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老上海月份牌美女廣告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老上海月份牌美女廣告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5 05:26:40

⑴ 求有門或有關門的藝術作品

找了幾個給你,希望有用:

1 約瑟夫 博伊斯裝置作品《門》, 位於德國梅爾布希市一個教堂

⑵ 什麼是月份牌

月份牌指卡片式的單頁年歷,方言指日歷。「月份牌」畫的誕生,源於西方列強的強權政治。1843年,上海被迫辟為國際通商口岸,然開埠結果,卻迅速推進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就是此時歐美資本大量輸入上海,許多外國資本家紛紛在上海開廠設店,傾銷商品進行廣告宣傳的產物。其形式是借鑒和運用了在中國最有群眾性的民間年畫中配有月歷節氣的「歷畫」樣式,融入商品廣告。

後來則發展為畫面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要形象。藝術手法上初以中國傳統工筆淡彩或重彩作表現,後來發展為以西洋擦筆水彩細膩的寫實手法作表現,色彩明凈鮮麗,並且大都用技術更為先進的銅版紙以膠版彩色精印,上下兩端還鑲有銅邊,上端銅邊居中穿孔,可以張掛,隨出售商品免費贈送顧客,廣受歡迎。

(2)老上海月份牌美女廣告圖片擴展閱讀:

月份牌年畫不僅印刷精美,還結合現實題材,表現刻畫了許多時尚的都市時裝美女。這些美女身著鮮艷華麗的時裝,或置身於洋房、或游曳於公園,旖旎的風光和人物形象,成為了市民了解都市生活的一個窗口。

新中國成立後,月份牌年畫中嬌艷的古裝美人和時裝美女圖顯得不合時宜,因而逐漸被冷落。在「文革」期間,被指責為「資產階級情調」而禁止印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月份牌年畫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表現愛情故事的《西廂記》和《白蛇傳》,更受人們的喜愛。

一時間,月份牌年畫成了年畫中的主角,迎來了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但到1995年前後,月份牌年畫和以影視女演員為主打的掛歷不再受歡迎,逐漸淡出市場。

⑶ 老月份牌的價值

月份牌的誕生源於近代中國門戶洞開後外商致力於洋貨傾銷的廣告宣傳。每逢年尾歲首,商家作為商品宣傳附送。洋商們起初企望以西洋畫片推銷其產品,然而收效甚微,於是便改用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類似於年畫的形式,突出民俗內容,如「八仙上壽」、「滬景開彩圖」等。在畫面適當的位置標有商品、商號與商標,並配以中西對照的年歷或西式月歷(由此產生「月份牌」這一稱謂),贈送給顧客。這種形式新穎、寓意吉祥的月份牌一經誕生,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別具的韻味便贏得人們的喜愛,於是精明的中外商家趨之若騖,樂此不疲。
20、30年代的旗袍時裝美女,開創了月份牌畫的鼎盛時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稱「美女月份牌」。20年代初,社會風氣開化,有關女性的傳統觀念得到了更新,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中明顯增多,並突破了女性消費品領域。時髦美女在報紙廣告等其他新聞媒介也頻頻亮相,成了社會的一種象徵。在多變的社會時尚之中,美女形象卻是永恆的主題。20年代末,身穿倒大袖旗袍的清純女學生,可說是時髦中的佼佼者。30年代月份牌創作盛期,當時的電影紅星如胡蝶、阮玲玉、黎灼灼等都被作為模特走入月份牌畫中。全新包裝的時裝美女,使看慣《點石齋畫報》「海上百艷圖」中都市仕女的平常百姓,為之耳目一新。月份牌中的美女是第二代都市女性的時髦代表。她們穿最流行的時裝;用最新潮的物品:電話、電爐、鋼琴、話筒、唱片……;有最時髦的消遣:打高爾夫球、抽煙、騎馬、游泳、航空……。都市摩登女郎為月份牌與旗袍找到了彼此共同表達的形式,因而旗袍與月份牌得以走著流行的一致步伐,使月份牌中的旗袍總是當令新裝。

有趣的是,月份牌原是以宣傳、推銷商品為要旨,但從它面世以來,占據主要畫面的模慶戚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物或其他少量風景名勝。作為主角的商品只被處理在邊框等不大顯眼的地方,退居從屬地位。早期的月份牌,其中人物與所宣傳的商品可能全不相關,月份牌畫家們考慮得更周到差悄的是畫中美女———如何使她們更加美麗動人。直至月份牌盛行的中後期,才出現較為明顯以畫中人直接傳達的商品信息,30年代月份牌中美女時裝造型已無定式,旗袍、裙裝、長褲、泳衣都廣泛應用,但從審美效果看,旗袍最能顯露女性線條、秀美的身段,同時又富有端莊典雅的淑女風范。月份牌畫的各類時裝中也以旗袍數量為最多,它記錄了旗袍流行變化的主要進程。

月份牌對我國的近代史、繪畫史、商業史及煙草、服飾、戲劇、影視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它作為一種民族繪畫形式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目前,我國專門收藏月份牌的人也不在少數,月份牌成了一種極為搶手和難覓的收藏種類,且價值不菲。

提起「月份牌」,恐怕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會記憶猶新,它曾經以雅俗共賞的格調,在上海灘風靡一時,成為海派文化的一個標識。

傳統題材一統天下

「月份牌」屬於年畫范疇,也是年畫的一種創新形式,發祥於清末的上海灘。由於早期是作為商業宣傳品附送的,融入商品廣告,畫上大多印製全年的月歷節氣而得名。最初,由外國廠商聘請中國畫師設計的「月份牌」,畫面除了商品宣傳外,表現的大都是中國傳統題材的形象,如傳統山水、仕女人物、戲曲故事等,後來則發展為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

在藝術手法上,初以中國傳統工筆淡彩或重彩作表現,後來發展成以西洋擦筆水彩為主的寫實手法,色彩明凈鮮麗,據說鄭曼陀首先摸索創造此法。1914年,鄭曼陀採用此法創作了第一幅月份牌《晚妝圖》,開創了擦筆水彩畫法「月份牌」的先河。

電影明星唱主角

「月份牌」的題材並不廣泛,主要有仕女、娃娃、民間傳說、戲曲人物、名勝古跡等,而以時裝、古裝仕女與娃娃居多。盡管也出現過一些反映汽車、飛機等時尚作品,但基本上沒有男士的位置旦陵。

「月份牌」的用紙有卡紙與銅版紙兩種,早期多用尺幅較小的硬卡紙印刷,將月歷表印在背面。當大尺幅的銅版紙成為主流以後,上下兩端還鑲有銅邊,上端銅邊居中穿孔,可以張掛,隨出售商品免費贈送顧客。

上世紀30年代是月份牌創作的鼎盛期,當時的電影明星如胡蝶、阮玲玉、黎灼灼等都走入月份牌畫中。應該講,月份牌作為一種民族繪畫形式,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原稿拍價穩步上升

當國內藝術品拍賣興起後,「月份牌」原稿頻頻露面拍壇。如在1996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500餘幅廣告招貼畫參與競拍,其中有一張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快車》月份牌畫原稿,起拍價就達1.6萬美元。

國內拍賣「月份牌」大戶是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該公司從1997年至今已拍賣了近50幅月份牌畫原稿,其中周慕橋的一幅月份牌畫原稿以3.3萬元落槌;金梅生的《柳塘綺紅》原稿拍賣價為3萬元,《戲水》原稿拍至1.8萬元,另一幅《抱狗的女人》原稿獲價1.65萬元;金雪塵的《木蘭辭》原稿獲價3.5萬元;杭稚英的《綵樓配》原稿則被競拍者以3.8萬元收入囊中。

受上海國拍影響,一些拍賣行也推出了月份牌原稿,如在2004年翰海拍賣會上,周柏生的《雙燕飛》原稿獲價3萬元;2006年由北京九歌推出的周柏生《江東二喬》原稿獲價3.52萬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北京榮寶齋春拍會上,謝之光的《孔雀》原稿,拍出了132萬元的成交價,令人矚目。

由於目前月份牌的拍賣行情扶搖直上,所以市場上也有不少贗品。有專家認為,月份牌真偽可以從畫紙的厚薄、色彩、氣味等幾方面去辨別。一般來說,正品的紙張由於經過歲月的洗禮,紙質較薄,手感柔軟,氣味溫和,即便有磨損的地方也是舊黃色的,不像贗品會出現「外黃內白」的情況。

鑒於「月份牌」有著迷人的魅力,加上目前市場總體價位偏低,後市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⑷ 古代單眼皮才是審美主流古代美女都是單眼皮嗎

不知何時,現代審美已經把擁有一對雙眼皮定為好看的標准,導致不少愛美人士都想嘗試割雙眼皮。實際上審美這種東西,還是越自然越好,而且在古代單眼皮可是最受歡迎的。其實我們從很多古畫就能看出,古時候的美女基本都是單眼皮,看上去也十分美麗動人。那雙眼皮的審美觀念究竟是如何傳進來的呢?這次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從古至今,關於眼睛審美的歷史。


雙眼皮手術在中國大約在上世紀30年代由日本傳入。在中國最早有機會做雙眼皮手術的人,應該是當時上海演藝圈中的那些單眼皮女明星,報刊雜志中時常出現哪位女明星做了雙眼皮手術的報道。在一篇文章中,剛做了雙眼皮手術的女影星徐天任被形容為「比從前漂亮得許多」;女影星李麗華的姐姐也打算做演員,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割雙眼皮;40年代有一則報道稱,原本就是雙眼皮的京劇名角言慧珠,有一次去照相館拍照,拍出來的效果卻像是單眼皮,言慧珠因此大罵照相館豈有此理。

可以說,以上這些對雙眼皮為美這種審美標准在中國的確立產生了重要作用。月份牌中的雙眼皮美女、電影中女明星的雙眼皮形象、以及報章中對明星割雙眼皮的頻繁報道,會對大眾審美情趣產生顯著的示範作用。此後,雙眼皮為美的審美標准在中國便不可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