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女人背部圖片治療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女人背部圖片治療

發布時間: 2023-07-08 17:56:06

『壹』 背部拔火罐穴點陣圖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 2005-9-20 0:0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科名片拔火罐穴點陣圖,一本醫學書籍名稱,全名《中醫拔火罐穴點陣圖 》,由廣州市好輕松醫療科技出版,書中掛圖分正面、背面兩張,介紹了常用刮痧區位、穴位等,說明書中介紹了刮痧方法、常見病刮痧取穴等,該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中醫按摩、刮痧...、拔火罐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編輯本段拔火罐的功能【 拔罐器的特點】: 好輕松拔火罐器其吸收了傳統罐具的優點,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使中醫古老的拔罐法又煥發了青春。好輕松拔罐器的主要特點是罐體透明,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和病情隨意調整,易於觀察罐內皮膚變化,便於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A不易破碎,所以既適用於醫院,又更廣泛的適用於家庭。 ◆不用電、不用找穴位、看圖即會。 ◆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拔罐療法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用具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貳』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後背有很多的經脈存在,是我們人體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位,幫助我們像一棵大樹一樣挺拔,對著這些經脈按摩會有很大的好處,下面了解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1

背部反射區鬧飢圖

後背為五臟六腑的反射區,從頸下二寸開始,以手掌大小為一個反射區。

向下依次順序為:

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泄區、生殖區。

共為七個反射區。

五臟五怕:

1、「肝將軍」怕堵;

2、「心君主」怕累;

3、脾胃忌生冷;

4、肺怕環境差;

5、腎怕缺水

背部反射區口訣——五臟六腑在背部的反應區

肺部嬌嫩最上面,左邊為心右為肝,

下面左脾右是膽,再下左胃右小腸,

臀上左腎加膀胱,右邊子宮和大腸。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2

背厚是因為經絡不通嗎

部分原因是因為經絡不通,大椎穴淤堵導致大小腦空氧空血狀態、氣血不能上於頭部。

會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健忘,脫發,大椎淤堵同時造成左右肩周血脈不通,腦血栓,腦梗,引起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勞損。

肩頸不好,影響了血液循環流向面部,就會使得面部的循環、排毒、呼吸和吸收受到阻礙,長期如此就會導致面部晦暗、沒有光澤、膚色不均、皮膚鬆弛等問題。

運動不足的話會直接導致肩頸部的肌肉退化,背部就容易長肉。就算是平時沒有時間堅持去健身房的話,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多做一些適當的運動,鍛煉一下肌肉。

上半身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的話,會嚴重影響新陳代謝,導致脂肪囤積,久坐族應該常做肩部及背部的伸展運動。

背厚是哪條經絡堵塞

第一,跟寒氣濕氣入侵有直接關系,身體自我抵禦機制起作用,變厚的部分,是身體築起的「防禦工事」。

同時,這種「防禦工事」的堆積,又會反過來影響經絡的'通暢,經絡不通,又會導致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積。

於是,背部就會越積越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第二,背部變厚也有內部的原因,是臟腑出問題的體現。

上焦厚〈叫〉心肺火旺!中焦大〈叫〉脾胃不暢!下焦厚〈叫〉腎氣不足!同時背部有五臟六腑的反射區,任何一個臟腑出問題,都會在背部的對應區域反應出來。

既然背部變厚是經絡淤堵的後果,那疏通經絡就能從根本上解決「背厚」的問題。

膀胱經是身體中最大的一條排毒通道,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體背部有連著各個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說疏通膀胱經可以顧及到五臟六腑,無論你身體什麼問題晌彎辯什麼毛病,特別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經,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膀胱經是女人最大的兩條排水排毒通道,背部脂肪厚壓迫膀胱經會造成排水排毒不暢,毒素堆積,水腫、肥胖甚至疾病。

後背經絡圖反射區圖3

做背部經絡疏通的好處

1、養腎強身。養好背其實也相當於養好腎,因為背部有諸多穴位具有強腎的功效。

2、疏通氣血。背部遍布諸多的經絡,一旦經絡出現淤堵的現象,對人體的危害是較多的。

3、抗衰老。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衰老是正常的,想要延緩衰老,除了運動及改變飲食的方式之外,建議大家可以養背。

4、放鬆全身肌肉。因為背部的血液流通受到阻礙導致,想要緩解緩解疲勞及疼痛,使全身肌肉放鬆,這時養背是關鍵。

5、保護肝臟。背部有一個宴缺穴位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6、治療頸椎病。保養背部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治療頸椎病。

背部經絡疏通的按摩手法

1、用毛巾熱敷五分鍾,使背部毛孔打開。

2、倒入精油於雙手從上到下呈波浪式上背部精油,掌揉腰部順著膀胱經拉至肩部,揉肩部至上部推出。

3、然後用手掌推膀胱經並搓熱,用雙手的拇指推膀胱經。

4、雙掌揉肩、拿肩,拇指打圈揉肩部由頸椎推至風池並點揉,拇指推肩胛骨縫並拉抹肩部由上肢推出。

5、拿揉頸椎,雙拳推拉肩頸,再用雙掌合推拉肩頸。

6、雙拳搓熱背部,點膀胱經上的俞穴,指推背部三條線。

7、搓熱腰部並點腰椎上的穴位(理夾脊、點夾脊、理膀胱經、點膀胱經、推膀胱經)雙掌搓熱 由下往上搓熱腰部。

8、雙手再提拉腰部,後由腰部推向肩部從上肢排出,最後掌揉三焦,搓熱膀胱經由上肢推出。

『叄』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都會感覺背部酸痛、經絡不通,想要告別這些症狀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經絡按摩。以下分享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快來看看吧。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1

1、身體十二條經脈功效

十二經脈的名字各自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光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2、、聯絡五臟六腑、溝通交流內外

身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和肉骨筋等組織人體 器官,往往能維持相對性的融洽與統一,進行一切正常的生理學活動,是藉助經脈系統的聯系溝通交流而完成的。表皮體會病邪和各種各樣刺激性,可傳輸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的生理作用紊亂,也可以體現於表皮。

3、運作血氣、營養成分全身

經脈是身體血氣運作的安全通道,能將營養元素輸布到全身各組織內臟器官,使五臟六腑組織足以營養成分,骨筋足以濡潤,骨節足以通利。

4、抵抗病邪、護衛機體

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衛氣豐富於絡脈,絡脈散播於全身而滿布於皮部,當風邪侵害機體時,衛氣當仁不讓充分發揮其抵抗風邪、護衛機體的天然屏障功效。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2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療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背痛、咳嗽、視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上背部痛、頸項強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療頭項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風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手麻、耳鳴、耳聾、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療咳嗽、吐血、盜汗、肋痛、嘔吐、膈肌痙攣

魂門穴的作用:治療腸鳴、嘔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門穴的作用:治療腰肋痛、腸鳴、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嘔吐、腹泄、腰脊強痛

氣海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痔瘡

關元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便秘、腹泄、腹脹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療膀胱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強痛

秩邊穴的作用: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

白環俞穴的作用:治療遺 精、白帶、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癱瘓

會陽穴的作用:治療痛經、性機能減退、便血、腹泄、痔瘡

人體背部經絡圖及功用解析3

一、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熱並向小腹放散。

二、風門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常用於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三、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緣,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於咳嗽、氣短、健忘、遺 精、陽痿、盜汗及諸虛百損的治療。

四、至陽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五 、靈台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六、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補益腦髓,強壯腰腎,止咳定喘,聰耳明目。適用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遺 精、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症。有全身強壯作用,對腎虛、腎炎有一定的作用。

『肆』 背部穴點陣圖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風門穴、肝俞穴、腎俞穴、厥陰俞穴、 小腸俞穴、肺俞穴、膽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腸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關元俞穴、膀胱俞穴。

補:靈台穴、筋縮穴、中樞穴、懸樞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風穴、臑俞穴、肩貞穴、大杼穴、督俞穴、氣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長強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胞肓穴、秩邊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脈、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等人體經絡上 經典穴位推薦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熱並向小腹放散。

風門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常用於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緣,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於咳嗽、氣短、健忘、遺精、陽痿、盜汗及諸虛百損的治療。

至陽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靈台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補益腦髓,強壯腰腎,止咳定喘,聰耳明目。適用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遺精、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症。有全身強壯作用,對腎虛、腎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痛的感覺,用力不可過大,時間可稍長一些。

『伍』 人體後背穴點陣圖,完整圖

人體背部穴位主治:

1、絡卻穴、玉枕穴

身體方面:頭痛眩暈、視物不明、鼻塞、熱病無汗、失眠。

2、百會穴、後頂穴、強間穴、腦戶穴

身體方面:頭暈目眩、失眠、心煩、健忘、耳鳴

3、風府穴、啞門穴、大椎穴、天柱穴

身體方面:失眠多夢、頸椎病、頭暈耳鳴、手腳麻木、鼻炎、胸悶、落枕;

皮膚方面:魚尾紋、面部皺紋、毛孔粗大、皮膚過敏、油脂旺盛、暗瘡。

4、大杼穴、風門穴

身體方面:咳嗽、胸悶氣喘、鼻塞、肩背酸痛、傷風、咳嗽;

皮膚方面:神經性皮炎、額頭膚色晦暗

5、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肺俞穴、闕陰俞穴、心俞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

身體方面:感冒咳嗽、心慌驚恐、面紅發熱、失眠健忘、身熱頭痛;

皮膚方面:紅血絲、毛囊炎、過敏性皮炎

6、靈台穴、至陽穴、督俞穴、膈俞穴、__穴、膈關穴

身體方面:虛胖、乳房鬆弛、煩悶不安;

皮膚方面:面色青黃、眼袋、皮膚粗糙

7、筋縮穴、中樞穴、肝俞穴、膽俞穴、魂門穴、陽綱穴

身體方面:少氣乏力、精神不振、內分泌失調、心煩易怒、食慾不振;

皮膚方面:皮膚粗糙、皺紋、面色穢濁、色素沉積、口唇蒼白無華。

8、脊中穴、脾俞穴、胃俞穴、意舍穴、胃倉穴

身體方面: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痔瘡、腹瀉、腰背疼痛、體內濕氣、腹脹、食慾不振;

皮膚方面:酒渣鼻、暗瘡、紅血絲、眼瞼浮腫、面黃浮腫、面色潮紅、油脂旺盛、嘴周痤瘡、脂溢性皮炎。

9、懸樞穴、命門穴、腰陽關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肓門穴、志室穴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腰酸痛、口乾唇燥、腳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不利、陰部腫痛;

皮膚方面:黃褐斑、黑眼圈、暗瘡、面色蒼黃、膚色晦暗滯濁。

10、腰俞穴、長強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胞肓穴、秩邊穴

身體方面:泌尿不暢、痛經、子宮內膜炎、便秘、性冷淡、陰部濕癢;

皮膚方面:皮膚乾燥、粗糙、雀斑、妊娠斑。

11、上_穴、次_穴、中_穴、下_穴、會陰穴

身體方面:月經不調、經痛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便秘、陰部濕癢;

皮膚方面:雀斑、妊娠斑、子宮性肝斑、處女性肝斑、面色蒼黃、暗啞無光。

12、承扶穴、股門穴

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便秘、痔瘡、臀部炎症。

13、合陽穴

身體方面: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子宮性內膜炎

14、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

身體方面: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痔瘡、便秘。

15、跗陽穴、昆侖穴

身體方面:頭痛、眩暈、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踝關節扭傷、膝關節炎。

督脈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

(5)女人背部圖片治療擴展閱讀:



人體背部有各臟器的背腧[shù]穴,這些穴位在功能上與各臟器相對應,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

1、肺俞

①皮膚隆起的多為胸中有熱,可有氣短、咳嗽等症狀,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應,可結合觀察。

②本穴如有反應,在肺經的太淵、孔最、中府等處往往呈異樣變化。

③診得條索狀結節並伴有壓痛者,是痰飲咳嗽之症。

④診得條索狀結節,周圍皮膚有明顯壓痛者,多為咳嗽、氣急、肺熱胸痛、感冒等病變。

肺腧是天灸的常用穴:天灸是在三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將特定中葯(如甘遂、細辛等)貼敷於特定的穴位,使人體陽氣得天陽之助,達到驅逐內伏寒邪、補益人體正氣的目的。

伏日為庚日,庚日屬金,與肺相配,故天灸善於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天灸治療哮喘往往選取肺俞、定喘、風門等,以宣通肺氣,從而防治哮喘的發生。

2、心俞

①若有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痛,多為上肢內側疼痛、紅腫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煩悶不安、口渴等症。

②皮膚凹陷且壓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煩亂,恍惚健忘、納獃等症。

③心臟疾患尤其是心痛時本穴如有反應,在巨闕穴處往往呈異樣變化。

3、肝俞

①局部皮膚隆起伴有壓痛敏感者,多為失眠症。

②診得條索狀結節兼有明顯壓痛者,常見頭暈、失眠、心煩不寧之症。

③出現棱狀結節,且有壓痛敏感者,患者有脅肋脹痛、脘悶、腹脹、黃疸、納呆、寤寐不寧等症狀,或有下肢內側紅腫的病變。

4、膽俞

①發現棱狀結節且有壓痛敏感者,多屬黃疸。

②凡有細條狀及壓痛者,多為下肢外側痹痛,若在命門穴同時有氣泡樣反應者,則屬下肢麻木。

5、脾俞

①局部皮膚凹陷,或按之軟若棉樣,以虛證為多。

②診得條索狀結節,並有壓痛者,患者常有頭暈、失眠、乏力、健忘、煩躁、食慾不振、便溏、浮腫等症狀。

③若出現棱狀結節伴有顯著壓痛者,為下肢內側紅腫、行走困難或大趾運動不利之徵。

6、胃俞

①診得條索狀結節並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飲食和有胃痛等病變。

②有棱狀結節和明顯壓痛者,多有嘔吐、不食、胃痛、腹脹或髖關節外側有紅腫現象。

7、三焦俞

①局部皮膚隆起,按之有條索狀結節且壓痛明顯者,多有腰痛、帶下、月經不調、小便混濁等症狀。

②若有棱狀結節,並伴有壓痛者,一般是耳鳴、重聽、頭痛、腹脹滿悶、吐逆之徵(婦女妊娠期亦可發現三焦俞有棱狀結節)。

8、腎俞

①有條索狀結節,凡壓痛敏感者,一般是陽痿、頭暈、腰痛及耳鳴之徵。

②診得棱狀結節,兼有明顯痛感者,多為血尿、腰痛、浮腫之症。

③局部皮膚隆起,有如卵圓形結節並伴有壓痛者,是腎虛有熱,耳鳴、頭脹之徵。

9、大腸俞

①發現堅硬的圓形結節,且壓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結。

②有棱狀結節並兼有壓痛者,大多有頭痛、牙痛、腹痛、泄瀉等症。

10、小腸俞

①凡結節橢圓質地較硬而壓痛顯著者,多有頭暈、後頭疼痛、後項拘攣之症。

②本穴出現氣泡樣轉動感,多為婦女子宮下垂。

11、膀胱俞

①診有柔軟的橢圓形結節,大多數是遺尿症。

②按得棱狀結節,並有壓痛者,一般有發熱頭痛、小便頻數、尿赤澀痛、腰痛、小腹脹痛、白帶等症狀。

③有細條索狀結節、壓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