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尋找一位80年代的央視主持人
與陳琳教授搭檔的是吳青,後來Follow me和星期日英語是彭陸陸文蘭,英籍華人。你找彭悶森文蘭的可螞悉畝能性大,她的節目給人印象深。
㈡ 央視新聞聯播,七十年代的主持人,大家還記得嗎
主持人是指具有采、播、編、控等多種業務能力。在廣播或者電視中,出場為觀眾主持固定節目的人,叫做節目主持人。
則最具有信息傳遞、收集信息量最為廣泛、也是最有國家代表性的節目之一《新聞聯播》。從早期70年代就已開播,當時的第一位(播音員)主持人:李娟。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73年被選調北京電視台。1980年中央電視台推出晚間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成為全國收視率最高名牌節目的第一批主播。
是70,80後多少人的回憶!而現在,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出現了一個另一個面孔。如今的歐陽夏丹、康輝、李梓萌等等……
經過幾十年的升級變薯則化,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央知手塌視新聞主持人的新老面孔呢,今天我就搜集了一些資料跟大家分享,以及一起去回憶往事的記憶。
以下是新聞聯播主持人名單:
李娟(出生於四川樂至)
趙忠祥(1942年1月出生於河北邢台市)
刑質斌(1947年11月出生於河北廊坊市)
羅京(1961年5月出生於北京市朝陽區)
李修平(1963年2月出生於甘肅蘭州)
張宏民(1961年3月出生於北京市海淀區)
李瑞英(1961年7月出生於河南省濮陽市)
郭志堅(1971年7月出生河北省搭圓張家口市)
王寧(1964年7月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
剛強(1976年4月出生於山西省太原市)
海霞(1972年3月出生於河南鄭州)
康輝(1972年1月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
李梓萌(1977年7月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
楊柳(1967年7月出生於山東濟南)
郎永淳(1971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
歐陽夏丹(1977年7月出生於廣西桂林市)
以上就是新聞聯播主持人的名單。不知道大家觀看之後有沒有回憶起曾經的往事,他們的年齡,樣貌,是多少人心裡的慷慨!
好了,今天就介紹到這里,感謝大家支持!
㈢ 入職《新聞聯播》的30位主播,有人已經離開,康輝成央視門面擔當
文丨希希
作為國內新聞節目的代表,央視《新聞聯播》欄目自開播以來憑借專業、准確、迅速的內容播報得到觀眾喜愛,而這么多年的製作,也讓這檔節目陪伴幾代人的成長,甚至可以說是見證了國內電視圈的興衰發展。
一檔電視節目的製作需要主持團隊以及幕後團隊的合作才能夠呈現,而相較於幕後團隊,出現在鏡頭前的主持人自然能被更多觀眾所了解。
從這個角度出發,《新聞聯播》的成長也是一批又一批年輕主持人的成長, 而在這檔被稱為門面的新聞節目中,迎來送往了30位新聞主播。
這30位主播中,有觀眾熟悉的康輝、李梓萌等人,也有一些觀眾不太熟悉的名字,比如盧靜、李娟等,但無論是在觀眾心目中留存怎樣的記憶,這些能夠出現在《新聞聯播》直播間的新聞主播,就是代表著某個時間段主流媒體的最高水準。
拋開市場知名度不談,從入職時間開始,觀眾不妨來重新認識下那些在《新聞聯播》留下痕跡的優秀主播。
這些主播的更替調整,也代表著央視主持人的一種更迭。
《新聞聯播》於1978年開播,考慮到電視機的覆蓋率以及觀眾對於電視節目的需求,當市場開始真正討論這一檔新聞節目的時候,該直播間所出現的主持面孔是 趙忠祥和李娟 。
對於前者的名字相信每一位觀眾都不會陌生,這位參與過春晚以及其他門面節目主持工作的優秀主持人,是一代觀眾對於央視主持人的記憶。
而李娟的名字對於大多數年輕觀眾來講比較陌生,作為《新聞聯播》的第一批主播,能夠被製作方邀請參與該節目的播報,足以證明其業務能力上的突出。
作為選調入職央視的主播,同時受限於節目製作的匱乏,李娟除了《新聞聯播》之外,並未參與到其他央視節目的主持工作,這也是導致她逐漸淡出觀眾視線的原因。
和李娟相同,劉佳、杜憲、盧靜、裂跡基徐笑梅、薛飛等主播的名字對於觀眾來講同樣陌生,而導致他們的存在感不夠突出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央視所參與主持的節目不夠多。
處在電視媒體發展的初期,這些年輕主播們確實很難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選擇從央視離職,而有人則逐漸淡出觀眾視線,但在《新聞聯播》這檔節目的發展史上,他們的名字不可能被忽視。
隨著第一批新聞主播淡出舞台,隨著電視媒體的發展越發蓬勃,《新聞聯播》的市佔率、收視率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在這個階段入職該欄目的新聞主播們,在觀眾熟悉度方面也得到顯著提高。
邢質斌、羅京、張宏民、李瑞英、李修平、王寧 是曾經的央視門面主播,他們為觀眾帶來穩定的內容輸出,《新聞聯播》因為這些優秀主播的出現,在節目質量方面得以保證。
這些優秀主播們也見州祥證了一位又一位年輕主播的成長,而當初那些年輕的新聞主播門,如今已經成為央視《新聞聯播》的門面擔當。
海霞、李梓萌、康輝、郭志堅相繼入職,為《新聞聯播》欄目組帶來新鮮血液。
時光荏苒,康輝臉上的稚嫩已經消失不見,現在的他成長為央視的門面擔當,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市場口碑都能夠得到觀眾認可。
再之後,郎永淳、歐陽夏丹、剛強相繼入職,《新聞聯播》主播陣容逐漸發展到觀眾熟悉的模樣。
不過目前郎永淳已經從央視離職,而歐陽夏丹也淡出《新聞聯播》的直播間,將注意力放在第一批主播的話,有人已經永遠離開觀眾。
正是這樣一批批不同的優秀主播,用相同的努力共同撐起《新聞聯播》這檔節目的門面。
老面孔的離開自然代表著新面孔的出現,潘濤、鄭麗、寶曉峰、嚴於信四人以《新聞聯播》主播身份出現在觀眾面前,代表著該節目的主播陣容再一肆謹次發生調整。
不可否認的是,未來有一天康輝、李梓萌等人同樣會告別《新聞聯播》的舞台,也會有更「新」的面孔出現在觀眾面前。
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新聞主播將自己的汗水與熱愛奉獻給節目和觀眾,觀眾又怎麼可能會忘記他們在舞台上的表現呢?
校對丨王希希
㈣ 中央新聞聯播主持人是誰
李娟,是北京廣播學院的第一批播音專業學員,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73年李娟被選調入中央電視台。1980年中央電視台推出晚間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成為全國收視率最高的名牌節日的第一批主播。從事播音工作達35年,一度是家喻戶曉的播音明星,在80年代主持《新聞聯播》期間曾多次采訪來華的外國首腦。1993年,李娟在美國出席第20屆「藝術傳播國際會議」期間,曾被知名度很高的華裔女主持人宗毓華邀請訪問了CBS電視台,受到了國際同行的歡迎。 趙忠祥,中央電視台播音指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央電視台《人與自然》主編,主持人。
在中央電視台40餘年的工作中,擔任過新聞、專題、綜藝等各類重要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播報過這一時期國內外重大新聞,1979年隨鄧小平同志訪美期間采訪卡特,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進入白宮采訪美國總統的記者。這前後隨黨與國家領導人多次出國隨同采訪報道,先後采訪過幾十位國內外政要。在綜藝節目中,曾先後主持過15屆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和國慶45周年、50周年,香港、澳門回歸等大型晚會,主持過《正大綜藝》獲好評。
積極投身於環保宣傳20餘年,尤以《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為代表欄目,這兩檔欄目都是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之一,《動物世界》已成為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欄目,為提高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與愛心,做出了貢獻。《人與自然》是宣傳環保基本國策的專題節目,1994年5月一經播出即獲得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先生贊揚,加利先生說,「希望各國電視傳媒向中國中央電視台這個節目學習。」《人與自然》是中央台黃金時段重要欄目,連續5年獲CCTV專題節目一等獎,1999年在央視調查中被觀眾評為喜愛率5個單項和一個總分全部六項第一。曾獲過五個一工程獎、政府獎、學會獎等多項大獎。其中環保獎項有1997年人大環資委授予的《中華環保世紀行》先進個人獎,1999年林業局頒發的保護野生動物《大熊貓獎》以及林業局頒發的有關專題節目的十餘個獎項。
楊柳,山東人,1989年7月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先後從事過《新聞聯播》、《晚間新聞》、《新聞三十分》等欄目的播音工作。現為央視《子午書簡》、《電視詩歌散文》等節目主持人。
羅京,198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同年到中央電視台工作,擔任《新聞聯播》播音員;曾獲國家語委、全國語音文學工作先進工作者,人事部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邢質斌,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進入央視主播新聞20多年,是《新聞聯播》節目組最老一兵,她始終保持低調的作風,端正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擲地有聲是她典型的個人播音風格。
王寧,1981年畢業於青島31中。 1983年進入青島電視台任新聞播音員。1986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1989年畢業後被選入中央電視台任新聞播音員。與央視少兒節目《大風車》主持人「金龜子」劉純燕是一家人。
李瑞英,198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1986年至今在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工作,現慧扮稿任播音組組長。1997年被聘為播音指導;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學會副會長;主持人協會前孝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曾主編《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與主持人》一書;撰寫多篇論文,其中「中國電視概論」――《中國播音學》第36章,獲教育部優秀論文獎;「從大眾傳播學看播音與主持位置」等論文受到好評。北京廣播學院兼職教授。
李修平,蘭州人,1987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1989年由甘肅電視台上調中央電視台主持《新聞聯播》及各擋新聞。
新晉主持人 康輝 李梓萌
康輝,199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同年進入CCTV新聞中心,服務至今。1994年《晚間新聞報道》改版後擔任國際新聞部分《世界報道》的首任主持人,2000年11月至2001年任《東方時空》主持人,現任早間節目《新聞早八點》主播,主任播音員。參與製作的大型節目包括:1997年香港回歸,赴港作現場報道,擔任新聞主播;1998年三峽臨時船閘開通現場報道主持人、美國空襲伊拉克特別報道主持人;1999年澳門回歸報道新聞主播,美國襲擊南聯盟特別報道主持人; 2000年大型考古發掘報道直缺逗播節目《老山漢墓探秘》主持人;2001年APEC上海年會大型直播報道主持人。
李梓萌,1996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分配到中央電視台。2000年至今,一直在中央電視台播音組。主持《文化報道》、《國際時訊》欄目。
㈤ 《新聞聯播》的歷任播音員有哪些
《新聞聯播》的歷任播音員有李娟、趙忠祥、薛飛、杜憲、楊柳、賀紅梅、羅京、李瑞英、張宏民、邢質斌、李修平、王寧、郎永淳、李梓萌、康輝、海霞、歐陽夏丹、郭志堅、剛強、潘濤。從1978年1月1日正式開播至今,新聞聯播風雨無阻,主播人也是換了一屆又一屆,按先後順序可以分為四代具體如下:
一、第一代主持人:李娟、趙忠祥
新聞聯播最早的播音員是李娟,第一位男播音員是趙忠祥,他也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端莊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擲地有聲,十分穩重。
二、第二代主持人:薛飛、杜憲、楊柳、賀紅梅、羅京、李瑞英、張宏民、邢質斌、李修平、王寧
最顯著特點是辨識度高,聲音極具特點,尤其是邢質斌和羅京的聲音,有非常高的辨識度,羅京更是被譽為「國嗓」。
三、第三代主持人:郎永淳、李梓萌、康輝、海霞
第三代最顯著特點是有活力,他們是新聞聯播2007年注入的新鮮血液,讓新聞聯播變得更有活力。
四、第四代主持人:歐陽夏丹、郭志堅、剛強、潘濤
第四代的主持人最顯著特點是親和力,比如郎永淳非常喜歡玩微博,他可能是新聞聯播主播團隊中為數不多用實名玩微博的。而歐陽夏丹最大的特點,是她頗具親和力的微笑。
(5)央視美女主持李娟圖片擴展閱讀
央視《新聞聯播》迎來新主播潘濤及其簡歷
姓名:潘濤
身份:好弊《新聞聯播》播音員
出生年份:1971年7月12日
職業:主持人
介紹:1990年,進入四川人民廣播電台播音部工作。1998年,調入上海衛視新聞部,成為東方衛視力捧的新聞主播友頃族,並擔任《每日財經》、《上海衛視》、《投資上海》的主持人。2003年,擔任東方乎橋衛視新聞欄目《城際連線》的主持人。
2008年,憑借《東方新聞(國內版)》獲得2007年度「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金話筒電視播音作品獎。2014年,獲得「2014SMG名優新播音員」優秀播音員主持人。
2016年,進入中央電視台主持《晚間新聞》節目。2020年9月10日開始主持《新聞聯播》。
㈥ 離開新聞聯播的主播都有哪些人
央視《新聞聯播》自1978年元月1日開播至今,已走過39載。王寧的告別,再次讓人矚目這一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的「門面」——《新聞聯播》主播們。除了王寧,這些年,不斷有我們熟悉的主播離開《新聞聯播》,一起來回顧一下。
已離世的主持人羅京曾經主持的節目
1961年5月29日生於北京市,197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3年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主持《新聞聯播》節目。與趙忠祥、宋世雄並稱「播音三巨頭」,播音平和、穩重、權威,氣息和共鳴水準很高。
2008年8月31日,羅京最後一次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音。9月,羅京被確診患有淋巴瘤,並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
與病魔頑強斗爭了10個月之後,2009年6月5日7時05分,羅京病情惡化,致心臟衰竭醫治無效,在北京307醫院逝世,年僅48歲。
㈦ 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一直受到關注,盤點歷任主播都有哪些
1,李梓萌
1996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後分配到中央電視台。2000年至今,任央視播音組成員。曾主持《新聞直播間》、《文化報道》態肆、《國際時訊》等欄目。2007年12月正式成為《新聞聯播》節目主播。
2,歐陽夏丹
1999~2003年8月,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2003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主持早間新聞節目《第一時間》。
2006年,租鎮獲選央視2005年度播音主持人十佳。2007年,獲得金話筒電視主持作品獎[3]。2008年,入選「中國奧運報道主持人國家隊」帆型轎,主持中央電視台奧運特別節目《全景奧運》。2009年,加盟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主持新聞節目《共同關注》。
3,郭志堅
1996年,進入北京電視台播音部擔任《北京新聞》播音員。1998年,調入中央電視台播音組,先後主持《晚間新聞報道》、《現在播報》等新聞節目。2007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新聞資訊節目《新聞30分》的主持人。
4,康輝
1993年畢業後康輝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同年任CCTV-1《晚間新聞報道》、《新聞早八點》等主播,新版《東方時空》、《午夜國際觀察》主持人。2001年起康輝任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主持《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多檔節目。
5,海霞
1993年畢業後進入央視開始主持節目《早間新聞》、《晚間新聞》,1999年起主持《現在播報》2007年起因主持《新聞聯播》被觀眾熟知,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㈧ 歷屆中央台著名播音員有哪幾位
1、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最孝備早的主播李娟
最顯著特點:莊重
新聞聯播最早的播音汪慎渣員是李娟,第一位男播音員是趙忠祥,他也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端莊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擲地有聲,十分穩重。
2、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早期的薛飛
3、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早期的杜憲
4、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早期的楊困悄柳
5、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早期的賀紅梅
6、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熟悉的羅京
7、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退居幕後李瑞英
8、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退居幕後張宏民
9、歷屆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退休邢質斌
㈨ 9月份,《新聞聯播》同時上新了哪三位新主播
9月份一個月之內,《新聞聯播》同時上新了三位新主播,分別是:潘濤、寶曉峰、嚴於信。而嚴於信還是首位85後《新聞聯播》主播。
一、潘濤
9月23日亮相《新聞聯播》的嚴於信是這個月內上新的第三位主播,對於這位85後,很多網友直呼「小鮮肉」,也有網友表示和寧澤濤長得有點像。
央視總編室微信公眾號「CCTV看點」曾刊發文章介紹嚴於信,稱其主持過《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等節目,沉穩大氣的播報風格深受大家喜愛。
(9)央視美女主持李娟圖片擴展閱讀
《新聞聯播》形象更年輕:
作為新聞媒體的旗艦品牌,《新聞聯播》可以稱為「自帶流量體質」,通過不斷升級和迭代,《橡旦新聞聯播》的形象更年輕了、話語更犀利了、態度也更親和了。從《新聞聯播》在電視端收視可以看到,青年觀眾在2020年上半年的收視增長極為驚人,中心城市的青年觀眾收消豎視同比增幅都大幅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9月份《新聞聯播》集中亮相的新主播是此前都少見的調整。此前該欄目的主持過播音員分別有趙忠祥,羅京,王寧,張宏民,康輝,郭志堅,郎永淳,剛強,李娟,邢質斌,賀紅梅,李瑞英,李修平,海霞,李梓萌,歐陽夏丹。
如今,隨著一些老播音員的離去,一副副新面孔正逐漸坐上這一被譽為中國新聞最高舞台的崗位上。
㈩ 中國有多少個人叫李娟
截止2020年3月,中國「李娟」大約有230人左右,著名李娟如下:
1、李娟(中國當代作家)
1999年開始寫作,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報紙開設專欄。2003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2011年,獲得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
2、李娟(香港配音演員)
香港國語配音演員,生於四川成都,早年移居台灣,後為香港TVB幕後配音師。《射鄭激拍雕英雄傳》包惜弱(梁婉萍 飾)、韓小瑩(前期,陳安瑩 飾)。《刑事偵緝檔案》容金枝(蘇玉華 飾)。
3、李娟(秦腔演員)
女,1968年出生,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國共鉛段產黨黨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藝術指導。
4、李娟(央視《新聞聯播》播音員)
出生於四喊羨川樂至。主持人。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73年選調入中央電視台。1993年,李娟在美國出席第20屆「藝術傳播國際會議」期間,曾被知名度很高的華裔女主持人宗毓華邀請訪問了CBS電視台。
5、李娟(越調演員)
越調藝術大師申鳳梅先生弟子,義女。曾培養出一批越調表演人才,包括王藝臻和桑藝萌兩個全國小梅花金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