超級女聲的原因:為夢想而來,試過便不後悔,經歷和結果同樣有意
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三名~

厲娜
姓名:厲娜
小名:小雪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3.2.23
民族:漢
年齡:23歲
星座:雙魚座
身高:166cm
籍貫:浙江金華人
海選編號:060788
經典評價:內斂中蘊含張力,慵懶時備顯優雅。
2006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長沙唱區人氣最高的選手,也是相對比較被看好的選手之一,其歌迷粉絲團體稱為雪梨。
厲娜曾擔任過多個品牌的廣告模特和形象代言人。
網路上厲娜早已憑借賽區預選賽時的一曲《眼淚》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從北京特地趕來參賽的厲娜,是第二個直接晉級的選手。在唱完參賽曲目《消失》後,厲娜以她慣有的冷靜面孔等待評委的點評,而對於評委老師「你緊不緊張」的詢問,她才坦白:「其實我心裡很緊張。」對於這場比賽,厲娜印象最深刻的是倉雁彬老師的評價:「倉老師說,《消失》是首小歌,我卻把它唱得聽起來很舒服、很好聽。」在20進10強比賽中,演唱了范曉萱的歌,一曲《Darling》被她詮釋得相當完美。特別是間奏部分,她閉著眼睛,雙手緊握話筒,隨節奏輕搖慢晃,看上去非常陶醉、投入。繼50進20直接晉級後,在此次20進10的比賽中,厲娜再次以實力戰勝對手,第一個直接晉升為2006超級女聲長沙賽區十強選手。在10進7強比賽中,演唱了《我真的受傷了》並通過票數優勢成功晉級長沙唱區七強。
厲娜演唱代表作:《消失》 《眼淚》 《Darling》 《我真的受傷了》
之前在北京電影學院學過一段時間的表演,厲娜曾擔任過多個品牌的廣告模特和形象代言人。而在網路上,厲娜早已憑借賽區預選賽時的一曲《眼淚》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期間參加過吳克群《泛泛之輩》和郭頂專輯《1985》的M V的拍攝。
2006年04月月底厲娜晉級超級女聲長沙賽區50強
2006年05月05日厲娜晉級超級女聲長沙賽區20強
2006年05月12日厲娜晉級超級女聲長沙賽區10強
2006年05月19日厲娜晉級超級女聲長沙賽區7強
2006年9月22日全國總決賽第五名
在超級女聲比賽中演唱過的歌曲:
海選:《眼淚》
50進20:《消失》
20進10:《Darling》
10進7:《我真的受傷了》
7進5:《紅星閃閃》《我要我們在一起》
5進3:《旋木》《女人花》《NANA》
全國賽10進8:《誰》 《Darling》
全國賽8進6:《樂園》《自言自語》
全國賽6進5:《因為你》《氧氣》
全國賽5進4:《蟲兒飛》《you don't trust me at all》《眼淚》《執著》
個人單曲:《NANA》
除參加超女比賽外演唱過的歌曲:《短發》《第一次》《永恆的一天》《寒武紀》《勇氣》《打錯了》

許飛
姓名:許飛

性別: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985年9月29日 (農歷)

星座:天秤座

國籍:中國

出生地:吉林省四平市

職業: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2004級在讀

身高:162cm 文字

2006超級女聲全國十強選手、長沙唱區季軍。
許飛從小就喜愛音樂,12歲從老家到北京學習唱歌。曾在北京部分酒吧有過演唱經歷。以通俗組第六名的成績考入軍藝。大二時曾經組建過自己的紫晨樂隊,擔任主唱。獲得過一些歌唱比賽的榮譽,曾獲2006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賽吉林賽區第二名,參賽歌曲《雨夜》。

粉絲稱號:飛碟(飛dear)

海選經歷:歌曲羅大佑的《愛的箴言》,獲得第二張50強直接通行證

50進20經歷:歌曲陶喆的《小鎮姑娘》,獲得5人小組中直接入圍20強資格

20進10經歷:歌曲梅艷芳的《親密愛人》,4人小組中直接晉級10強

許飛印象:

許飛,十大細節,細細數來
一,飾品,左手手腕永遠帶著一串佛珠,左手無名指上有一個銀色的小指環,脖子上永遠帶著一條紅繩可能掛著玉佩,還有一個銀色的鏈子帶一個吊牌樣的墜子可能是藏飾,這四樣東西是隨時隨刻都在許飛身上,每次演出都看得到,也許每一樣都有它的深意的吧,以後如果有飛迷或者記者見到飛飛,可以幫我問問好么.

二,最迷人的時候,就是她唱歌投入了,微微虛著眼睛(即眯著眼睛但沒有閉上)的時候,那樣的深情,那樣的動人,透著鑽石一樣的光芒,讓我都醉了.

三,感謝的時候,總是雙手合十,很喜歡她這一點,很謙虛很乖,連順子老師也學會了合十,呵呵.不過偶蠻奇怪的,她應該是信佛的吧,誰可以告訴我是不是,和軍校的信仰是不是有點沖突呢,管不了那麼多啦,那淡定從容的光采要讓人更加喜愛.

四,可愛的動作,大家記得她唱打靶歸來(我最喜歡的一首快歌,嘻嘻)時候的動作么,超可愛,一出場時,右手很僵的左揮一下右揮一下,看得她台下的大眼睛MM同學在那裡笑,哈哈,然後唱歌起來,氣吞山河樣,振臂一揮作大將之風,哈哈,太可愛了,總之那首歌時她一頓一頓的走步揮手無不透露出無敵的稚氣帥性.

五,背帶褲的另類時尚,記得么,海選時,一條長背帶褲卻不把背帶穿規矩,而是隨意的垮下來,自然隨意卻引導著另類風潮,在唱小鎮姑娘時也是穿著一件七分的背帶褲,依然習慣性的不背背帶,太乖了,偶也想這么穿,可惜不適合偶,嗚嗚.什麼時候飛碟們都這樣穿背帶褲,集體出去吸引回頭率,也算蠻拉風的飛碟也.

六,我很喜歡她有時候不按旋律出牌的頓音和拖音(我不是專業性的,也不知道用什麼專業的詞,)意思就是她偶爾停頓換氣時不和平常的歌一樣,而轉那一下,聽著特別的舒服,那個拖音就是一個音拉長的唱,好委婉好有味道,而且她的拖音和原歌拖的地方又不一樣,特別的有味,總之一個詞,讓人慾罷不能.

七,自私點,這是我的細節了,第一次哭,當然是親密愛人了,那是我第一次聽她的歌,隨便在校園網的在線視頻上一拉就到那裡,然後畫面定格,我也定格了,整個世界籠罩下來就只有她了,溫暖淡定,自然委婉,糾著我的心,淚也充盈了,莫名的感動和幸福的充實,從此,只認定了她,然後瘋狂的找她所有的資料和視頻.這是第一個讓我瘋狂的也將會是最後一個,你是唯一.我承認去年的超女我很喜歡靚穎,但是只能說是喜歡和欣賞,但感情並沒有什麼起伏,但是直到碰到了你許飛,你就是我在等的人,一切都值得,我們都愛你,全心全意,只有你.

八,毫不設防的孩子氣,從好多圖片都可以看出來,偷偷玩美娜的頭發,和胡靈的感情,和厲娜的斷背山,還有帶大圓眼鏡的淘氣,看得出台上的你有些內向,而生活中的你卻應該是個頑皮可愛的小女生,讓人一見你就想笑.

九,有故事的人,當你在台上唱那些深情款款的老歌時,總覺得你是有很多故事的人,看了一些報道,了解了你的成長和漂泊的過程,感覺又辛酸又辛慰,不想多說了,無論那些經歷,那些故事是否與我們分享,我們都看到了你的樂觀和向上,你的不言放棄和奮斗,更可貴的是,飛飛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堅定而有目標,喜歡有故事的人,喜歡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女孩.八萬人夢想的舞台不是夢,我一定會是那八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