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犀牛簡筆畫怎麼畫
1
犀牛簡筆畫怎麼畫:第一步
首先在紙張上畫出犀牛的頭部輪廓,注意犀牛的頭部略大,整體呈方形,在靠前的鼻子位置有一個尖角
2
犀牛簡筆畫怎麼畫:第二步
完善犀牛的身體部位,身體的部位整體呈現方形,腿像柱子,比較短,最後在頭部畫上小小的犀牛眼睛
3
犀牛簡筆畫怎麼畫:第三步
最後整理一下畫面,為犀牛天上一個短短的卷尾巴就完成了!
4
其它犀牛簡筆畫
5
犀牛小科普
多獨居,個體之間很少接觸,只有白犀牛以約10隻的數目群居。多數時候都會避開人類,但在交配季節時期的雄犀牛,或帶領小犀牛的雌犀牛,稍受刺激就會攻擊任何目標,包括人類。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氣比較壞者,會主動攻擊任何陌生的氣味或聲音,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荊棘中也可達到45公里/小時的速度,在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的速度也很快。
⑵ 他畫的這幅《犀牛》何以聞名於全世界
南大西洋中部小小的聖赫勒拿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恐怕當數它作為天然的監獄,囚禁了在1815 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失利而被流放的拿破崙·波拿巴。不過還有一個震驚歐洲的奇跡也曾在這座小島上駐留——當然,和那位法國皇帝相比,它的破壞性可小多了,而且對於1515 年的歐洲而言,也確實算是奇跡。它是一頭印度犀牛,同樣也被囚禁了起來,不過是在一艘從印度遠航至里斯本、在此地做短暫停留的葡萄牙貨船里。這趟旅程可算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偉大勝利。
當時歐洲正處於迅速擴張的邊緣,很快就將在世界各地探索、測量、征服,這些都有賴於船舶建造與航海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此外,人們也熱衷於將迅猛發展的科技記錄下來並加以傳播,而這要依靠另一項技術——印刷術。這兩種不同的發展在本節的文物上均得以體現,它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所描繪的這頭印度犀牛至少在一個方面比拿破崙幸運:它的肖像是由阿爾布雷特·丟勒繪制的。
(圖)比薩教堂,為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而建
這一形象已深入人心,就算後來出現了描畫更為准確的版本,丟勒的犀牛畫像在有關自然史的作品中的地位仍不可動搖。17世紀,它的復製品無處不在,從比薩教堂的大門到南美哥倫比亞某座教堂的壁畫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它也出現在馬克杯、T 恤和冰箱貼上。
在創作這幅《犀牛》5 年之後,丟勒遇到了另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物品。1520年在布魯塞爾,他見到了由阿茲特克馬賽克拼貼出的各種面具及動物造型,它們與犀牛一樣新奇而令人激動。「各種奇妙的物品,」他寫道,「用途各異,在我眼裡比奇跡更美麗。」歐洲人將要面對的各個新世界,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看待自我的方式。
▌摘自《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尼爾?麥格雷戈(著),新經典文化圖書授權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