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形容女子彈古箏氣質清雅詩句有哪些
1、隋唐·白居易 《琵琶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譯文: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創作背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
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彈琵琶的長安倡女,便用為題材,這首敘事長詩《琵琶行》。
2、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3、魏晉·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譯文: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4、宋代·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譯文:小院掩映在春色深深的綠樹繁花中,樓上小窗閑掩,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捲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獨自靠著欄桿,愁情無人可以訴說,只好心不在焉地撥弄著琴弦。
5、隋唐·白居易 《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譯文:千呼萬喚,終於出來了,但是還用抱著的琵琶遮住了半張臉,有比較勉強,不願見人。
❷ 形容女子彈古箏氣質清雅詩句有哪些
描寫女子彈古箏的唯美詩句有:
白居易 《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蘇軾 《甘露寺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李白 《春日行》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白居易 《聽夜箏有感》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新生不願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楊巨源 《雪中聽箏》
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徵聲何切。
誰憐楚客向隅時,一片愁心與弦絕。
王灣 《觀箏》
虛室有秦箏,箏新月復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語分明。
曉怨凝繁手,春嬌入曼聲。
近來唯此樂,傳得美人情。
劉禹錫 《同留守王僕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
鶯。
能語,多情。
春將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復集東城。
林疏時見影,花密但聞聲。
營中緣催短笛,樓上來定哀箏。
千門萬戶垂楊里,百轉如簧煙景晴。
劉禹錫《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箏歌送酒》
朗朗鵾雞弦,華堂夜多思。
簾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發清響,曲盡有餘意。
酌我莫憂狂,老來無逸氣。
顧況 《李湖州孺人彈箏歌》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陽宮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憐碧玉。
思婦高樓刺壁窺,愁猿叫月鸚呼兒。
寸心十指有長短,妙入神處無人知。
獨把梁州凡幾拍,風沙對面胡秦隔。
聽中忘卻前溪碧,醉後猶疑邊草白。
❸ 描寫彈古箏女子優雅的詩句有哪些
1,《省試湘靈鼓瑟》唐代: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話文釋義: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准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白話文釋義:似嬌還羞抿了抿秀發烏鬟,笑靨盈盈秋波流轉頻頻顧盼。玉手纖指輕彈,箏聲婉轉歡快,琴弦飛盪迴旋,似春鶯傳情,低語交歡。曲終人去,宛如飛雲飄逸,只留下嬌柔的身影。春夢已斷不知何處尋覓。庭院深深,鎖住的是寂寞和黃昏,還有那陣陣凄雨敲打芭蕉聲。
4,《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
白話文釋義:是誰在美麗的樓閣上吹笛子?悅耳的笛聲隨著輕風斷斷續續傳來。當笛聲嘹亮時,就像橫在碧藍的天空上阻遏來往的浮雲。當笛聲清和時,就像隨著冰冷的月光照進我的床里來。笛聲優美,就像當年桓伊隨興所至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調的優雅更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一曲吹畢,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還在畫樓上,而那嘹亮的笛聲卻好像還飄盪在空中,久久淡散。
5,《江城子·江景》宋代: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鳳凰山下,雨後初晴,雲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麼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彷彿那哀怨的樂曲仍然盪漾在山間水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