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女人腹股溝紅疹梅毒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女人腹股溝紅疹梅毒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06 16:10:07

『壹』 梅毒的早期症狀圖片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m,簡稱TP)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作為一種鼎鼎大名的性病,性行為是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還有就是母嬰傳播。正常的生活接觸一般不會傳染。

人體感染TP後,會有2~4周的潛伏期,這段時間人體沒有任何錶現。

不得不說,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家人,一定要潔身自好。

『貳』 女性梅毒初期硬下疳的症狀有哪些

現在社會患上梅毒的人群越來越多,大家平時生活中應該警惕這種疾病的出現,此病的發生跟很多的因素都有關系啊。下面是我給你介紹的女性梅毒初期硬下疳的症狀,希望對你有幫助。

女性梅毒初期硬下疳的症狀

女性梅毒潛伏期一般為2-4周,一般來說女性梅毒潛伏期症狀主要是硬下疳,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女性梅毒潛伏期症狀及治療。關於梅毒圖片,專家表示女性梅毒潛伏期症狀是因人而異的,通過梅毒圖片可以看出有些人症狀比較明顯,有些人卻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不能作為判斷是不是患有梅毒的主要依據。

二期梅毒病程中可發生片狀或彌漫性脫發。一般脫發都可以自愈。二期梅毒有時會危及神經系統、骨骼或眼等器官。二期梅毒的症狀和體征是:一般持續數周後,便會自行消退,如沒有得到治療,l--2年內常可復發。

從女性梅毒的表現可以看出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危害極大的性病。梅毒臨床上將梅毒分為一期、二期和三期(晚期)梅毒。與梅毒患者發生性關系後2至3周,在生殖器或身體其他部位可出現單個或多個較硬的紅色小腫塊,不痛也不癢,表面常潰爛,醫學上稱硬下疳。此時,腹股溝等處淋巴結常腫大,這就是女性梅毒初期症狀。

女一期梅毒的症狀表現

一期梅毒主要表現為硬下疳

一期梅毒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開始在螺旋體侵入部位出現一紅色小丘疹或硬結,以後表現為糜爛,形成淺在性潰瘍,性質堅硬,不痛,呈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清楚,邊緣整齊,呈堤狀隆起,周圍繞有暗紅色浸潤,有特徵軟骨樣硬度,基底平坦,無膿液,表面附有類纖維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擠捏,可有少量漿液性滲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為重要傳染源。硬下疳大多單發,亦可見有2-3個者。以上為典型的硬下疳。

一期梅毒女性患者的症狀

女性硬下疳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陰阜,尤多見於宮頸,易於漏診。開始為一丘疹,迅速破潰成紅色小潰瘍,約1-2cm,園形,境界清楚,上附少量漿液性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硬性下疳常為單發,具有軟骨樣硬,無疼痛,如不治療,3-8周內自然消退,局部不留痕跡或輕度萎縮性疤痕。

早期梅毒如何治療

1、及早診斷:尖銳濕疣不一樣的於其他性病,具備一定的潛伏期,約為數月,一旦病情更加嚴重,醫治就顯得非常困難了,大多數生殖泌尿感染疾病的最好的醫治期為感染後的10天-1個月以內,此時病情前期,醫治難度小,拖延時間越長,醫治難度越大。

2、規范醫治:最好是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符合身體需求的診斷醫治,在確診病情的情況下,方能對症醫治,對症用葯。

3、對症用葯:在用葯上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葯,且不可自行增減葯量,以此避免發生危險,還需要以高科技手段對症施治,並治完足夠的療程,方能殺死致病細菌病毒。

4、系統一直醫治:尖銳濕疣病情的康復是需要一個一直的過程,所以在時間上也是比較漫長的,作為患者要調理好心理狀態,避免頻繁更換醫院或醫生,保證醫治的療效的延續性和系統性。

5、夫妻同治:夫妻雙方有一人患病,都要進行診治,避免交叉感染。

孕婦的梅毒治療事項

1、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婦女在孕前一定進行全面梅毒檢查

有過不潔性生活或者曾感染過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懷孕前,最好去正規醫院做全面梅毒檢測,對於那些梅毒治療完成、梅毒症狀不明顯的已婚女性也要在確定梅毒完全治癒後,才能懷孕。

梅毒檢測的項目應包括梅毒血清篩查試驗(如VSR或RPR試驗)、梅毒試驗以及FTAABS或TPHA試驗,其中的任何一種結果為陽性都需要選用淋梅清等葯物繼續進行驅梅治療。

如果梅毒孕婦在妊娠3個月檢查結果依然為陰性,則需再治療一次;如果妊娠末3個月血清學試驗為陽性,則更需要完全治療梅毒了。

2、健康孕婦妊娠期感染梅毒的治療事項

『叄』 請問 這是梅毒的皮疹還是艾滋病皮疹 或者是 別的什麼皮膚病,梅毒的皮疹一般多久能自愈謝謝

三期梅毒一般發生於感染後4~5年,開始出現皮膚粘膜晚期肉芽腫樣損害,約10~20年可侵犯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危害甚大。三期梅毒梅毒血清陽性率降低,甚至轉陰。三期梅毒傳染性較小。由於病程較長,三期梅毒的預後也較差。所以梅毒要早治,要徹底根治,就要首先預防梅毒螺旋體潛伏於體內,進而出現晚期梅毒。為什麼會出現晚期梅毒呢? 主要是由於梅毒螺旋體在人體內長期不能清除,人體出現慢性增殖性炎症反應;也由於人體無力驅梅毒於外,梅毒螺旋體進一步侵犯人體重要的組織和器官。中醫認為是由於霉瘡毒氣傷及人體正氣及肝腎之陰,正不勝邪所致。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病有一個完整的自然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四期: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個感染者都會完整的出現四期表現,但每個疾病階段的患者在臨床上都可以見到。四個時期不同的臨床表現是一個漸進的和連貫的病程發展過程。
1、答差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這個時間。HIV侵襲人體後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病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出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神經性症狀和腦膜刺激症。末梢血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時,症狀常較輕微,容易被忽略。當這種發熱等周身不適症狀出現後5周左右,血清HIV抗體可呈現陽性反應。此後,臨床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症狀的潛伏期。
2、潛伏期 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清攜皮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病臨床症狀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現在認為是2-10年。這對早期發現病人及預防都造成很大困難。
3、艾滋病前期 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關綜合症"、"淋巴結病相關綜合症"、"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艾滋病前綜合症"等。這時,病人已具備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狀較輕而已。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A.淋巴結腫大 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主要是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一般至少有兩處以上的部位,有的多達十幾處。腫大的淋巴結對一般治療無反應,常持續腫大超過半年以上。約30%的病人臨床上只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而無其他全身症狀。
B.全身症狀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症狀。約50%的病有疲倦無力及周期性低熱,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1月內多於5次。約1/3的病人體重減輕10%以上,這種體重減輕不能單純用發熱解釋,補充足夠的熱量也不能控制這種體重減輕。有的病人頭痛、抑鬱或焦慮,有的出現感覺神經末梢病變,可能與病毒侵犯神經系統有關,有的可出現反應性精神紊亂。3/4的病人可出現脾腫大。
C、各種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和全身症狀外,患者經常出現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復感染會加速病情的發展,使疾病進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約有半數病人有比較嚴重的腳癬,通常是單側的,對局部治療缺乏有效的反應,病人的腋窩和腹股溝部位常發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皰性膿庖瘡,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負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發生尖銳濕疣和尋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單純皰疹和胸部帶狀皰疹的發生率也較正常人群明顯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當常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糜爛、充血、有乳酪狀覆蓋物。
其他常見的感染有非鏈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竇炎和腸道寄生蟲感染。許多病人排便次數增多,變稀、帶有黏液。可能與直腸炎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腸道的侵襲有關。此外,口腔可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診斷艾滋病的重要線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學者稱其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隱喚染的最終階段。此期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
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
發生各種惡性腫瘤。
艾滋病的終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潰,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症,直至死亡。

『肆』 染上梅毒有什麼症狀應怎麼辨別

感染梅毒後,根據梅毒的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症狀。早期梅毒患者可出現外生殖器無痛性潰瘍,相應區域淋巴結腫大,甚至出現梅毒皮疹。梅毒晚期可出現神經系統損傷和眼部損傷。

三、梅毒的並發症

孕婦可使胎兒感染梅毒,引起死胎、流產、早產,嬰兒先天性梅毒,嚴重危害婦女兒童健康。梅毒螺旋體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腦膜血管病、脊柱結核和麻痹性痴呆。侵犯心血管系統可導致主動脈炎症、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瘤等。嚴重的病例會導致死亡。梅毒螺旋體損害骨骼、眼睛、呼吸道, 消化道和其他系統,造成組織和器官的破壞、功能喪失,嚴重者甚至致殘或其他的不良後果。梅毒的流行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因為生病,勞動力流失,社會負擔加重。梅毒也會影響家庭穩定。

『伍』 梅毒的早期症狀圖片怎麼辨別梅毒

梅毒一般多數生長在私處,這種病最大的特點就是癢,然後你又不好意思去抓,也是一個尷尬病,其實梅毒這種病,早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不過他們叫法不一樣。

古人稱為花柳病,楊梅瘡,穢瘡等,有很多人認為這種病是葡萄牙艦隊將梅毒帶到了印度,後來又因為我國經常性的和印度國經商,所以就傳入了我國,早在1505年就在廣東發現了首次梅毒病例

預防方面,遵守道德規范,嚴禁淫亂,避免不潔性行為,女性梅毒思者在徹底治癒前應避免妊娠。3個月內凡接觸過傳染性梅毒的性侶應予檢查,必要時按早期梅毒進行治療,治療方面一定要早發現,早診治,一般葯物是用長效青黴素,一般梅毒也是能治療控制的。

『陸』 梅毒疹圖片是怎麼樣的

深圳建國泌尿外科醫院的專家說:梅毒疹是發生在二期梅毒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梅毒已經算是中晚期了,患者出現梅毒疹圖片類似症狀時,可採用中西醫基因免疫療法,通過分子生物基因檢測和奧林巴斯電子顯微鏡等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全套細菌培養系統與葯物敏感試驗等。 梅毒疹發生在梅毒二期,梅毒疹圖片如下:深圳建國泌尿外科醫院特別展出梅毒疹圖片方便大家清楚的認識!專家提醒,出現梅毒疹這段時期稱之為梅毒疹第二潛伏期,在此期間里梅毒螺旋體便由局部病損進入血液,從而播散到全身各處。 梅毒疹圖片 梅毒疹圖片可視:二期梅毒的病變主要發生於皮膚粘膜上,也可伴發皮膚附件損害(如脫發)。在出現皮膚、粘膜損害之前,往往先出現輕重不同的前驅症狀,如發熱、頭痛、骨痛、神經痛及食慾不振等,待皮疹出現後,上述前驅症狀即漸消失。 梅毒疹的臨床分期及表現:梅毒疹在臨床上分為3期,即一期梅毒疹、二期梅毒疹、三期梅毒疹。一期梅毒疹、二期梅毒疹又稱早期梅毒疹,三期梅毒疹是晚期梅毒疹。一期梅毒疹是梅毒螺旋體侵犯局部,引起的局部炎性反應,此時治療梅毒疹效果最佳。二期梅毒疹是梅毒螺旋體通過皮膚、粘膜及淋巴進入血液,在血液中繁殖,發於皮膚的較嚴重梅毒,此時治療梅毒疹也可達到痊癒。三期梅毒疹是晚期梅毒,由於梅毒螺旋體侵犯血管、神經、骨骼、關節,引起十分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深圳男科醫院

『柒』 這是梅毒嘛

梅毒 由衫明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性傳播疾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時隱時顯,病程可持續很長,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膚及粘膜,晚期可侵犯心臟血管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妊娠期間,患梅毒的孕婦還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或先天梅毒兒。 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於明朝末年傳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梅毒在中國曾廣泛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積極防治,至60年代初,中國大陸已基本消滅了梅毒。80年代以來.梅毒在中國部分地區再度流行,並逐漸蔓延。 病原體梅毒的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足小而纖細的螺旋狀微生物,長約6~15微米(平均8微米),直徑0.09~0.18微米,具有8~12個螺旋,因其與透明液體有相似之折光力,故又稱為蒼白螺旋體。此種螺旋體用一般染色方法不易被染色,因此普通顯微鏡很難看到。常用暗視野顯微鏡榆查,可觀察其運動形態。其運動有3種方式,具有特徵性:①圍繞長軸旋轉並前後移動。②呈螺旋圈樣伸縮前進。③全身彎曲如蛇行,而以圍繞長軸旋轉為常見。電鏡下,螺旋體呈粗細不等、著色不勻的蛇狀,前端有數根鞭毛樣細纖維束伸人胞漿內,以維持螺旋體的彈性,並具有屈曲與收縮功能,原漿內含有l~2個球狀深色顆粒。梅毒螺旋體體外培養較困難,但可以動物接種,建立動物模型,常用動物為家兔。梅毒螺旋體在體外不易生存,煮沸、乾燥、用肥皂水及一般消毒劑均易將其殺死,如用l%。升汞液15分鍾可殺死,用1:20甲醛液5分鍾可殺死。在潮濕的器具或毛巾中梅毒螺旋體可生活數小時。其最適生存溫度為37℃,4I℃可生活2小時,48℃可生活半小時,100℃立即死亡。對寒冷抵抗力大、0℃可生活48小時;梅毒病損的切除標本置冰箱內,1周後仍可致病;在零下78℃,雖經數年仍可保持其形態、活力及毒性。 傳染途徑梅毒的傳染源是梅毒患者,其傳染途徑有三:①性接觸。這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約佔95%以上。未經治療的病人在感染後第1年內傳染性最大,因為患者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表面有大量梅毒螺旋體,極易通過性接觸使對方受到感染。隨著病期延長,傳染性越來越小。②胎傳。患梅毒的孕婦在妊娠期內,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及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傳染給胎兒,引起宮內感染,多發生在妊娠4個月以後。一般認為,孕後的前16周,胎盤絨毛膜有兩層細胞,即合體細胞及細胞滋養細胞,梅毒螺旋體不能穿越此層;孕16周後細胞滋養細胞減少,並逐漸萎縮,至24周後完全退化,梅毒螺旋體則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但最近國外研究發現,在妊娠7周時,梅毒螺旋體即可通過絨毛,由於胎兒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所以對感染不發生反應。此外,未經治療的患梅毒的婦女,病期2年以上者,通過性接觸的傳染性已較小,但妊娠時仍可傳染給胎兒。③少數可通過性接觸以外的途徑傳染,如接吻、哺乳等。患者的唾液、精液及乳汁也有一定傳染性。其次為間接接觸傳染,如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褲、被褥、毛巾、食具、牙刷、口琴、剃刀、煙嘴、便桶及未嚴格消毒的器械等均可作為媒介而導致傳染,但機會極少。輸入患者血液也可被傳染。 免疫性人類對梅毒無先天免疫力,也無疫苗人工免疫方法,僅能在感染後產生感染性免疫。硬下疳發生後即產生免疫性,二期梅毒時免疫性達頂點,此時梅毒血清反應常為強陽性,以後逐漸減低,這並不反映機體對梅毒螺旋體抵抗力的程度,因為已完全治癒的病人可以再感染。感染梅毒螺旋體後,最早的體液免疫反應系產生M型免疫球蛋白型特異性抗體,梅毒螺旋體消失不久M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也隨之消失。一般感染後第2周即可從血清中測出,早期梅毒充分治療3個月後或晚期梅毒治療1年後大部分病人M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可消失,再感染時又出現.故M型免疫或枝告球蛋白型抗體的存在是活動性梅毒的表現。G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一般感染後第4周可測出,梅毒螺旋體消失後很長時間,G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仍可通過記憶細胞的作用繼續產生。如治療過程中,正常免疫功能受到影響或免疫失調,則記憶細胞使體液中的抗體無限期產生,甚至終生在血清中可測出,因此不便觀察療效或判定再感染及復發等。G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還可通過胎盤,M型免疫球蛋白型抗體不能通過胎盤,在新生兒血清中測出M免疫球蛋白型搭喚抗體是宮內感染的有力證據,可及時對先天梅毒診斷及治療。 症狀梅毒是多系統受侵犯的疾病,症狀多平樣。由於螺旋體的活性及人體抵抗力間的相互關系表現為顯發症狀與潛伏狀態交替出現。症狀的輕重、發病時間的早晚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自然痊癒。根據其發展經過,一般分三期。 一期及二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表面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大,又稱為早期梅毒。三期皮膚粘膜梅毒、心臟血管系統梅毒及神經系統梅毒對他人傳染性小,對自身危害性大,又稱為晚期梅毒。 梅毒的三個分期是未經特殊治療的病人的模式病程,這種典型病程不是在每個病人身上都能見到。由於機體反應與治療情況不同,每個病人的病變過程不盡相同,因此在臨床上常可見到各種各樣的非典型病程。 後天梅毒又稱獲得性梅毒。多經性接觸傳染。 一期梅毒:主要症狀為硬下疳及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硬下疳是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內的第一個症狀。從不潔性交到發生皮損一般經過2~4周潛伏期,也有短於1周或長達1~2月者。大部分發生於生殖部位。男性多發生於龜頭、冠狀溝、陰莖、包皮或尿道外口等部位,男性同性戀則常見於肛門、肛管或直腸;女性多在大小陰唇或子宮頸等。少數發生於生殖器以外部位,如陰阜、陰囊、口唇、舌、乳房等。初期常為單個紅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漸擴大、隆起成圓形或橢圓形硬結,邊界清楚,直徑1~2厘米,觸之有軟骨樣硬度;中心很快糜爛或形成淺潰瘍,基底為干凈肉芽組織,有少量漿性分泌物,有時為偽膜狀,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無明顯疼痛。,未經治療可在3~6周內自然消退,遺留淺表疤痕。妊娠期,由於生殖器官血管擴張,血液充盈,組織松軟,故此時硬下疳造成的損害較其他時期更明顯。 硬下疳發生後2周左右,區域性淋巴結出現腫大,單側或雙側發生,以腹股溝淋巴結最常見。梅毒螺旋體常侵犯多個淋巴結,為豌豆至蠶豆大,中等硬度,可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不破潰,亦無疼痛或壓痛。穿刺淋巴結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淋巴結消退常較硬下疳癒合晚約1~2個月。 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螺旋體由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引起多處病灶。此期稱二期梅毒。一般發生在感染後7~10周或硬下疳出現後6~8周。 ①二期梅毒的皮膚粘膜損害。80%~95%的病人可發生,其特點是皮疹分布廣泛且對稱,疹型多種多樣,其發生與發展均徐緩,破壞性小,消退後一般不留痕跡,並無功能障礙,其客觀症狀明顯而主觀症狀輕微,傳染性強;不經治療,持續數周或2~3個月後可自行消退。皮疹形態以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性斑丘疹為主,身體虛弱者可有毛囊疹或膿皰疹等。手掌及足跖易見暗紅斑及鱗屑性斑丘疹是其特點。唇、頰、舌及齒齦粘膜可見粘膜斑,呈圓形或橢圓形之糜爛面,直徑0.2~1.0厘米,基底紅潤,表面有滲出液或形成灰白色薄膜覆蓋,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另於咽、上齶、舌、扁桃體也可發生粘膜炎,表現粘膜紅腫、糜爛及滲出物,局部有干痛感覺。如損害發生於喉部,可有聲嘶或失音。在易受摩擦之皺襞及潮濕部位,表現為濕丘疹,表面摩擦後糜爛、融合成扁豆大或更大之無蒂小塊,表面平坦、濕潤,有時呈疣狀或乳頭狀,有多量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甚大,稱為扁平濕疣。好發生於大小陰唇問、包皮內、肛門周圍及會陰,少數可發生於腋窩、乳房下、股內側及趾間等。 ②二期梅毒的其他損害。梅毒性脫發,好發於頭頂、枕部及顳部,呈稀疏脫發,邊界不清,尤如蟲蝕狀:骨關節梅毒,可發生骨膜炎及關節炎,晚上及休息時疼痛較重,白天及活動時疼痛較輕;眼梅毒,可發生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神經炎及視網膜炎等,還可發生神經梅毒、肝梅毒或胃梅毒等。 ③二期梅毒前驅症狀。二期梅毒發疹前,部分病人(女性50%左右,男性25%左右)出現輕重不等的發熱、頭痛、骨關節酸痛,肝、脾及全身表淺淋巴結腫大,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一般3~5日好轉,病人常不注意或誤認為是其他病。 ④二期復發梅毒。因抗梅毒治療劑量不足或患者免疫力降低,二期損害消退後又重新出現新的皮疹,皮疹形態與二期顯發疹大體相似,但皮疹數14少,破壞性較大,分布局限、群集,可自中央自行消退,邊緣又起新疹,呈環形、弧形、匐行形或花瓣形。也可眼、骨及內臟損害復發。一般發生在感染後6月至2年內。 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後,約有1/3的患者發生各種晚期症狀。可侵犯全身各臟器,以皮膚、粘膜損害為最常見。 ①三期皮膚粘膜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2年以的患者。特點:損害面積小,不對稱,但破壞性大,愈後遺留萎縮性疤痕,損害部位不易查到梅毒螺旋體;自覺症狀輕微,客觀症狀較重;不經治療,其損害經數月到數年也可自行癒合。損害形態分3種:第一種為結節性梅毒疹,為豆大結節集簇排列,常一端吸收自愈,另端出現新的結節,呈匐行性,形似環狀、多環狀或馬蹄形;可自然消退遺留萎縮斑,或壞死形成淺潰瘍,愈後留疤痕。常見於面部、四肢伸側、肩胛等處。第二種為樹膠腫,為皮下深在性結節,逐漸增大形成浸潤性斑塊,中心軟化發生潰瘍,呈穿鑿性,流出粘稠的壞死組織及膿液,癒合後遺留大塊萎縮性疤痕。全身各處均可發生,尤以小腿為多,常單發,外傷可為誘因。發生於上齶及鼻中隔粘膜的樹膠腫可侵犯骨膜及骨質,出現上齶、鼻中隔穿孔及馬鞍鼻。第三種為近關節結節,又稱梅毒性纖維瘤,為無痛性、生長緩慢的皮下纖維性結節,豌豆至核桃大,圓形或卵圓形,質堅硬,3~5個聚集,不活動,表皮正常,從不破潰,如不治療可持續數年不消退,抗梅毒治療後可消退。結節中可查到梅毒螺旋體。其好發於易受摩擦的大關節附近,如肘、膝、髖關節等處,常對稱存在。 ②三期骨梅毒。一般在感染後5~20年,長骨部出現骨炎及骨膜炎,顱骨、鼻骨、骨盆及肩胛骨等出現樹膠腫,分布局限,不對稱,疼痛較二期骨梅毒輕微。 ③心血管梅毒。常發生於感染梅毒後15~25年,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時發生較多,其發生率10%左右。發病年齡35~55歲,男性多於女性。基本病理變化為梅毒性主動脈炎,常見病變部位為升主動脈,次為主動脈弓。螺旋體經血流侵入主動脈的滋養血管,引起慢性炎症,發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導致動脈壁中層肌纖維及彈力纖維壞死,繼而形成瘢痕。病變累及主動脈環使瓣環擴大,發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最後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病變延及冠狀動脈口出現冠狀動脈口狹窄,表現為心絞痛,嚴重時發生心肌梗死。另外,由於主動脈中層肌肉及彈力組織壞死,主動脈壁失去彈性,出現主動脈瘤,患者可因主動脈瘤破裂而猝死。 ④神經梅毒。未經治療的梅毒患者,約8%~10%出現神經梅毒,多發生於感染後10~20年,男性多於女性。臨床上常見脊髓癆及麻痹性痴呆。 脊髓癆的病理基礎為脊髓後神經根及後索發生梅毒性炎症,繼發神經和脊髓的變化,病變部位多在腰部。常見症狀為感覺異常,如蟻行感和閃電樣痛;由於下肢感覺缺損,出現共濟失調,行走時似踏棉花感,肌張力減弱,深淺感覺均可減退或消失。皮膚、肌肉、骨和關節可發生營養性改變,如足底出現穿通性潰瘍。病變波及交感神經,在受控部位因血管舒張和神經支配失控可出現危象,如胃、腸發生劇痛和功能障礙。支配眼瞳孔的神經受刺激而發生阿羅瞳孔征(即瞳孔縮小,不正形,不等大,調節反射存在,對光反射消失)。當骶段脊髓後根受損時,可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如排尿困難、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等。尚可有生殖機能減退,如性慾減退、陽痿等。嚴重病例可發生視神經萎縮,初為一側,以後另一側也發生,導致雙目失明。 麻痹性痴呆系梅毒螺旋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腦膜腦炎,表現為多種精神症狀及神經症狀。精神症狀為自大狂、狂躁、抑鬱和痴獃等。神經症狀為阿羅瞳孔征、語言書寫障礙、震顫、腱反射亢進和痙小便失禁等。 此外,還可發生梅毒性腦膜炎、腦和脊髓的血管梅毒等。 先天梅毒又稱胎傳梅毒。系母體的梅毒螺旋體經血流透過胎盤而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的各種病變,因此不發生一期梅毒損害。患者的母親必須是梅毒患者。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分為早期先天梅毒及晚期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生後兩歲以內發病。全身症狀:皮膚鬆弛蒼白,有皺紋如老人貌,體重增長緩慢,哭聲低弱嘶啞,常伴低熱、貧血、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及脫發等。皮膚粘膜損害為最常見,其形態如斑丘疹、丘疹、水皰或大皰、膿皰等,與後天梅毒的二期皮疹相似,但也有相異之處,即好發手掌、足跖及腔洞周圍;在口角、鼻孔、肛周可發生線狀皸裂性損害,愈後成為特徵性放射狀瘢痕;在外陰及肛門可發生糜爛,類似扁平濕疣損害。梅毒性鼻炎為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可因流涕、鼻塞致哺乳困難。喉炎造成聲音嘶啞。還可發生骨軟骨炎、骨膜炎、甲溝炎及甲床炎等。如新生兒有一期梅毒(硬下疳)發生,則為分娩時通過有梅毒病損的產道感染所致。 晚期先天梅毒:生後兩歲以上發病。其損害性質與後天梅毒的三期損害相似,表現為對皮膚、粘膜、骨骼及內臟等的損害。眼部病變最多,佔80%左右,豐要為問質性角膜炎,其次為脈絡膜炎等。其他病變如神經性耳聾、肝脾腫大、關節積液、脛骨骨膜炎、指炎、鼻粘膜及上齶樹膠腫等。另一種損害為早期病變遺留的痕跡,已無活動性,但具有特徵性。如馬鞍鼻、口周圍皮膚放射狀瘢痕、前額圓凸、胸鎖骨關節骨質增厚、脛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狀、恆齒病變為哈欽森氏牙(上門齒游離緣中央呈半月形切跡,門齒邊緣呈桶狀,前後徑增寬)及桑葚狀臼齒(下頜第一臼齒咬合面4個牙尖凸起並向中心部聚集,、形似桑葚,故得名)。 妊娠梅毒孕期發牛或發現的活動性梅毒或潛伏梅毒。妊娠對梅毒的影響:梅毒損害較輕,發生晚期梅毒及復發機會較少。可能受雌激素影響有關。梅毒對妊娠的影響:發生流產(4個月後)、早產、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兒,僅有1/6機會分娩健康兒。但也有一種特殊現象,即未經治療的梅毒孕婦,在其多次妊娠後,嬰兒有漸趨正常的趨勢。這只是一般趨勢而已,不能因此放鬆對梅毒孕婦的治療。 潛伏梅毒感染梅毒後經過一定的活動期,由於機體免疫性增強或不規則治療的影響,症狀暫時消退,但未完全治癒,梅毒血清反應仍陽性,腦脊液檢查正常,此階段稱為潛伏梅毒。感染兩年以內者稱早期潛伏梅毒,因尚有20%左右病人可發生;二期復發梅毒的可能性,故應視為仍有傳染性。感染兩年以上者稱晚期潛伏梅毒,其傳染性較小,但15%~20%可發生心血管或神經梅毒,15%左右可發生三期皮膚、粘膜或骨骼梅毒。患潛伏梅毒的孕婦,仍有發生先天梅毒兒的可能。. 診斷為明確診斷,應詢問有無不潔性交史,曾否發生一期、二期、三期梅毒性皮疹史,婦女患者有無流產、早產、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兒史,配偶有無梅毒病史及既往治療史等。疑為先天梅毒時,應詢問其生母有無梅毒病史。需做全身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早期梅毒應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蒼白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應作為診斷梅毒的常規檢查,必要時進行腦脊液及組織病理檢查。根據上述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慎重做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主要有兩個方面。①暗視野顯微鱗榆杏。採取硬下疳、扁平濕疣滲出液,淋巴結穿刺液,早期先天梅毒皮損水皰液,粘膜損害分泌物,臍靜脈內膜組織等檢查梅毒螺旋體,根據其運動形態可與其他螺旋體相鑒別。②梅毒血清試驗c,根據所用抗原不同分為兩類:第一類為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和血清不需加熱的反應素試驗。這類試驗系檢測血清中的反應素,其敏感性高,特異性低,操作簡便,可作為常規檢查及大量人群篩選時用;可做定量試驗,用於療效觀察,判定復發或再感染,鑒別先天梅毒與被動反應素血症等。其缺點為可出現假陽性反應,也可發生於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但陽性率低,一般在1:8以下,數周至6月內可陰轉。第二類為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包括: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這類試驗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可作證實試驗。但檢測的是抗梅毒螺旋體G型免疫球蛋白抗體,即使患者經足量抗梅毒治療,血清反應仍保持陽性,因此不用於療效觀察等。 鑒別診斷陰部、肛門有皮損者應與軟下疳、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等鑒別,全身皮膚有損害者應與銀屑病、玫瑰糠疹、多形性紅斑、葯疹等鑒別。 治療診斷明確後,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劑量必須足夠,療程必須規則,治療後要追蹤觀察,對傳染源及性伴侶同時進行檢查和治療。①治療方案。按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梅毒診斷標准及處理原則》執行。首選葯物為青黴素,該葯是當前殺滅梅毒螺旋體最有效的葯,尚未發現有抗葯者。苄星青黴素是治療梅毒最佳葯物,其次為普魯卡因青黴素。(見梅毒治療葯)②療後觀察。梅毒患者經足量規則治療後還應定期觀察,包括全身體檢及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或血清不需加熱的反應素試驗,以了解是否治癒或復發。早期梅毒治療後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以後每半年復查一次,連續2年。如血清反應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滴定度升高4倍(如由1:2升為1:8)屬於血清復發,或有症狀復發,均應劑量加倍復治。晚期梅毒療後復查同早期梅毒,但應連續觀察3年。妊娠梅毒治療後,分娩前每月復查梅毒血清反應,分娩後觀察同其他梅毒,但所生嬰兒要觀察到血清陰性為止。 預防主要預防措施有以下3項:①隔離、治療傳染源。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傳染源,早期發現、早期治癒患者是消滅傳染源的根本辦法。②切斷傳染途徑。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直接傳染,因此應有良好的性道德觀,嚴格一夫一妻的性生活,注意個人衛生、潔身自愛等。如一方已感染梅毒,應勸對方到醫院檢查,雙方同時隔離治療。③保護第二代。尚無疫苗進行人工免疫,故應加強婚前及產前檢查。如發現患了梅毒,治癒後才能結婚;婚後感染梅毒,治癒後才能懷孕;如懷孕後才發現感染梅毒,應在妊娠早期積極治療,防止傳染胎兒及嬰兒。建議醫院就診

『捌』 請問下這是梅毒的症狀嘛

  • 梅毒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為硬下疳、梅毒疹、扁平濕疣、梅毒性脫發等。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其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胎盤、直接接觸及間接接觸傳播。

  • 症狀

    臨床上一般將梅毒分為獲得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先天梅毒幾種類型,具體如下。

    獲得性梅毒

  • 一期梅毒:主要表現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結炎。感染梅毒螺旋體平均3周,首先會在接觸部位出現暗紅色斑疹,隨後變成梧桐的丘疹,逐漸增大並形成潰瘍,大約1周後形成典型的硬下疳。硬下疳好發於外生殖器,直徑1-2cm,呈圓形或橢圓形淺潰瘍,界限清楚,邊緣略隆起,瘡面清潔,無明顯疼痛或觸痛。硬下疳出現1周內,大部分患者出現硬化性淋巴困拆結炎,主要累及單側腹股溝或患處附近的淋巴結,受累淋巴結明顯腫大、無痛、質硬、相互孤立、表面無紅腫破潰。

  • 二期梅毒

  • 1、梅毒疹:表現為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疹、毛囊疹或膿皰疹等。斑疹為二期梅毒最早期表現,為淡紅或玫瑰色圓形斑疹,發生於硬下疳後6-8周,分布於軀干、四肢屈側,數天後可消退。斑丘疹表現為略隆起,對稱分布在全身各處,也常散布於掌跖部位,呈火腿色,邊界清楚,不相融合,不痛不癢,為二期梅毒疹的一種特徵性表現。丘疹出現稍晚,陸蔽常見大丘疹性梅毒疹,直徑2-5cm,或更大如豆粒大小,表面光滑,呈孤立的銅紅色或牛肉色堅實丘疹,常對稱分布與面部、軀干及四肢尤其臂部屈汪悉棗側,可自然消失,但消失較慢。

2、扁平濕疣:好發於外生殖器及肛門附近,皮膚損害柔軟而隆起,表面滑潤,呈褐紅色,或因浸漬而蒼白,常因摩擦而糜爛,有的潰破形成淺潰瘍。

3、梅毒性禿發:患者的頭發一片片不規則脫落,因此頭發不整齊呈蟲蝕狀,甚至可累及眉毛、胡須、腋毛及陰毛等處。

4、黏膜損害:損害表現為表淺的糜爛斑,多見於口腔、鼻腔或生殖器黏膜等部位。

  • 三期梅毒:主要出現結節型梅毒疹、梅毒性樹膠腫及各系統損害。

  • 1、結節型梅毒疹:最常出現在上肢伸側及軀干,尤其是背部,呈紅褐色圓形堅實丘疹或結節,表面可脫屑或壞死潰瘍,無自覺症狀。

    2、梅毒性樹膠腫: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皮損初起常為皮下結節,逐漸增大和發生潰瘍,潰瘍內因有壞死組織而有腐臭味,愈後形成萎縮性瘢痕。

    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分為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先天潛伏梅毒,特點是不發生硬下疳,早期病變較後天性梅毒重,骨骼及感覺器官受累多而心血管受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