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豎著寫的古詩圖片
豎著寫的古詩圖片:
相關介紹: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復信。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朴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
(1)美女寫詩的圖片古風擴展閱讀
《夜雨寄北》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
作者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於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在前人的詩作中,寫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
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回環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回環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② 看圖寫詩‖ 古風·月夜感懷(一韻到底)
一葉扁舟入夢來,滿樹蕭條惹情憂。
皎月當空夜蒼懸,江火漁暉對影留。
芙蕖脫俗清香溢,水波成紋魚潛游。
飛鳥成群繞芳甸,寒霧氤氳籠汀洲。
蛙鳴聲噪入酣眠,羅闈紅帳蚊蚋囚。
轉輾反側自難寐,對鏡獨倚屏闌愁。
舊時堂前兩小猜,青梅竹馬意相投。
卻逢家道中落時,恩愛浮雲覆水流。
③ 形容女子漢服美麗的詩句
1. 關於女子身著漢服的詩句
關於女子身著漢服的詩句 1.描寫女性靜態美的句子,或者描寫穿漢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內)
1.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12.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1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16.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
17.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
18.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1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暈暈如嬌靨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2.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5.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
26.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
27.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2.有關描寫漢服的詩句
【名稱由來】
從三皇五帝到明朝這一段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裝,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幾千年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 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基本特點】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男裝的式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大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便是如此。
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
女裝式樣相對稍多些,但基本式樣大體也只有兩種:
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同樣以秦漢服飾為代表)。
隋唐興起的大襟低胸這種,同秦漢深衣不同的是服飾分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樣衣裳連在一起。這兩種女服式樣對宋明時期以及日本朝鮮的民族服飾(女服)影響非常大。隋唐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為流行服飾來穿的(或者說是出於獵奇心理),並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宋明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一些別的式樣,但影響並不廣。
大家看到了秦漢唐宋明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其實象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漢服在唐朝時期漢人依然在穿,不過在以長安為中心的北方以圓領為主,而在吳越地區則兩者兼顧,宋明類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飛鳥奈良時期(中國唐朝時期)引進漢人服飾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和服。
漢族服飾的風格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把漢族同歐洲民族相比的話,我們會發覺二者在許多方面都呈現明顯的不同。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千姿百態的原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古漢服的鞋也是很講究的,在傳統繪畫和戲曲中體現出,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
了民族融合。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
3.秋天漢服美女描寫詩句
秦宮詩
唐 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樓頭曲宴仙人語,
帳底吹笙香霧濃。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復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禿衿小袖調鸚鵡,
紫綉麻踏哮虎。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開門爛用水衡錢。
這是李賀寫漢代美少年秦宮的詩古代描寫男子服飾的詩好象不多見。
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
唐 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本詩足見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陌 上 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
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鞽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這還有什麼說的呢,相信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4.秋天漢服美女描寫詩句
秦宮詩 唐 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 帳底吹笙香霧濃。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復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禿衿小袖調鸚鵡, 紫綉麻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 這是李賀寫漢代美少年秦宮的詩古代描寫男子服飾的詩好象不多見。
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 唐 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本詩足見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陌 上 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 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鞽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這還有什麼說的呢,相信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5.描述古裝女子衣著打扮的句子
衣裝篇: 【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挽迤三尺有餘,使得步態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發帶束起,頭插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顏色,雙頰邊若隱若現的紅扉感營造出一種純肌如花瓣般的嬌嫩可愛,整個人好似隨風紛飛的蝴蝶,又似清靈透徹的冰雪……】 【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
低垂鬢發斜插鑲嵌珍珠碧玉步搖,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身穿是淡白色宮裝,淡雅處卻多了幾分出塵氣質。
寬大裙幅逶迤身後,優雅華貴。墨玉般的青絲,簡單地綰個飛仙髻,幾枚飽滿圓潤的珍珠隨意點綴發間,讓烏雲般的秀發,更顯柔亮潤澤。
美眸顧盼間華彩流溢,紅唇間漾著清淡淺笑。】 【身著一身淺藍色紗衣,肩上披著白色輕紗,微風吹過,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一頭青絲散散披在雙肩上,略顯柔美,未施一絲粉黛,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著已經過了花期的牡丹,不禁想到自己,自己現在有著皇帝的寵愛,就如同盛開的牡丹,妖艷,絢麗。如果哪一天自己老了,皇帝的寵幸不在了,是不是自己就和這過了花期的牡丹一樣,沉睡在泥土中,無人問津?想著想著,居然有一種想要大哭一場的感覺,悠悠嘆了口氣】 【身著淡藍色的長裙,裙裾上綉著潔白的點點紅梅,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一頭青絲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支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一身淺藍色的宮裝,裙角上綉著細碎的櫻花瓣。
頭上斜簪一支碧玉玲瓏簪,綴下細細的銀絲串珠流蘇. 臉上薄施粉黛,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到前面的倩影,走上前去,俯身,甩帕】臣妾夏念瑤參見皇上,皇上吉祥【話落,莞爾一笑】 【著一身淡紫色衣裙,身上綉有小朵的淡粉色梔子花。頭發隨意的挽了一個鬆鬆的髻,斜插一隻淡紫色簪花,顯得幾分隨意卻不失典雅。
略施粉黛,朱唇不點及紅。】 【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身穿白色紗裙,腰間用水藍絲軟煙羅系成一個淡雅的蝴蝶結,墨色的秀發上輕輕挽起斜插著一支薇靈簪。
肌膚晶瑩如玉,未施粉黛,隻身一人在在紫竹林里漫步】 【內穿薄蟬翼的霞影紗玫瑰香胸衣,腰束蔥綠撒花軟煙羅裙,外罩一件逶迤拖地的白色梅花蟬翼紗。腰若細柳,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淡粉色宮裝,裙角綉著展翅欲飛的淡藍色蝴蝶,外披一層白色輕紗。微風輕拂,竟有一種隨風而去的感覺。
絲綢般墨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身材纖細,蠻腰贏弱,更顯得楚楚動人】 【淡綠色的繁花宮裝,外面披著一層金色薄紗,寬大的衣擺上銹著紫色的花紋,三千青絲撩了些許簡單的挽了一下,其餘垂在頸邊,額前垂著一枚小小的紅色寶石,點綴的恰到好處。頭上插著鏤空飛鳳金步搖,隨著蓮步輕移,發出一陣叮咚的響聲。
襯得別有一番風情美麗可人之姿】 【金黃色的雲煙衫綉著秀雅的蘭花,逶迤拖地黃色古紋雙蝶雲形千水裙,手挽碧霞羅牡丹薄霧紗。雲髻峨峨,戴著一支鏤空蘭花珠釵,臉蛋嬌媚如月,眼神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身穿一襲素錦宮衣,外披水藍色輕紗,微風吹過,輕紗飛舞,整個人散發出淡淡靈氣。
三千青絲被挽成一個簡單的碧落髻,將一支清雅的梅花簪子戴上,隻身一人向御花園走去,看著前面緩緩而來的宸妃。微微一笑,等著她先開口向自己請安】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
一身絳紫色長裙,綉著富貴的牡丹,水綠色的絲綢在腰間盈盈一系,完美的身段立顯無疑,攜侍女兩人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到迎面走來的母後,莞爾一笑】念瑤給母後請安,母後吉祥。 【一身淡黃色雲煙衫逶迤拖地白色宮緞素雪絹雲形千水裙,頭發梳涵煙芙蓉髻,淡掃蛾眉薄粉敷面,明艷不可方物】 才藝篇: 【曲藝】 【莞爾一笑,紅唇輕吐】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手把花鋤出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掉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
6.漢服古風詩歌散文
我找的是描寫漢服的古詩詞,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宮詩 唐 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 帳底吹笙香霧濃。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復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禿衿小袖調鸚鵡, 紫綉麻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 這是李賀寫漢代美少年秦宮的詩古代描寫男子服飾的詩好象不多見。
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 唐 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本詩足見唐天子的服飾之華美以及大唐的氣勢。
陌 上 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 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鞽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這還有什麼說的呢,相信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麗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
詩聖描寫楊氏姐妹游曲江池作。雖含義多諷,但我們仍能看出唐代貴族的服飾是何等豪華。
永遇樂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三五:指元宵節。
鋪翠冠兒:飾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節女子頭上的裝飾。
簇帶:妝扮之意。 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風俗還有當時人們穿著的情況。
歐陽修-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 這首詞寫歌女思念她的戀人.注意那個"梅妝" 梅妝: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作梅花妝,即在眉宇間畫一朵梅花作為妝飾。
辛棄疾-漢宮春·立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 這首詞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風俗,抒發時不待我的感慨,並通過象徵隱喻,寄託故國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綵紙為燕形戴在頭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盤:古時立春日做五辛盤,用黃柑釀酒,稱作洞庭春色。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此詞寫別後故地重遊,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 兩重心字羅衣:沈雄《古今詞話》謂為衣領屈曲如心字。
國風·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裹。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衣:外衣 裹:內衣 絺(吃):細葛布 綌(系):粗葛布 國風·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發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揚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7.形容古裝的詩詞
1.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2.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
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5.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徽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6. 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7. 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8. 那女子容色絕美,欣長苗條,垂首燕尾形的發簪,優美的嬌軀玉體,身著淺綠色的羅衣長褂,在燭光散射下熠熠生輝,彌漫著仙氣,淡然自若,清逸脫俗,猶如不食煙火,天界下凡的美麗仙女。
9.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碧玉龍鳳釵。香嬌玉嫩秀靨艷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顰一笑動人心魂。
10.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11.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12. 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13. 燦若星辰的眼眸,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痛楚亦滄桑,竟仍清澈地如一汪秋水。
14.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5.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6.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7.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
18. 沉魚落雁,羞花閉月。
19.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20.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1. 寐含春水臉如凝脂,白色牡丹煙羅軟紗,逶迤白色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身系軟煙羅,還真有點粉膩酥融嬌欲滴的味道。
④ 古風怎樣寫詩
1、以9字詩句為例:頂邊留出一個字的長度,折一下。然後重復八言的操作,即完成。
2、以10字詩句為例:先豎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五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5個字,第三行落款。
3、以11字詩句為例:頂邊留出一個字的長度,折一下,其餘部分按十言的操作,即完成。
4、以14字詩句為例:先豎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六等分(先対折,再三等分折,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6個字,第三行2個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5、以20字的「五絕」為例:先豎折四行,但第四行為半行,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7個字,第三行6個字,第四行落款。
⑤ 經典的古詩書法作品圖片展示
古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泛稱,它對我國文學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古詩被許多人創作成書法作品,它有非常高的藝術特色與風格特點。下面是我整理的經典的古詩書法作品圖片展示。
好看的古詩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古詩的句子的整齊
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代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比如: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⑥ 關於山水田園女人詩句大全(有關於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句)
1.有關於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句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維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王維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等等等等~~
山水田園詩有很多,幾個著名的詩人,王維、孟浩然、陶淵明、范成大等的詩作多是山水田園風格的
2.關於山水田園的詩句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ài)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hè)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3.關於山水美女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5.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6.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7.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8.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9.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10.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4.關於山水田園的詩給我4首:
積雨輞川庄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輞川庄,在今陝西藍田終南山中,王維隱居之地。首推王維是因為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晚年隱居山林、脫離塵俗,所作之詩風格更是清新淡雅,意境幽遠,還帶有些參禪悟道的氣息。
在這首七律中,他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
=================================================
日出東南隅行
謝靈運
柏梁冠南山。桂宮耀北泉。
晨風拂幨幌。朝日照閨軒。
美人卧屏席。懷蘭秀瑤璠。
皎潔秋松氣。淑德春景暄。
謝靈運是山水田園詩人鼻祖,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謝靈運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他善於用富艷精工的語言記敘游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對唐代的詩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孟浩然幽居襄陽鹿門山,雖為唐山水詩之始創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原因之一就是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因為他是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布衣詩人,此情多發之於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不過他的詩風格冷峭,偶見雄渾,也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
=================================================
春日田園雜興十二首之三
范成大
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
范詩田園詩主要是他晚年寫的《四時田園雜興》和《臘月村田樂府》,描述了江南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象一長卷生動的農村風俗畫,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宋代風土人情,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是他以前的詩人所很少著墨的。
5.關於山水田園的古詩詞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湖東行最愛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 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6.形容山水好出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1.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崔道融《西施灘》
釋義:想當年浣紗春水滾滾,聲聲好似為美女不平。
2.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西施》
釋義:如果西施知道怎樣顛覆吳國,那麼後來讓越國滅亡的又是誰呢?
3.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王維《西施詠》
釋義:艷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麼能久處低微?
4.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李白《西施 / 詠薴蘿山》
釋義:西施是越國溪邊的一個女子,出身自薴蘿山。
5.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釋義: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6.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李白《烏棲曲》
釋義:日落烏棲時分,姑蘇台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
7.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陸龜蒙《吳宮懷古》
釋義:吳王夫差在位期間所採取的一切倒行逆施的舉措都足以使國家滅亡,這和西施並無關系,後宮佳麗如雲,一個西施又怎麼能取代所有的後宮佳麗呢?
8.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李白《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釋義: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嬌軟無力,微笑地倚看東窗下的白玉床。
9. 東晉亡也再難尋個右軍,西施去也絕不見甚佳人。——喬吉《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
釋義:東晉敗亡後再也難尋找書聖王羲之,西施去世後從此再不見絕代佳人。
10.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李白《玉壺吟》
釋義:我又像西施一樣笑顰皆宜,大得君王恩寵。而醜女們卻東施效顰,愈學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