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頭琴傳統音樂的馬頭琴介紹
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在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又稱把子)。弦軸採用琴桿木料,上面刻有瓣紋,便於擰轉。馬頭的雕飾,有的在琴桿頂端直接雕出,有的則是雕後粘上去的。弓子用藤條作桿,馬尾做弓毛。兩條琴弦分別用幾十根長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系於琴上。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特別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從山口到馬子為琴弦的有效使用范圍,琴弦分別用40 根(裡弦)和60 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拉奏方法與其他拉弦樂器不同,弓子的馬尾是在兩弦外面擦弦,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宏闊低沉,富有草原風味。
馬頭琴設計看似簡單,發出的聲音卻非常豐富,有著驚人的表現力,由琴弓滑動與兩根琴弦摩擦拉出馬頭琴特有的音響。通常的演奏技法是右手推拉琴弓,左手變換各種復雜指法,如揉弦、彈、撥、滑音等,滑音是借鑒中國民樂技巧而來。馬頭琴的演奏一般都是獨奏,但也能給舞蹈、長調、神話故事、慶典或與馬有關的日常活動伴奏。馬頭琴的曲目至今仍舊保留著一些古老的馴獸曲調,古人認為音樂具有神力。由於主調和泛音同時出現,馬頭琴音樂一直很難用正式的記譜法記譜。馬頭琴傳統音樂和演奏技法由師傅向徒弟口傳心授,世代相傳。
馬頭琴的外表裝飾也很有特色,在原來的馬頭琴共鳴箱上,多用油漆彩繪民族形式的圖案,古色古香,雅緻大方;中、大馬頭琴則在琴箱面板的邊緣,用黑白相間的細木條鑲嵌出各種圖案或線條,加之音孔的對稱開列,很富有蒙古族風采。馬頭琴多為是演奏者自製自用,演奏馬頭琴一般採用坐勢,將琴箱夾於兩腿中間,琴桿偏向左側。左手虎口稍張開,拇指微扶琴桿。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頂弦、無名指按弦、小指指尖頂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許多裝飾音都是由它奏出的;在高把位上,由於音位距離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持弓時,以虎口夾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桿上,無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運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狀態。弓法有長弓、半弓、短弓、跳弓、連弓、連跳弓、頓弓、擊弓、碎弓和抖弓等。指法有顫指、滑音、雙音、撥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