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古代月餅被稱為胡餅,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呢
中秋節食月餅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由來已久。由於月餅的來歷之久遠,對於其來歷的說法也各種各樣,因此在古代便出現了很多的稱呼。
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祭拜儀式,此時的月餅又被稱為「祭月餅」。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
而在晚和簡清慈禧垂簾聽政時期,「月餅」有被稱為「月菜糕」。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不過,因為「月餅」和「鋒扮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不雅,於是改名為「月菜糕」。
『貳』 有哪些類似「西瓜最中間那一口」的美食
1.水果類的一定是火龍果
火龍果中間的那一則猜口,也類似西瓜中間的那一口,他的中間是很甜很甜的,旁邊就略酸一點吵清點。不管是紅心火龍果還是紅心火龍果,中間的一定是最甜的。
2.小龍蝦
小龍蝦的爭議比較大了,有些人只吃他的蝦尾,也有些人吃他的黃,很多人都覺得他的黃就是精華所在。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會在他的中間吸那口黃。
3.紅燒肉,一定要肥瘦相間的五花肉
有些人喜歡吃肥肉,有些人喜歡吃瘦肉,但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一定是最受歡迎的,他沒有純肥肉那麼升盯前的油膩,又比純瘦肉有油脂,他是很多肉類菜品的選擇。
4.甜品中的雪媚娘
甜甜糯糯的外皮包裹著的是一口就爆漿的餡料可以是奶油,也可以是其他的餡料,但是這一口無疑滿足了吃貨們的味蕾。不同於蛋撻的精華就是外面的酥皮,雪媚娘中的餡料,很有探究的價值,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選擇,可以有很多種搭配,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泡奶粉時不完全攪拌未化開的小團固態乳,奶香味十足,放嘴裡嚼著感受牧場上的氣息。
整根煎辣椒以及整根腌辣椒的辣椒屁股部位的滿籽滿腹的辣椒屁股,口腔中爆滿辣椒籽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吃。
燉豬手豬腳概率中間會有的那根蹄筋。
農村土灶燒飯鍋巴邊緣環繞的一圈白色透明薄膜。
狗身上的那個黑色高光鋥亮的狗鼻子,一整天都保持濕潤冰涼的狀態,摸狗我最喜歡摸的地方就是狗鼻子了,夏天碰到都是冰冰涼。手感一級。
整顆白菜腌菜泡菜的靠近根部的那一小段莖,水分肉感脆感滿足感都有。
烤地瓜的最中心的那一口。
小時候第一次被家人投喂吃到自己心目中top排行的食物時,驚了一下地傻眼了,這世界還有這么仙境的食物。那個時候,便是人生中的西瓜中心的味覺時間點。美味的第一印象,很多品質不是一流的但是很美味的第一味覺印象,是很難復制和超越的,即使以後吃到更新鮮級別更高的食材, 第一印象的美味還是相當難以動搖的,還是覺得當年和家人一起吃的那個是最好吃的一次。
外加一個,燉雞時裡面放的幾顆入味的板栗
『叄』 合肥在哪裡能買到屁股月餅啊
我知道,算了,不用買月餅,月餅可以吃完,直接舔真屁股得了
『肆』 慈禧太後每到中秋節必吃月餅,但給它改了一個什麼名字
中秋節是一年之中全家團圓的日子,並且有著吃月餅的傳統。慈禧在吃了月餅之後就把它改名為月菜糕,敏虧從此皇宮就都叫它月菜糕。
慈禧便說:「月餅這個名字不太好,不如叫它月菜糕吧!」雖然只是慈禧的建議,但那官員必然是像拍馬屁一般的同意了。從此,在皇宮之中,月餅這個名字就從皇宮的菜譜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月菜糕。
其實改名字也只是當時人們的一種避諱和迷信,所以為了避免才改的名字。我們現在依然叫它「月餅」,可見我們已經擺脫了封建迷信。
『伍』 中秋節送什麼好
保健品送給長輩。
現在的長輩不需要月餅。所以送月餅是毫無益處的,可以送一些保健器材或者保健品。一定要跟健康相關,才能體現出晚輩對長輩的關心。
6
化妝品首飾送女友禮物。
送給女友的禮物,選擇化妝品和首飾,一直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送女友的禮物,要選擇浪漫,送出的是美麗。
7
總結
送禮物要走心,以下方式可以參考
1.保健品送給長輩。
2.送給熟人朋友的要用心。
3.送給領導。
4.商務型客戶。
5.送陽澄湖大閘蟹。
6.化妝品首飾送女友禮物。
注意事項
『陸』 送女生月餅是什麼意思
是對你有意思,月餅意味著團圓,中種節就是團圓節,也許她想和你一起生活。
中秋節,他(她)送的月餅各種各樣,不同的月餅暗含了不同的意思。
1、五仁餡:你的他(她)的好朋友。五穀雜糧,五味雜陳我都願意與你分享,你是他(她)最常想起的人,很多事情,他不會跟他(她)的另一半分享,但是卻會願意與你分享和分擔。中秋節如果他(她)送了你五仁餡的月餅,這個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2、豆桐判沙餡:你是他(她)最思念的人。或許平時他(她)沒有跟你形影不離,但是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你很可能便是他(她)心中的最親近的人了,中秋節如果他(她)送了你豆沙餡的月餅,別忘了在這么容易思念的季節送上你對他(她)的祝福啊!
3、鳳梨餡:你是他(她)心中最敬畏的人。有沒有發現他對你忽冷忽熱,忽遠忽近,沒錯,要說他(她)心裡最尊敬的人非你莫屬了,但是你總是給他(她)一種距離感,讓他(她)感覺無法靠近,也許他(她)對你還有更深的希望哦,如果中秋節他(她)送給你鳳梨餡的月餅,那麼,勇敢的走向他(她)吧,你應該不會遭到拒絕的。
4、蘋果餡:你是他(她)又愛又恨的人。你對於他(她)來說,幾乎沒有沒有缺點,是個幾近完美的人,但是你對他(她)卻不是這樣,仔細想想,他(她)在你這應該碰過不少釘子,或者受過不少打擊。
中秋節如果他(她)送你蘋果餡的月餅,這個世界上應該不會有人比他(她)更珍惜你了,如果不想失去這么珍貴的一份感情,就好好的珍惜他(她),不要再讓他(她)為你傷心了!
5、椰蓉蛋黃餡:他(她)的心裡只有你!你就像月亮一樣占據了局改改他全部的內心,在暗夜裡,像月亮一樣給他(她)光明,他(她)時常默默的想你,但是你又像月亮一樣遙不可及。
但是,你們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同一個時空,卻永遠不會相聚。如果你不聽話的走進他(她),月亮的光芒也許就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留這么一份美好的想像也是一個不錯結局。
(6)女人屁股月餅圖片擴展閱讀:
女生送男生禮物的寓意:
1、送男士香水:表示他在你心目中是有品位的,你渴望和你進一步接觸。
2、送錢夾殲余鑰匙連隨身小物:應該是情侶之間愛意表達,希望時時伴你左右,讓他每時每刻想起你。
3、送剃須刀:代表他在你心中是優秀的成熟男性。
4、打火機:初戀戀愛、相愛
5、相冊-永遠珍藏你和我的回憶
6、千紙鶴:希望我和你的愛情有個美好的結局.
7、送手錶:代表你和他像擁有分分秒秒的感情
8、送領帶:表示你把他套牢了讓他永遠在你身邊不離開
『柒』 臀部為什麼叫八月十五
因為屁股很圓潤,就像八月十五的滿月一樣,古人為了文雅就稱屁股為八月十搭鏈滾五。
臀是腰與腿的結合部,骨架是兩個髖骨和骶骨組成的骨盆,外附肥厚寬大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及體積較小的梨狀肌。臀形態後傾,上緣為髂嵴,下界為臀溝。正立時,臀部呈方形,兩側臀窩顯著。
女性臀部豐滿,脂肪多,兩髂後上嵴交角為90°;男性臀部小,呈正方形,稜角突出,臀窩明顯,兩髂後上嵴交角為60°。
臀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喚鉛值女性明顯大於知余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捌』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
2021年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精選8篇)
為了確保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活動方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1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扮廳宏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活動一:《快樂的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的相關經驗,並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能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表述。
活動廳冊准備:
1、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資料和豐富相關經驗。
2、幼兒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圖書。
活動過程:
1、交流相關經驗,知道中秋節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1)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集體交流,豐富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的內容進行交流,提醒幼兒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表述)。
(3)拓展有關經驗。
★指導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節的事情或問題?
2、通過欣賞圖書《嫦娥奔月》,了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1)欣賞圖伏鄭書,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內容。
(2)交流自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指導語:你從這本書上看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3)邊看圖書邊完整地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4)交流自己聽過的其他傳說。
活動二: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伴奏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選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2、在看指揮演奏的過程中,能與集體的演奏保持和諧。
3、體驗集體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准備:
樂曲磁帶、樂器(小鈴、舞板、鈴鼓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歡快的風格。
★指導語: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嗎?名字叫什麼?聽了有什麼感覺?
2、通過身體的動作,感受歌曲的節奏。
(1)邊聽歌曲邊拍手,初步表現歌曲的節奏。
(2)共同設計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3)看指揮分聲部進行身體動作。
3、嘗試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1)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表現歌曲節奏。
2)嘗試看指揮,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提醒幼兒在演奏過程中,注意有節奏地敲擊樂器。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三:欣賞兒歌《月亮》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嘗試遷移已有經驗,根據兒歌的句式創編兒歌的內容。
2、在觀察、發現關於月亮的畫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學習兒歌並嘗試創編。
活動准備:
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幻燈片三幅。
活動過程:
1、觀察第一幅幻燈片,發現和學習兒歌的第一句。(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畫面上不斷出現的樹、月亮和小鳥,用語言進行描述,並學習兒歌中的語言。
2、遷移對句式的感受和經驗,觀察第二幅、第三幅幻燈片,進行學習。
3、觀看幻燈片演示,欣賞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4、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創編,體驗快樂。(教師在創編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按句式進行講述。
活動四:欣賞古詩《靜夜思》
活動目標:
1、理解並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活動准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PPT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並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PPT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活動五:《觀看做月餅》
活動目標:
1、在觀看做月餅的過程中,知?樂譜髟鹵牟牧稀⒐ぞ摺⒂猛炯胺椒ā?
2、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發現。
3、體驗和嘉賓一起參與活動及品嘗的快樂。
活動准備:
邀請製作月餅的嘉賓來園(攜帶材料和工具)和幼兒共同做月餅。活動過程:
1、向做月餅的嘉賓問好,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認識製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了解其用途。
3、根據材料和工具,猜測製作月餅的方法。
★指導語:剛才嘉賓給我們介紹了製作月餅的工具和材料,它們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用處。誰來猜一猜月餅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4、觀看嘉賓製作月餅,了解製作的方法。(在活動中,可以請部分幼兒嘗試參與製作,獲得親身感受。
5、烘烤和品嘗月餅,體驗快樂!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習俗,還要理解月圓人圓的寓意。
2、喜歡過中秋節,體驗並分享與教師、同伴共同過節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和家長共同做好迎接中秋節的准備,共同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及主要習俗的資料;近期與家長共同關注並觀察月亮的.變化。
2、材料准備: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幼兒自帶月餅、各種水果,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活動過程
1、猜關於月亮的謎語,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有時掛在樹梢,有時掛在山腰,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條小船」。猜一猜是什麼?我們馬上要過一個和月亮有關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2、了解有關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提問: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講述)
教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誰來說一說?
小結:人們關於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美好的想像,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古代的人們將一年分為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農歷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把這一天叫「中秋節」。
3、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有關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怎樣和家人一起過中秋節呢?
4、了解月餅的意義,體驗月圓人圓的寓意。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你們吃過月餅嗎?月餅是什麼味道的?你們發現這些月餅都是什麼形狀的呀?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為什麼人們要把月餅做成圓形的呢?(引導幼兒感受月圓與團圓的關系,引申到月圓人圓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5、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欣賞樂曲《春江花月夜》,師幼邊聽音樂邊品嘗月餅、水果,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祝願的話或吟誦有關中秋的詩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在中秋之夜與家人共同賞月,感受月圓之夜月色的美好。
2、將賞月的情景或感受畫出來或描述出來,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一、主題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二、活動准備:
1、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2、收集各種月餅盒子布置活動室。
三、活動名稱: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四、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五、活動准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六、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里說了一件什麼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錶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4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二、主題目標
小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3、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民俗,懂得好東西應與大家分享,萌發對家人的親情。
4、以"快樂"為中心點,帶領孩子開展中秋節前的系列活動,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美食及習俗。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察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燈籠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猜想和畫"月亮上有什麼?"來發展幼兒的想像力,並讓幼兒講述自己圖畫的內容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民俗活動,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體驗親情、友情以及與家人團圓的幸福感。
3、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4、欣賞不同的月餅盒、袋作品,能用多種材料和使用。
三、系列活動
1、聽一聽:聽一個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四、主題環境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並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於"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並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適合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製作比賽。(適合中班)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適合小小班、小班)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適合大班)
五、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親子活動:
1、級組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小、中班級組)
2、親子花燈製作大賽。——(中班級組)
六、活動內容建議
結合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展開
1、社會:《節日的街道》、《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
4、美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
5、音樂: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6、數學:小班《數月餅》、分類;大班統計《月餅品牌》、《月餅的生產廠家》、《等分月餅》
七、特色教學活動——畫兔爺
在介紹中秋祭月、賞月、食月餅、供兔爺等一系列習俗的基礎上,以兔爺為主題,通過學習中秋節及兔爺的起源,觀摩與兔爺相關的展陳,設計製作兔爺的形象與月餅的花樣,加深兒童對中秋節的理解,拓展對傳統節日與傳統風俗的認識,同時享受動手動腦的樂趣,過一個融知識與娛樂於一體的中秋節。
兔爺的傳說:
一年,北京城裡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
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
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
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大家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體驗傳統文化。
2、積極參與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1、環境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關於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作月餅、水果;製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圖畫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
教幼兒製作各種月餅,將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食用。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製作道具並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
請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做月亮變化日記,要求幼兒自己觀察並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參加中秋活動。可做月亮變化日記展、表演節目(盡量讓幼兒自己准備),也可以將從家中帶來的食物與大家分享。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培養想像力、創造力。
2、了解做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自我的勞動成果
活動准備
實物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請食堂師傅准備好作月餅的面團、餡泥等材料,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
活動流程:
歌唱(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生談話:剛才我們唱了(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小朋友們你們吃過月餅嗎?(吃過)哪你們吃的月餅是什麼形狀的?什麼味道的?裡面都有些什麼?(冰糖、紅綠絲、花生米)等。
2、出示不一樣造型月餅讓幼兒觀擦,問: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做一個香甜的月餅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嗎?(願意)此刻教師就來教你們做月餅。
3、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月餅的做法:
(1)、先將面揉好,用手團、壓、然後包餡,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邊緣包上、捏緊。
(2)、將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後磕出來。
(3)、將做好的月餅放入廚房內的蒸籠里蒸熟。
4、幼兒自我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教幼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引導幼兒做出各種各樣的不一樣形狀、不一樣花紋的月餅來。
5、帶領幼兒邊唱:打月餅的歌曲邊把自我製作的月餅放入廚房的蒸籠里。
6、師生一齊做著游戲等著欣賞自我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講解:今班教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月餅卡片,你們想明白這些卡片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嗎?(發給幼兒每人一份,先讓幼兒觀察並大膽發言講一講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7、做游戲:(利用圖片進行二次分類)教師拿兩個紙盒做汽車,請幼兒先把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月餅裝到一輛車上,再把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月餅裝到另一輛車上,再請幼兒把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月餅分別分給兩種小動物(小貓、小兔),再把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月餅分給(小熊、小鴨)。
8、幼兒做練習:快把小豬商店的月餅裝上車,教師向幼兒交代清楚:月餅的形狀要與車身上的標志相同,再把月餅分別送到小動物的家裡。
9、將自我做的月餅帶回家。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7
一、活動主題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象徵著團圓的日子,為了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我園開展了「傳承中華文化·感受團圓美好」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走進幼兒園,通過親子活動,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
二、活動時間
第一場:上午7:30—7:50
第二場:上午(根據各班的教育活動時間來定)
第三場:上午(根據各班的戶外活動時間來定)
三、活動地點
第一場:幼兒園前院
第二場:各班級
第三場:幼兒園戶外場地
四、活動內容
第一場:中秋展板、現場體驗
(一)中秋展板內容
大班(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美食、中秋節的文化)
中班(我眼中的中秋節(主題繪畫)、中秋幼兒繪畫作品展(兔兒爺、繪制的月餅、變化的月亮(不同的形態))
小班(「我和中秋節的故事」,「團圓照」等攝影故事展)
(二)現場體驗
1、中秋知識講解(大班幼兒介紹自己班的展板)
2、現場做月餅現場猜燈謎(跟月亮、中秋文化元素有關的燈謎)
3、中秋美食展台(收集各種不同的月餅和月餅盒)
4、現場寫福卡(帶領幼兒寫出自己的祝福)
5、嫦娥姐姐體驗拍照
第二場:教學活動
中秋節活動方案(小班)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嘗,知道月餅有很多種類和口味。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一塊月餅(食堂提供)。
活動過程
一、自由觀察盤子里的月餅,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指導語:盤子里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聞起來感覺怎麼樣?
二、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有很多口味。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指導語:
①仔細看看月餅裡面是什麼樣的?
②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說說它是什麼味道的。
三、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指導語:你還吃過什麼樣的月餅,向大家介紹一下。
四、品嘗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幼兒中班中秋節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太空的探究慾望。
2、初步感受神話傳說的特點,知道神話故事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發生的事情。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已進行過認識月亮的活動。
2、材料准備:嫦娥奔月的圖片,《嫦娥奔月》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嫦娥奔月的圖片,激發欣賞故事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們道這是誰嗎?是什麼時候的人?
教師:圖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時候傳說中的人物,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來聽一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二、教師有感情地為幼兒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裡有哪些人?後羿做了一件什麼事?老道長送了他什麼東西?他是如何做的?嫦娥為什麼要吃下長生不老葯呢?她吃了以後發生了什麼?
三、接著觀看動畫片《嫦娥奔月》,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
提問: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故事?這個故事神奇在什麼地方?
四、圍繞話題,展開討論:人能夠到月亮上去嗎?
教師:後羿也想飛上月亮,他成功了嗎?
教師:現代人能夠飛到月亮上去嗎?怎麼去呢?
教師:你想飛上月亮嗎?想飛到月亮上干什呢?
小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登上月球已不再是夢想,「嫦娥一號」就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小朋友們應該從小學好本領,長大以後為祖國做貢獻!
活動延伸
在活動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中,可以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討論,或者可以藉助圖片、視頻了解衛星探月的過程。
第三場:戶外游戲(活動材料、難度要根據幼兒年齡發展需要)
技巧與平衡:巧送月餅(例如:設置障礙,傳送手圈)
力量與協調:大力吳剛(例如:推輪胎、拎水桶等)
協調與配合:嫦娥奔月(例如:接力跑、跨欄、雙腳連續跳等)
投擲活動:後羿射日(准備太陽目標)
五、活動參與人
第一場:全園師生、部分家長志願者、行政人員
第二場、第三場:全園師生
六、活動准備
(一)物質准備
1、准備音響設備播放音樂(明月幾時有等跟中秋有關的音樂)、攝像機錄制視頻、照相機拍照等。
2、燈籠(30個)、幼兒桌子(8張)、長條桌(6張)。
3、嫦娥的衣服、鞋子、頭飾、黑色KT板(6塊)、藍色KT板(6塊)、黃色KT板(3塊)、白色KT板(3塊)、彩泥、記事貼(心形各色)、紙盤子100個。
4、小蜜蜂8個
5、志願者吊牌
七、人員分工
1、總策劃與顧問:園長
2、活動總負責人:保教主任
3、現場布置:後勤主任
4、攝像攝影新聞報道:文員
5、服裝道具:資料員
6、活動組織:各年級組長
7、協助人員:各班家委(各班2人)
8、現場執勤人員:安全員、安保人員
9、安全預案:後勤主任
10、醫務應急:保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