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少女人像攝影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少女人像攝影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4 20:20:21

『壹』 人像攝影想要拍出清新的風格,應該如何拍攝呢

人像攝影如何拍出清新的風格?

人像攝影想演繹小清新的風格,一定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作品主題

主題定位不能跑偏,作品想拍小清新,主題風格必須清新、歡快、明朗。這時候高冷范、頹廢感,暗調人像的主題肯定是不合時宜了。

炎熱夏天來臨了,模特吃個冰棒、吃個西瓜;模特海邊撐把遮陽傘;就是一組小清新感覺,不錯的拍攝題材了。

『貳』 人像攝影時,什麼顏色的服裝能夠更好的拍出美感

引言 :在人像攝影時,如果想把人物拍得更好看,首先要畫上精緻的妝容並且要學習一些攝影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色彩的表達能力,選擇顏色適合攝像的衣服,在拍照的時候才能夠讓照片看起來更加的美觀時尚。拍照的時候拍照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色彩艷麗有個性的顏色,這樣才能夠有足夠的美感。

三、紫色搭配同色系

在人物攝影的時候,個性色彩的服裝才能夠體現出時髦的感覺。這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模特身著紫色的包臀裙,搭配了同色系的紫色絲襪,整體感覺非常個性時尚,而且在鏡頭下模特的皮膚被襯得十分有光澤感。有光澤感的紫色特別適合拍照的時候穿著,因為這種紫色在鏡頭前的表現力非常好,能夠拍出明星般的時尚大片。

『叄』 少女人像攝影技巧

導語 :在整個攝影的題材中,“少女人像”基本上是攝影中的一個次文化題材,“次文化”(Subculture) 指的是非屬主流文化的小眾文化,而不是“次一等”的文化的意思。下面來看看有哪些技巧

然而,因為這個題材易於親近,容易產出“作品”,在單反、微單普及後,也就有更多人參與,它也具有傳播上與時尚的閱聽價值,大有從“次文化”躍為主流文化之態勢。

我們說,風景攝影常是“朝三暮四”( 早上三點、傍晚四點就要就位),受氣候影響,辛苦備極。但是人像不容易受到氣候影響,雨天、陰天、微光、室內、艷陽,各有其不同技法,即使新手,稍加指點,也不會讓他拍不出相片回家。

風景攝影的主動控光不易,以早前飢屬性看,後期是必要的,但風景一修圖,通常就容易引起疑慮受到批評。倒是人像, 基於風格化的需求,修圖是一基本的、必備的素養。在各種情況下,無論是器材熟悉上的、技巧上的、後期修圖的、引導的、風格化、意境的、行銷的,“少女人像”隱含著各種技術上進步及學習的因素,這也讓它成為受歡迎的重要議題。

肖像權意識高漲, 助長少女人像題材成長

“人像主題”涵蓋甚廣,街拍的、隨拍的、人文議題的、舞台的、紀實的,這讓我們更體認到,所以傳統上,我們總認為“少女人像”就只是攝影中的一個次文化題材,因為它的面向顯然太小,但近年來,在“肖像權”意識的高漲下,一旦牽涉到發表的需求,各位就會了解,付費式、約定式的“少女人像”攝影,才是最快速解決“肖像權”問題的途徑之一,反倒街上隨拍式的人像攝影,在解決商業發表需求的“肖像權”問題時,有其運作上的難度( 但並非不可解決)。

付費式、約定式的“少女人像”攝影常是計劃式的攝影,在拍攝前,可以事先擬定權利、義務,肖像權運用問題,透過文書簽署或是彼此的約定,解決不預期的“肖像權”糾紛。 就型式及運作上, 它簡單了許多。

“少女人像”攝影的器材選擇

對於新手而言,一開始較困擾的,還是器材面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磨練技術的一開始,基本功是最重要的,這包含鏡頭的“熟悉度”及“焦段意識”。所以我會認為一開始,若是:

入門初學者,那麼選擇一支35mm或是50mm的大光圈定焦鏡來拍攝,先熟悉一個焦段的運用,光線的布局,再做它想。

進階學習者,可以選擇35mm,85mm定焦鏡頭各一支,學兩個焦段的分配比例,例如,75%使用85mm鏡頭拍攝,25%使悔脊用35mm鏡頭拍攝。再反過來,25%使用85mm鏡頭拍攝,75%使用35mm鏡頭拍攝,看看不同的焦段拍攝,思考上有什麼不同。

技術嫻熟者,除了選擇35mm,85mm 定焦鏡頭各一支外,加一支變焦鏡頭,例如廣角達到12mm或是14mm的鏡頭,學習廣角人像的拍攝。

基本的定焦鏡,通常鏡頭也可以達到F1.8、 F2、F1.4甚至F1.2,易於營造淺景深,或是在室內、微光中做拍攝,在人像領域是一利器。等這些器材都熟悉了,再來考慮長變焦鏡,如70-200mm F2.8 這樣的鏡頭,熟悉過去沒有用到的200mm長焦人像。學習長焦的畫面篩選、場景的壓縮及前後景的運用。要拍好少女人像,器材基本上不會是最後的決勝點,光線的掌握、人像神韻的掌握、場景的判斷,這些都會比器材的因素重要!

“少女人像”的團體拍攝參與

很多新手會問陸返,人像的拍攝,到底要團拍還是約拍呢?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開始,我會建議先試試團拍,報名攝影網站的人像活動。這樣有幾個好處,可以結識攝影的朋友,彼此切磋學習,可以看看帶場的前輩,如何選景,如何帶領模特,如何運用光線。這些學習,都會有助於日後獨立帶領人像時,如何自行判斷。

等團拍拍的不錯,作品也穩定了,再來試試約拍。“約拍”的作品壓力會比團拍大,即使你是付費給模特,但是維系跟模特的良好合作關系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有穩定的作品產出。約拍的人數常會較少,或是1對1的拍攝,你就會了解,包含場景、光線的控制、模特的帶領都要自己來時,會需要多少功力,才能應付自如。大部份的人像攝影者,最後會在“團拍”跟“約拍”間,求取一個比例的平衡點,因為有些作品,會需要一群人,才較容易完成,有些作品,一群人時並不容易完成。 所以,兩者都兼具,是最理想的狀態。

關於模特的帶領

模特的帶領,對於新手是一困擾的事情,這也說明了為何坊間報導POSE怎麼擺的書,可以受到歡迎。因為不僅新手模特需要,新手攝影師也會需要。但我們得了解,模特的帶領,跟場景的屬性、拍攝的計劃,還有模特的情況,都是息息相關的,這些判斷,並不是你去記一套POSE,然後重播一次,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攝影師最好從場景,還有自己所拍攝的主題,去帶領、告訴模特怎麼做,怎麼表現,怎麼運用姿態,這樣,都會比背同一套POSE,放在不同的場景中,好上很多。

“神韻”會是模特帶領上的一個重點,而“神韻”的良窳,不僅在模特的經驗,也在模特的心情。很少人生氣時,還能表現出愉悅的氛圍。也因此,攝影師必須注意模特的情緒,耐心的引領,才會有真正的佳作產生。

景點的篩選

景點的篩選是攝影計劃的一部份,景點的篩選會決定影像出來的風貌,一般,我們會先決定拍些什麼,然後再來決定場景。當然,也可以反向思考,想去哪裡拍?所以適合哪些拍攝題材。

很多場景是有季節的限制的, 但通常也會做事先的探勘

人像攝影者平常就要對場景、景點、動線有所研究,尤其是自己要帶領模特拍攝時,更是要多做功課,包含場景的.狀態、光線的分布可能、季節的變化等, 都要有所了解、掌握。 如果是參與團拍的活動,在出發前對場景做一研究,相信也會對拍攝的成果有所幫助。

光線的掌握及補光計劃

在拍攝的計劃中,做完場景的篩選之後,就可以進展到布光計劃了。依照場景特性、拍攝時間、季節,可以決定拍攝點的先後順序,布光、補光的方式,究竟是用反光板還是閃光燈。

逆光的拍攝, 使用反光板補光

一般而言,在一日的拍攝里,補光及情景的動線最具挑戰,因為會經歷順光、頂光、逆光各種情況,光質的變化,一日中依場景的不同也是會有所差異,清晨、傍晚時,光質較柔,中午前後,光質最硬。室內的泛射、漫射光線,光質柔軟,而戶外的光線通常較為硬調。光線有方向性、軟硬光質等問題,依據場景及光線情況,攝影者便可以決定模特的位置、方向,甚至是肢體的運用等,然後搭配補光,使整體的光線更符合需求。

人像的服裝計劃及色彩計劃

服裝的准備、型式及色彩,也會是整個人像攝影中的一環,雖然在今日的人像攝影活動中,服裝常是由模特來准備,但是攝影師可以事先跟模特溝通,包含服裝的型式及色彩,以符合拍攝題材及場景。

服裝、色彩,都會是計劃的一環

有些服裝可能得透過專業的服裝租借公司來租借,例如:禮服、表演服、現代舞服裝,甚至有些服裝可能得透過訂制來取得。人像是人像攝影中的主體,可以想見服裝在照片中的影響,事先的充份准備會讓影像更接近於想像。

道具的准備

道具在拍攝過程中,會讓影像更為生動、有趣,所以,也應該將道具的准備做為攝影計劃中的一個環節。思考拍攝的流程,在適當的場景及時機,讓道具發生作用。

作品發表及繳交作業

攝影師跟模特,同樣都需要透過影像來證明自己完成了些什麼,做到了什麼程度。所以在拍攝後的階段,讓作品產生,是重要的。無論你稱他叫做“作品發表”或是“交作業”,是對自己的完成度做一個交待,或是讓模特高興,讓作品能夠整合成一個系列影像,會是一個值得重視的事情。國內的攝影網站,都有作品發表的管道,一開始,透過發表,讓同儕給予意見,調整自己的方向,跟大家交流,會讓作品越來越好。

結語:人像攝影蘊含博大精深的學問

整體看,少女人像在攝影領域雖然看似“次文化”范疇,它也很容易讓新手入門,但更深入的探討,“人像”的整體相關學問,無論是文化面思考、技術面思考,它卻是一博大精深的學問。

人類才是最復雜的,風景相對單純多了。要拍攝人像,不是技巧了得就結束了,人是動的,是有各種奇怪想法的,很多時候,是無法用理性分析的。場景、光線、構圖等,一直都隨著人在動。同樣的場景、相當的狀況,不同的人擺進來,也不會有一樣的結果及情境。

人像攝影者要從很多方向來訓練自己,不僅僅在技術、技巧、後制,還要從設計、文化、企劃、社會.層面來思考,當你拍的是人,對於人的觀點及了解,也將影響了作品的深度。有些拍攝,會經過很多蘊釀及思考,最後企劃才成行,人像攝影仍是一個挑戰值得嘗試的領域。

『肆』 日系人像攝影作品

日系人像攝影作茄閉空品,如下:

1、嬉戲的孩子

日系人像攝影師代表:

1、濱田英明(Hamada Hideaki)

1977年出生於大阪,常使用賓得67II相機、柯達Portra 400NC及160NC底片,作品風格清新明快,一直是「透明感」的代名詞。他從2010年開始記錄4歲和5歲的兩個孩子:Haru和Mina,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天真無邪的動作和表情,使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濱田英明一直用他的作品向人們傳遞生活的意義:平凡平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在他的作品裡,平凡的一切被重新解讀,讓每個看到照片的人都被滿滿的幸福感包圍著。濱田英明的照片安靜和諧,沒有多麼宏大絢麗的場景,但是卻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2、橫浪修(Osamu Yokonami)

1967年生於日本京都,1989年進入日本文化出版局寫真部,擅長人像攝影,作品簡單、干凈。他花費6年拍攝孩子和水果,讓孩子們做著同顫瞎樣的動作:在臉頰和肩膀的一側夾著水果。然後用相機去捕捉孩子們不同的表情與個性。

橫浪修發現,當人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臉部表情是最為自然的,而且孩子們為了把握住這個平衡,會專注於如何不讓水果掉下來,那麼照片里呈現的就會是孩子們最真誠的模樣。

橫浪修認為讓不同的人作出同樣的動作,這種簡單的重復充滿了趣味。在他最為人熟悉的攝影集《Assembly》里,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對「重復」的執著。照片中的女生都穿上統一的衣服,卻看不到她們的正面,以自然為態御背景,或有序或自由的變化排列組合,超現實又神秘。

在這個攝影項目中,橫浪修探討了關於自我和人類情感的歸屬。在壯麗的自然環境中,人物呈現出渺小的面貌,「身份」開始變得集體化,成為了自然中的一個元素,每個人在這里都是「匿名的」。

『伍』 人物肖像攝影,怎樣拍出專業水平照

肖像攝影有別於廣義的人物攝影,它不是以紀實和紀念為最終目的,而且具有較強的審美意圖。從字面上講肖像攝影包含俊俏、俏麗的意思,比較明確的指向肖像攝影的審美意圖,但這種審美意識與人物主體本身的形象特徵沒有關系,從美學概念的層面看,世界上沒有美人和醜人之分。如能在拍攝過程中充分地與被拍者進行交流,尊重被拍者的審美訴求,就更顯完美。

(暗紅的廊柱襯托出旗袍佳人曲挺身姿。)

C、環境與道具。人物肖像的拍攝離不開環境的襯托,巧妙利用環境和道具營造氛圍和意境。作為人物肖像的環境,是為了更好地襯託人物的背景。而自然環境中看似單調的小環境,甚至一片枯黃的荒草,只要巧妙利用都可以營造出別樣的氛圍和詩情畫意來。

『陸』 怎樣拍好少女的泳裝照

海濱人像攝影,主要是拍攝泳裝照片。這種照片,以人物為主殲兄,周圍景物和水面是陪襯。一張好的泳裝人像,除了表現人體好搏形態的氏襪襲曲線美外,還要表現出人體膚色的質感。如表現女性身體的婀娜多姿,男性體魄的英俊豐滿。

泳裝照以半身像和全身像為多,拍攝時被拍人的姿勢切忌呆板,可以拍坐、站、轉體、側卧、仰卧等。還要注意浴場的環境,如遮陽傘,游泳的人群,飄忽的白雲、粼粼的水光等。但要以人為主,其他作為陪襯。

如果要拍攝孩子們嬉水的照片,最好是拍攝一組照片。如孩子們在海濱玩沙。首先遠離拍攝堆沙之前的海水,沙灘和孩子。然後近距離拍攝孩子堆沙玩水的過程。最後中距離拍攝已完成的沙堆及孩子滿足的神情。這樣一組照片,觀賞起來,其紀念意義更強。


『柒』 拍攝帶帽子的人像照片,利用帽子可以怎麼擺姿勢

拍攝帶帽子的人像照片,利用帽子可以怎麼擺姿勢?

帽子這個東西很好用,尤其人像的時候,可以作為道具,也可以防曬。那麼,利用帽子可以怎麼擺姿勢呢?

1、戴上帽子的瞬間,拉著帽子,把帽子拋起來,遮臉等都是不錯的抓拍點。

利用帽子遮擋陽光。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想了解更多攝影技巧,歡迎關注【墨染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