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美女圖的工筆畫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美女圖的工筆畫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26 17:31:24

① 求期刊《山海經》作封面的那種美女圖

到這里搜:古典友老美女

http://image..com/

絕對能納笑搜到一大堆你要的圖好茄升片,慢慢挑吧.呵呵

② 怎麼畫仕女圖呢,如何起筆

如何畫仕女圖,即工筆畫古裝人物


分步閱讀

會畫國畫的女人,總是精緻又優雅,高貴如鑽石,讓人仰慕而珍惜。

如果你想學習國畫,零基礎,照我的方法就可以畫出唯美的仕女圖了!!

五分鍾閱讀文章,一小時繪畫,仕女圖完成!

唯美如仕女圖,她們總是楊柳細腰,香眼桃腮,朱紅的小嘴彷彿滴出鮮血,現在你腦子里已經有她們的模樣了,那麼我們開始吧!

工具/原料

毛筆

國畫顏料(有基本顏色即可)

調色盤

紙張

方法/步驟

准備好一卷國畫紙,裁剪成你喜歡的大小吧。如果你想要不同的形狀,圓形和扇子形都很別致哦。


描線 。下載一張仕女圖圖片,或買一本書,把仕女圖描下來!下圖是小編自己描的哦,給親做參考。(可以先用鉛筆畫,再用毛筆蘸墨描一遍。描的時候,要全神貫注,一氣呵成,控制好水分。)


分染。你一定在想這么快就到染色啦,沒錯,就是這么容易!用淡漠對頭發反復染色,由淺入深,一定到自然哦


統染。依據皮膚,服飾,背景,由淺入深,多次渲染。控制好整個圖的基調。然後注意把衣服的轉折處重點染色,會為你的水墨畫增色不少。這樣大體就完成了。

調整。所有的顏色都塗好了,細節也畫完整了。現在對眉眼,手鐲等,進行進一步刻畫,讓它們成為你的畫里的亮點!


來自網路經驗


仕女圖亦稱「仕女畫」,是以中國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繪畫。一種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畫面以仕女為主題。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宋元時期仕女圖較為罕見,這與當時花鳥畫盛行有很大的關系。

明清時期是仕女圖[1]的發展時期。明代早期由於當時青花原料的限制,仕女圖並不多見。明中期的仕女圖多反映貴族婦女的生活,雖然為數不多,卻對後來仕女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成化朝仕女雖不甚精細,但頗有古意。明晚期仕女圖大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現狀。清代仕女圖尤為盛行,但歷朝風格各不相同,如順治仕女的衣帶飄然,康熙仕女的妙筆傳神,乾隆仕女的精細寫照,無不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


③ 如何畫古代手繪美女

photoshop教程手繪美女步驟

  1. 打開線稿拖到PS,復制一層,正片疊底,在線兩層之間新建一層填充背景色,顏色最好不用白色,因為膚色比較淺在白色背景上容易看不見。


④ 封面是褐粉色的,上面還有一個工筆畫的美女圖,說得是中國古代皇後後妃的,是什麼書

《後宮-----中國歷代皇後正傳》99%就是這個了 這本書上面褲運就有工筆畫美女圖 而且顏色和你說的差不多 我看過都是介紹歷代後妃的 非常不錯的銀頃一本書胡搏梁 你很有眼光嘛

⑤ 【手機攝影】喜歡古風照片教你用手機處理出工筆畫風格的照片

我們形容一個人美

通常會說  「像是從畫里走出來的」。

而有一個80後的攝影師

從他鏡頭下出來的人都古典的宛若畫中仙

他叫孫郡, 他用相機寫詩,用鏡頭製造一個個古典的夢。

他把工筆畫技法運用到攝影中,開創了中國「新文人畫攝影」

那些占據時尚圈娛樂圈頭條的明星

在他的鏡頭下擁有了山水畫般的意境

如同絹上的美人

幽深唯美而又引人入勝

孫郡是我很喜歡的攝影師

有一天心血來潮想要嘗試用手機能不能處理出類似的風格

於是就摸索出了這個教程

先上個對比圖

(所有圖片點擊查看更清晰哦)

↓↓↓

我們要用的軟體是:Picsart

↓↓↓

把圖片導入Picsart,然後選擇工具——自由剪輯——開始摳圖

摳圖的步驟和之前歲謹證件照的那一篇一樣

我們把需要的部分塗抹出來以作保留

Picsart會自動識別接近的顏色,選擇一個淺色主色調作為背景

第二步:建圖層加素材

從你的相冊里添加一張宣紙素材乎銀基(提前找好的素材)

然後選擇混合疊加模式——正片疊底模式

第三步:編輯圖像

如果你認為前兩步的效果已經不錯,就可以直接保存圖像了

如果你還想在調整一下色調

就可以選擇編輯圖像直接進入編輯頁面

還推薦一個濾鏡,藝術效果的Fattal 2,一個筆觸質感的濾鏡

快點用起來吧~

再放兩個案列

↓↓↓

當然你可能搏彎要問,只有古裝才能做嗎?

那也不一定哦,只要你喜歡,什麼裝都行,哈哈

其實更重要的是這個功能,也可以處理別的風格

關鍵就看你怎麼用啦

好像黑白色調也不錯,水墨畫的趕腳~

我盡量寫得簡單明了,希望大家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好啦,如果對你有用,記得點贊么么噠

⑥ 黃東雷的個人作品

2011年7月27日古畫王子黃東雷在濟南大明湖公園實地創作國畫《明湖全景圖》,作品採用六尺整張(180cm*98cm)巨幅尺寸指棚,濟南電視台記者為此專唯搏程趕赴大明湖公園作了獨家專訪,並於2011年7月30日和31日在其新聞頻道專題播出。自2011年8月17日起黃東雷國畫作品《明湖全景圖》、《四面荷花三面柳》又相繼選入山東齊魯電視台《拉呱》新聞節目。黃東雷作品《四面荷花三面柳》懸掛於直播室屏幕的左上角,《明湖全景圖》作為新聞窗口的背景圖案移動展現。2011年8月18日在《拉呱》新聞節目報道了對黃東雷的采訪片段及其國畫代表作品《西遊記十大美女》、《明湖全景圖》、《歷代濟南之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
黃東雷在其2007濟南新世界商城大禹美術館「山水之魂」個人大型書畫展上,將巨幅通屏國畫《山水之魂》與其姊妹篇《山水之魅》設為書畫展的主題畫作。作品既有古代畫作之韻味,又有現代畫派之創新。其後,又將代表作《山水之魂》發表在2007.10期《學術理論與探索》雜志。
古畫王子黃東雷巨幅國畫作品《雪夜靈岩》、《與爾同銷萬古愁》,該作品系作者為山東濟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靈岩寺所作。作品為六尺整張(180cm*100cm),其右上角用毛體草書題款,其它部位用傳統水墨畫的手法繪制出靈岩山雪景山水。
黃東雷巨幅國畫作品《北國風光》,該作品系作者為詩詞《沁園春 雪》配作。作品為六尺整張(180cm*100cm),其右上角用毛體草書書寫全部詞作,其它部位用傳統水墨畫的手法繪制出中國北方的雪景山水。

黃東雷於2010年2月1日至4月21日創作完成經典工筆畫作品《楊貴妃十大美圖》,十幅工筆畫作品均為四尺整張尺寸(65cm*135cm),每幅作品介紹如下:
1楊門佳麗: 黃東雷的人物工筆畫,在其擅長的畫種中,可說是最為成熟的畫種之一。繪畫之物象情態神色俱若自然,筆韻高潔。圖中繪出玉環十歲時作了其叔的養女。並在洛陽學會了音樂歌舞、著唐裝,人物身形飽滿,姿態優雅、動作迷人,形象刻畫細微、生動。
2壽王情侶: 繪制楊玉環隨年齡的增長變得楚楚動人、如花似玉,引起了上流社會的關注,作品進一步發展並形成詩、書、畫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
3幽情難述: 繪畫中的貴妃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衣帶飄揚,神情婉轉。畫幅上有題寫字句:「兩相歡悅成就一段深情只留王子憾首痛泣,竟無人說。開元二十七年新春遊宴時唐玄宗對楊玉環陷入了瘋狂的單相思。」
4醉酒迷花: 此圖表現公元745年玄宗把楊玉環正式冊立為自己的皇妃。畫中線描疏密相襯,穿插有致,並能以線條筆法的變化來配合場景的需要和抒發作者的感情。此圖用筆也較典型地反映了貴妃專寵,皇舅專權,應歸於唐玄宗的酒醉色迷,造成不可彌補之後果。
5三千寵愛: 圖中表現出人物神態閑適,人物面部輪廓須眉全用細筆精心勾勒, 略作淡墨暈染, 神氣活現紙上, 自然、生動。衣紋線條則簡括洗練。作品背景為公元750年楊貴妃經歷第二此出宮風波之後,受到唐玄宗寵待無以復加的殊遇。與此相應, 歲冬隨幸驪山,楊氏家族備受垂青。楊貴妃自然對玄宗的浩盪皇恩感激不盡,更加傾心相愛了。
6貴妃專寵: 作品人物面相豐潤,身材適中,具「唐妝」仕女特徵,又帶清麗之姿,形象刻畫簡練傳神。畫法唯山則工筆淡設色。衣紋用筆飄灑,表現了貴妃得玄宗崇幸。楊氏滿門皆享惠澤,權重勢大,終至皇權而生亂政之禍。盛唐轉哀,此可謂直接原因。
7玉樓依舊: 此圖筆墨技巧以線描為主,輔以皴染,在塑造人物時,線條力求簡練,方折有力,疏密對比。在表現技巧上,有相當高的精熟功力。畫出的貴妃神情畢肖,性格顯露,描繪出就在楊國忠專權,安碌山密謀之際,唐玄宗和楊貴妃絲毫未察覺有何不安,玉樓依舊笙歌飛揚,吟詩遊玩,一派昇平的景象,本作品系黃東雷工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
8貴妃阻東征: 畫家重視形神關系的描繪,作到「遺貌取神」。此畫人物傳神,形象准確,性格鮮明。特別是人物的衣紋勾勒,功力很是深厚。秉承了唐代的優秀傳統,又有所發展。用筆簡練流暢,富有節奏感和力度。描繪出公元755年臘月,黃河以北落入安碌山之手,楊貴妃阻止皇上東征,不要再去冒險。未及唐軍集中,安碌山已沖破河南,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只剩潼關。
9京師潼關: 工筆畫尤其要講究意境,講究虛實,講究詩意,講究情趣,只有這樣才稱得上繪畫藝術,否則與照片無異矣。自然的真實不是藝術,只有畫家根據自己的感悟重新鑄造出來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藝術。本作品中,作者根據其感悟鑄造出來安碌山在洛陽稱帝時,貴妃問道:華清池可落敵手?
10魂斷馬嵬: 藝術追求的真實是畫家意趣的真實,畫家感情的真實。畫匠以技巧取勝。畫家以思想取勝、以情感取勝、以意趣取勝。一幅畫,即使畫得再精細,再象,如果沒有詩意,沒有思想內涵,就不成其為藝術。本作品通過畫家感情描繪在玄宗、貴妃准備逃京赴蜀之際,為順六軍,玄宗接受士兵要求,令貴妃自縊於馬嵬。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黃東雷的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是精益求精。

黃東雷十八米天下奇卷《歷代濟南之明湖》一經問世立刻引起書畫界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它被眾多畫界同行喻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卷中的每個細節都集中作者對濟南大明湖近半個世紀的觀察與感悟,系作者留傳後世之極為寶貴的財富。在2010年12月19日山東省圖書館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拍賣會上,拍出三十萬。
作者在閱讀大量歷史相關資料結合自身的觀察體會後於2010年6月12日至7月17日創作彩墨國畫長卷「歷代濟南大明湖」,全卷共分三部分:首先用隸書題寫卷名,用顏體楷書書寫前言;之後由十幅四尺整張(70cm*140cm)的橫幅彩墨寫意山水畫作品,描繪出濟南大明湖從遠古到共和國之十個朝代的原貌;最後用毛體草書書寫出後記。
2012年7月,黃東雷創作出十米中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又名《清明上湖圖》。該作品是其傳世經典作品《歷代濟南之明湖》的姊妹篇,通過十米國畫長卷的創作,連續不間斷的展示出圍繞大明湖一周所見到的主要景點。作為一名在濟南大明湖邊上長大的書畫藝術家,黃東雷已將全部精力都花在書畫作品的創作上。
國畫長卷《明湖景區圖》又名《清明上湖圖》系黃東雷2012年的代表作。作品為十米整張尺寸(1000cm*44cm),該作品整體效果為濟南大明湖的鳥瞰視圖,作品的局部效果是在刻畫園內某角落的美麗風光。主要描繪的景點是以大明湖北岸的鐵公祠為中心,另有湖山倒影、沿岸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鐵公詞、北極閣、匯波樓、和超然樓。該畫最突出內容即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殊景色,現 在高樓越建越多,逐漸的大明湖和千佛山以被完全的隔絕開,所謂的湖光山色只能通過該作品來觀賞。作品描繪的南岸新區包括:七橋風月、秋柳含煙、明昌晨鍾、稼軒悠韻、竹港清風、超然致遠、曾堤縈水、鳥啼綠蔭。整體效果為用十米的水墨淡彩畫描繪大明湖新老區各自八大景觀。
毛體書法長卷
「狂草22米」毛體書法長卷,系著名書畫家黃東雷 號 古畫王子2008年度的代表作。作品用毛體書法風格書寫唐宋著名詩詞,全長21.9米,高度為67厘米。字句大多採用狂草形式,小部分字句為行草,在採用毛體的同時也容入作者個人的書寫風格。2008年11月創作完成後連續三次在全國各地亮相,受到書畫界尤其是毛體書法界的極高評價。
「狂草22米」三次在全國各地亮相介紹:
1)2008年11月22日亮相濟南古玩城中國書畫交易中心五周年慶典。
2)2008年12月14日亮相北京紅星韶膳養生會館毛體書法筆會現場。
3)2008年12月17日亮相北京釣魚台毛體書法頒獎大會主會場及接待廳,作者同時領取大會頒發的「毛體書法家全國三十佳」榮譽證書。
《出師表》楷書長卷
《前後出師表》楷書長卷系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6年2月用「顏勤禮碑」的書寫風格創作,全長6.2米,高0.7米,為作者2006年度書法代表作。長卷共分兩部分,即上卷「前出師表」和下卷「後出師表」。
本作品中黃東雷用筆蒼勁有力,點畫峻厚,橫輕豎重,結體寬博,通篇氣勢磅礴,對顏體字的用筆特點按起筆、收筆、行筆、轉折等進行分析。加之「轉以成圓,得其渾圓」、「折以成方,得其方峻」,准確到位的寫出顏體字轉筆、折筆的行筆特點及轉折的形態。《前後出師表》系黃東雷楷書書法作品中的代表作。
黃東雷泰山雪景系列國畫作品岱宗十景
泰山雪景系列國畫作品岱宗十景是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10年1月1日至18日創作的又一泰山寫意新作。作者通過十幅雪景風格作品,再次向國人展示中國第一名山在畫家心中的形象,其中,雪中效果作品和雪後效果作品各5幅。
本次創作的十幅作品分別是北國銀裝、岱廟、紅門、長壽橋、中天門、迎客松、十八盤、南天門、岱頂、碧霞祠。全部作品均為大三尺整張(55cm*100cm),水墨淡彩風格。創作時運用了前無古人的全新理念,重點描寫對象為古松、古柏、古樓閣、巨石、雲煙、山道、山泉。
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岱嶽十景
自1985至2005整整二十年的時間里,古畫王子黃東雷先後5次登臨東岳泰山,回憶起5次登山的所聞所見,畫家難以抑制其創作情懷,於(2009-05-24)至(2009-06-03)十天時間里,揮筆創作完成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岱嶽十景,共完成寫意山水作品十幅,所有作品均為水墨丹青效果,大小均為四尺整張(138cm*68cm),充分顯示中國第一名山的雄奇與壯美。
黃東雷泰山系列國畫作品先用墨線勾畫泰山山石和樹乾的輪廓,再用各種皴法畫出山石的明暗效果,然後用淡墨加顏料渲染,最後用墨或顏料點出樹木。某些作品屬於寫意畫,同時又是水墨山水,故不用色彩,以墨的濃淡、干濕,表現峰巒山石景色。黃東雷水墨畫的風格樸素抽象,是富有暗示的特點。水墨畫是單色畫,用墨的線條來表現的「素描」。這種繪畫技法用皴法表現效果,再略微加一點花青和赭石顏料,使山石更加雄偉壯麗。同時適度吸收現代潑墨大寫意,把墨灑在紙上,又發展了水墨畫的技巧。黃東雷水墨畫隸屬中國的傳統繪畫,在繪畫領域中自成一體,是其國畫的代表手法。
「山海十圖」(國畫作品)
黃東雷嶗山系列國畫作品「山海十圖」,嶗山是中國唯一一座海拔千米之上的靠海大山,她將大海的遼闊和高山的雄奇結合在一起,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9年7月4日下午開筆創作嶗山系列國畫作品「山海十圖」,該系列作品在7月19日下午全部創作完成,十幅水墨畫作品均為四尺整張(137cm*68cm)。
寫意動物的造型一要重整體,二要抓特徵,三要傳精神。黃東雷的寫意動物首先從對象的整體形象出發,用簡潔的筆觸表現出高度概括的形象。抓住對象的典型特徵加以表現,有時為了描繪出精神個性,還要有意強化個體特徵,這樣成功描繪出特定動物的特定形象,黃東雷擅長的動物國畫包括飛鷹、猛虎和雄獅。 紅樓夢工筆金陵十二釵

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9年4月20日推出紅樓夢人物標准像-工筆金陵十二釵,本作品採取圖文並存之手法,以工筆畫方式繪出其中一位美女的標准外貌,其上方用隸書書法說明該美人身世與經歷。金陵十二釵每人各自創作一幅作品(135cm*48cm),全套共計十二幅。
本作品創作可分成六個步驟:
1、起稿:先用鉛筆在熟宣上將十二釵人物造型畫好,修改完美。
2、鉤線:鉤線有兩種方法,一種稱為鉤勒法,就是先用淡墨鉤出輪廓線,著色後再用重墨或重顏色把主要線條重復鉤勒一次,這種方法不怕著色時把原來的線條遮蓋,畫起來較方便另一種稱為鉤填法,就是用濃淡墨色把線條鉤好的輪廓裡面,不可將顏色蓋住墨線,這種方法鉤出來的線條流暢,黃東雷人物畫作品前者居多。
3、分染底色:為了表現面部和衣褶的凹凸起伏變化,在暗處先分染一次重色,面部可以用赭色分染,方法是用一隻筆蘸赭石,一隻筆蘸清水,先用顏色筆局部染色,即用清水筆推開十二釵的面頰可先用洋紅分染。
4、著色:十二釵人物的著色法近似京劇人物的化裝,稱為三白法,即額鼻和下顎三部分暈白粉眼眶和面頰用色比較誇張,多用洋紅朱膘藤黃,調少許白粉的臉用赭石朱膘和藤黃,加少許白粉。
5、罩色:在渲染和著色之後,為了使色調統一或補救某些不協調的部分,如臉部常用淡赭石平塗一或兩遍。
6、提色:在最後完成之前對重點部分再作加工,如眼睛口角或鼻等,使其更為突出畫十二釵面部在三白的部分再加白粉,有時可從紙的背後托染白粉,以加強面部的粉的粉白效果,黃東雷常用於工筆重彩人物畫的染色法有:罩、窄染、寬染、染面頰,著色時旋轉用筆,使顏色逐漸變淡變無,又不留筆痕。
西遊記
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書中,師徒四人的形象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書中描寫的十位美女並非全部被人熟悉。為此,2009年5月2日晚古畫王子黃東雷將要開筆創作大型古畫系列作品「西遊記十大美女」,又稱「圖解西遊十女妖」,十位美人個個美貌絕倫,人見人愛。
2011年8月15日下午山東齊魯電視台記者找到古畫王子黃東雷作了專題采訪,並於8月18日在《拉呱》新聞節目報道了對黃東雷的采訪片段及其國畫代表作品《西遊記十大美女》及其他相關內容。作者以工筆畫方式繪出其中一位美女的標准外貌,其上方用隸書書法說明該美人身世及山水背景,作品在廣泛臨摹古代名跡的基礎上,技法逐步成熟,形成了沉厚凝重的個人風格,並以其嚴謹的創作態度、精湛的繪畫技法,博得世人贊賞。十幅作品的繪畫特點分別是:
1、嫦娥仙子: 此圖勾線用筆的圓潤,中鋒,有力度,有粗壯的對比。暈染主要分布在臉和手的血色,及頭發部位,面頰和胳膊也有少量暈染。形成很典雅的古典美人氣質,天仙之代表,能歌善舞。
2、白骨夫人: 又名白骨精,貌美女妖。該人物頭發的渲染,該渾則渾,該透則透。肉色根據不同皮膚色來調,這件作品用的胭脂和白粉較重,而且在手罩染後還在一些高起部位罩染白色,然後再用肉色復勾線,可去除粉氣,黑衣以重墨來復勾。這樣畫出西遊記中最著名女妖精,還是書中邪惡形象的代表。
3、女兒國國王: 描繪人物的表達方法依賴於顏色。首先是從整幅畫面上著眼,在構圖的同時,已預計到用何種顏色作為主色,何種顏色作為從色——輔助陪襯主色之色。這樣「成竹在胸」就可能作到一幅畫面上的彩色相合,互相照應。繪出的美女是西遊記最美女人之一,溫柔似水,又那麼善解人意,是所有男人都想追求的美人。
4、憐憐: 勾是用墨線勾出物體的輪廓,勒是把被顏色掩蓋了的輪廓(墨線)重行勒出,但所勒的線,不一定仍用墨,而是用其他深的顏色勒出的。既不許侵犯原來的墨線,也不許與墨線有一些距離,並且填進去的顏色,不一定是平塗,還要分別出厚薄深淺濃淡明暗。勾填法運用顏色,是比勾勒法更需要熟練的。勾勒與勾填的著色法.在本作品中是被普遍使用著的,創作的美女伶俐可愛,她被譽為最有嬌美姿色美人。。
5、玉面狐狸: 傳統工筆畫追求用筆生動、渲染層次豐富、形象細膩逼真。作為一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科目,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加以創新,這樣工筆畫才會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具體到工筆畫方面,主要是造型觀念的改變,借鑒了西畫的寫生方法,人物畫創作尤為突出。再有當代工筆畫也融匯了水彩畫的一些表現技巧,該人物畫通過上述方法創作出《西遊記》書中最美女妖之金枝玉葉般的容貌。
6、杏仙: 畫作人物造型准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人物身段苗條,肌膚白嫩,嫵媚動人,人物背景設計出現在小雷音寺。
7、老鼠精: 勾線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作品沒有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這樣畫出的四探無底洞里的老鼠精,也很美,但美的比較妖艷且帶者一點凶像。
8、龍公主: 這是唯一的一幅水中美女公主,小白龍的老婆,卻和九頭蟲好了。挺刁蠻的感覺,但眼睛特別有神。
9、玉兔精: 在本作品中裝飾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從構圖、線描、設色到形象的細部處理都帶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裝飾性,加之身著印度風格的衣服,讓人對她的漂亮衣服很是羨慕。
10、蜘蛛精: 其實是七個女子,她們都很美麗,所以算一個整體。

齊魯電視台2011年8月18日《拉呱》新聞內容片段:
節目解說人: 有人看「西遊」是看孫悟空騰雲駕霧72變,有人看「西遊」是看唐僧歷盡磨難西天取經。濟南的黃大哥(書畫家黃東雷)也是個西遊迷,但人家看「西遊」是看其中的美女。
黃東雷:即使是妖怪,她在一個美女的脫變之後也是非常的美麗。
節目解說人:西遊記的仙女婀娜多姿,西遊記的妖女嫵媚動人。愛好國畫的黃大哥(書畫家黃東雷)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了《西遊記十大美女圖》。瞧瞧這白骨夫人柔媚中透著一股殺氣;瞧瞧這玉兔精羞澀中透著一股貪婪;再瞧瞧這嫦娥眼神中充滿了孤獨與哀怨,黃大哥(書畫家黃東雷)筆下的西遊記美女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黃東雷:她的身份是國王,但是她的內心還是凡人的內心,就是說一種賢惠善良的人物個性。(解釋女兒國王)
聊齋

古畫王子黃東雷於2009年7月21日開筆聊齋十大美女鬼魅,十幅作品在2009年9月7日全部完成。包括:1聶小倩 2胡四姐 3林四娘 4巧娘 5蓮香 6辛十四娘 7花姑子 8嬰寧 9阿寶 10小翠 。
國畫系列作品《聊齋十大美女鬼魅》,依照原作把女性放到愛情背景和社會背景上,通過傳統的工筆人物畫的繪制和用顏體書法的說明,生動、真切、細致的描寫出聊齋女性美到什麼地方;真到什麼地方;善到什麼地方,以及在愛情生活中聊齋女性對真善美、對獨立人格的不懈追求。 聊齋美女很多,通過作者想像每畫出來的一個,不是「容色娟好」,就是「風致嫣然」,如果給聊齋選美,選哪些?畫家認為應該是上述國畫作品的人物。因為她們個個是真誠的、執著的、美的追求者,是外貌美和心靈美的獲得者。 何為美貌呢?標準是這樣的:面容簡單地說叫「麗」,復雜點叫「艷絕」,再復雜點,叫「秋波轉顧,啟齒嫣然」。關注本作品的人們當知,國畫《聊齋十大美女鬼魅》中以圖文並貌方式去形容美麗。例如,聶小倩半夜站在窗外,說「月夜不寐,願修燕好。」胡四姐看到姓尚的書生徘徊在秋夜空院,就翻牆過來,還曰:「秀才何思之深?」,生就視,容華若仙。林四娘見到福建老帥哥陳寶鑰,說:「清夜兀坐,得勿寂耶?」不過,這林四娘還是由陳公代為解裳,大美女巧娘可就大不相同了,由墳造屋,還拉十七歲的傅廉同眠,因為屋裡就一張床,生自慚形穢,願在下床。原著《聊齋志異》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聊齋國畫作品通過緊密結合原著的手法,在另一角度上透露了當時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人民的一些願望。

⑦ 清宮舊藏的一位漢裝美女圖引發的謎題

滿清覆亡後,故宮對外開放,其間發生了許多很囧的事,比如出現了提款帶有「大明雍正年制」的瓷器(也有可能是康熙,但肯定是大明),且這件瓷器就是故宮舊物……也不知保留它的人動機如何。

▲崇慶太後萬壽圖中乾隆嬪妃

如果寫小說,我會這樣將情節穿連:

儀嬪出身低微,只能當四阿哥的貼身丫鬟。但她長得漂亮,很快就被寵幸了。她第一次懷孕,不幸流產,到後年再次懷孕時,四阿哥非常貼心地為她備下了守月姥姥。然而這次依舊沒保住孩子。生產後,儀嬪身體日漸虛弱,沒等到已成為寶親王的四阿哥登基,就撒手人寰。

如果以上編排恰好真實,恐怕許多文藝女青年又要組團去寫清穿文和宮鬥文了吧。

傳說中的銀妃,年輕貌美,出身低微,娘家姓黃,均符合史實。只是古人造謠太甚,非要把銀妃和香妃扯到一起,大有「關公戰秦瓊」的勢頭,實在讓人不想吐槽。

謬論不提了,我能確定的是,乾隆皇帝對儀嬪的安葬,非常關心,已經超越了皇帝對一位家奴出身的女性應有的重視。乾隆在他即位的第十年,於自己的陵寢西側,修建了今天的「裕陵妃園寢」。第一批葬入妃嬪三人,儀嬪墓居中。在後來的七十一年之久,乾隆的後宮陸續「搬遷」至這片濃蔭翠柏的陵園。在星羅棋布的三十五座寶頂中,第三排居中,便是生前籍籍無名、死後享有哀榮的儀嬪的最終歸宿。

於是文章開頭畫像的主角是儀嬪嗎?不一定,因為沒有款識,她可能是任何人。咱們下結論要負責任。

歷史永遠存在糊塗賬,但也永遠存在對歷史滿懷興趣的「大偵探」。我們只要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總歸能一點點接近「真相」的。

銀妃和香妃,不該只是用來抹黑乾隆、把他塑造成清代段正淳的工具。她們是人,在這個世上活過、愛過。我希望在歷史的故紙堆里,哪怕永遠找不到真相,我們也該對她們,抱有哪怕一絲絲對於人的尊重。

於是,我的考據故事講完了。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大燕威王

⑧ 工筆畫人物介紹 工筆畫人物圖片欣賞

在中國工筆畫中,也有很多種類型,而中國古典 工筆畫人物 ,以其永恆的藝術魅力穿越歷史的時空,作為當代藝術家,就要用新時代的藝術感受建構這一古老繪畫形式的新形態,使中國 工筆畫人物 以全新的語言樣式綻放異彩。下面為大家提供了 工筆畫人物 圖片供大家欣賞,讓你享受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工筆畫人物簡介

工筆人物畫有淡彩、重彩之分。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人物,道釋,風俗,仕女和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別分為工筆人物,簡筆人物,潑墨人物,白伏亂描人物和吳裝人物。

以人物活動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傳統畫科。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許多支科:描寫歷史故事與現實人物者稱人物,描寫仙佛僧道者稱道釋,描寫社會風俗者稱風俗,描寫婦女者稱仕女,肖像畫稱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別分為若干類別:刻畫工細勾勒著色者名工筆人物,畫法洗練縱逸配宏者名簡筆人物或寫意人物,畫風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潑墨人物,純用線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線描為主但略施淡彩於頭面手足者名吳裝人物。人物畫是中國畫里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在中國畫各科中最富於認識價值與教育意義。

工筆畫人物發展歷程

人物畫的產生早於 其他 中國畫科。在周代即有勸善戒惡的歷史人物壁畫。至戰國秦漢,以歷史現實或神話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動為題材的作品大量涌現。

戰國: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與《人物馭龍》帛畫是已知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

魏晉:魏晉時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傳入,玄學的風行,專業畫家隊伍的確立,促成人物畫由略而精,宗教畫尤為興盛,出現了以顧愷之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大師,也出現了以《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論,奠立了中國人物畫的重要傳統。

唐:盛唐時期吳道子則把人物宗教畫推進到更富於表現力、也更生動感人的新境地。

五代以後

五代兩宋是中國人物畫深入發展的時期。隨著宮廷畫院的興辦,工筆重著色人物畫更趨精美,又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民間稿本被李公麟提高為一種被稱為白描的繪畫樣式。宋代城鄉經濟的發展,宋與金的斗爭,社會風俗畫和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故事畫亦蓬勃發展。張擇端的傑作《清明上河圖》便產生於這一時期。自南宋受禪宗思想影響,梁楷的潑墨、簡筆寫意人物畫,標志著寫意人物畫肇興,中國人物畫開始朝另一方向發展。仕女畫、高士畫大量出現。之後,明末的陳洪綬、清末的任頤都創作了不少人物畫的優秀作品。

現代的中國人物畫,深入研究傳統,廣泛吸收外來技巧,表現新的時代生活,作出了前無古人的貢獻。

工筆畫人物當代名人作品

當代工筆人物畫家何家英算是首屈一指的,還有李乃蔚,唐勇力,王穎生,王根生,崔進,馮長江,王淑暉,蔣世國,王美芳,趙國經,劉泉義,胡永凱,崔景哲,黃培傑,韓學中,李青稞,黃鈞,方人也、葉華,吳玉陽等。

當代 工筆畫人物 特點 :當代工筆人物畫造型接受了西方注重寫生的方法,強調通過形體寫實來達到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繪畫技法上融合了諸多畫種的表現手法,如水彩畫的干濕畫法和油 畫的厚畫法等。

編輯總結:工筆畫人物刻畫精微,布局謹重,人物清麗瑩潔,美輪美奐。創缺賣檔作從人物性格出發,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人物之形貌修為,品格思想均躍然紙上。

⑨ 伉儷畫家趙國經、王美芳夫婦所繪仕女畫,為何堪稱當代仕女畫最高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偶然發現了趙國景、王美芳夫婦兩位畫家的仕女畫,堪稱當代仕女畫的最高水平。隨著油畫和攝影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美女的興起,傳統女畫的發展產生了新的影響。

趙國景和王美芳的仕女畫不僅美麗動人,而且傳達感情和思想,意境深邃靜謐,可以用來洗心革面、安神理氣。當然,如果畫家能將中國詩詞書法融入作品中,創作出名作,就能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現在我們從網上收集他的畫,挑選,整理,編輯。

⑩ 工筆畫怎麼上色 簡單的方法哦

1、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

10、在宣紙或絹的反面上色,經過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為厚重,均勻,造成豐富的層次感。

(10)美女圖的工筆畫圖片擴展閱讀:

工筆畫平塗法上色時應注意的事項:

1、筆上含水、含色要適度,含水、含色少則易燥,容易出現飛白或「睜眼」現象,含水、含色多則干後容易出現淤積的水漬花斑。

2、要處理好下一筆與上一筆顏色的接茬處,不要出現明顯的接痕與筆觸。可以利用線描將大面積色,化整為零。將色塊的銜接處在有線描處,即是每蘸一筆顏色,先沿一條線塗起,到鄰近的一條線結束。

3、再蘸取顏色從上一筆顏色結束的那一條線接染,再到下一條線處結束,這樣,便會看不出接茬。如果實在沒有線條可利用,或兩條線之間面積太大,則要注意虛起虛收,防止接色處顏色堆積過厚。

4、塗色可採用走十字法,即將顏色先橫排一遍,干後再豎排一遍,每一遍顏色都相對薄些;亦可用較飽和的顏色橫排一遍,趁濕再用不蘸取顏色的干凈筆豎排一遍,也會勻凈。前一種適用於塗大面積色,後一種走十字法適用於塗小面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