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郎織女,這對情侶為何紅遍東亞文化圈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會有個男人捧著一大束花對你說:
麻煩讓一下,這花不能擠。
表錯情?這有什麼。七夕節被當成情人節,就是橫向強行移植西方情人節的產物,不也是表錯情?背後的邏輯則充滿民族主義色彩:
你們西方有什麼,我們中國也有,自古就有。
實際上,沒必要這樣較勁,反而顯得我們很心虛,連傳統文化都要對標西方才有存在感一樣。
其他的最愛君不敢說,但七夕節依託的牛郎織女傳說,自古以來影響力就大了去了。至少在整個東亞(包括東南亞)地區,牛郎織女這對CP,絕對是紅了一兩千年的大IP。
1最早的牛郎是神,不是?潘?/span>
牛郎織女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中產生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
這個故事原型不但在中國的漢族地區流傳,還打入了少數民族地區,衍生出無數大同小異的傳說版本。在牛女傳說誕生之初,它就憑借中華文明的強勢與優勢地位沖出國門,在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生根發芽,隨後又影響了菲律賓、印尼等地文化。
牛郎織女真的是一對神奇的CP(情侶)。
最早,它們只是先民們用肉眼觀察到的兩顆星。《詩經》中寫過它們,但並沒有賦予它們人格化。
漢代以後,關於牛女兩星的文字記載不少。這時已經明顯將它們人格化。比如,這首著名的東漢文人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一個被天河阻隔而不得長期廝守的凄美愛情故事蘊含詩中。這說明牛郎織女傳說在漢代已經形成,才會成為文學作品的素材被頻繁使用。
有意思的是,早期的牛女傳說跟我們現在流傳的版本有很大的差異。最明顯的一點,牛郎織女二人都是住在天上的,並無織女下凡洗澡、?潘顆@汕勻≈??煲碌確布淝榻凇1熱縋媳背?逼冢??P《述異記》記載的牛女神話是這樣的:
大河之東,有美麗女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里的「大河」指的是天河,天上的銀河。也就是說,這時的牛女之間的悲歡離合是神仙之間的家事,沒人間的?潘渴裁詞隆?/p>
不過,傳說終歸是人編出來的,它總要反映人的需求。久之,情節就慢慢豐富,表達的人的訴求也越來越多。就跟我們現在流行編段子一樣,都是別有寄託的。
比如,當時人給牛女傳說加了個情節,說牽牛娶織女,跟天帝借了兩萬元作聘禮,結果無力償還,兩人才被「債主」天帝強行分開的。
這表面是在講牛女分離的原因,實際上反映了漢朝以來娶親要下大聘禮的習俗。肯定是哪個?潘課娜碩哉庖幌八仔幕巢宦??瘧嗔蘇餉錘鑾椋ǘ危┙冢ㄗ櫻├賜虜邸?/p>
總之,民間傳說是個瓶子,什麼都能往裡裝。我們下面看到各民族、各國家牛女傳說的變異,也都源於它們獨特的民族風俗與文化,在傳說上作了各取所需的改動。
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故事中分化出了孝子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把純屬天神之間的故事變成了人神結婚的故事。至此,牛女傳說的主要情節已經成型。
2牛郎偷了織女衣服,唱起情歌
漢族地區通行的牛女傳說概要基本是這樣的(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從前有兩兄弟,弟弟放牛,人稱牛郎,遭受兄嫂虐待(甚至差點被害)。後兄弟分家,弟得一頭老黃牛(或兼得一輛破車),並與它相依為命。黃牛其實是天上被謫神仙,告訴牛郎得到妻子的辦法。牛郎按照黃牛的吩咐,竊取在河裡洗澡的織女的衣服,娶織女為妻。婚後,生兒育女。織女後被王母或天神捉回天宮或得仙衣逃到天宮,牛郎按照黃牛的囑咐帶著小孩趕到天上,被王母用金簪劃河與織女隔開。從此,一年一度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問題來了,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也熱愛牛女這對CP。但他們口口相傳的牛女故事,跟漢族的相比,在保持人物、故事梗概一致的前提下,均作了在地化、民族化的改編。這讓每個少數民族的牛女故事聽起來都很有民族風。
在苗族,男女雙方用什麼表達愛情?唱情歌!所以,苗族的牛女傳說有了這樣的情節:
牛郎拿走織女衣服之後,唱起了動聽的飛歌——
晴空萬里要有雲彩作配才如畫,
地里的莊稼要有雨水滋潤才茁壯,
生活中要有愛情才詩情濃郁,
姑娘啊,你把最寶貴的禮品獻給了誰?
見織女聽得入迷,牛郎賣力地繼續唱,極盡挑逗的本領:「只要阿哥阿妹有情意,哪管什麼天上人間隔千里!」從而成功俘(騙)獲(取)了從未涉世的織女的心。
考驗女婿是各民族牛女傳說中更為普遍存在的情節。在織女返回天宮,牛郎追到天上見到岳父天帝之後,天帝出於種種原因,對這個他並不滿意的女婿進行了考驗或迫害,牛郎通過考驗或迫害才能和織女重新在一起。
這些考驗或迫害的點子通常都很變態。比如,在壯族,老丈人給阿刀(即牛郎)出的難題包括讓他到南山上向專吃人的夏山婆借銅鑼,到西山上捉一隻活老虎等。在苗族,老丈人天公想出了很多迫害牛郎的毒計,包括帶他去砍杉木,企圖摔死他;帶他去燒山欄,想借機燒死他;給他獻毒酒,想毒死他等。
添加這些情節當然不僅是為了增添故事性,更主要是反映了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刀耕火種的生產特點,岳父對女婿勞動技能、斗爭意志的考驗,無疑是惡劣生產條件下成婚男性必須具備的品格。
一些少數民族牛女傳說的結局跟漢族的截然不同。比如苗族和布依族,他們的牛女最後經過了生死考驗,獲得永久性大團圓。這似乎很有肥皂劇的編劇意識了,大團圓總比悲劇結局的收視率高嘛。
3「牛郎」通過決斗,奪回「織女」
牛郎織女不僅在國內紅,在國外也是一線網紅。
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自古受中華文明影響,很多習俗深入骨髓,迄今仍保留下來。七夕節以及牛女傳說在這些地方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女牛傳說最遲在魏晉以前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朝鮮現在流傳的牛女傳說,基本還是神仙相戀的模式。可以肯定,他們照搬了中國魏晉南北朝文人寫的版本,只是把牛女的身份換成了天上的王子和公主。朝鮮的版本與人間唯一的關聯是,七夕這一天,王子和公主相會,痛心哭泣,眼淚落成了雨。
比起朝鮮的想像乏力,韓國的「編劇」一直都很給力。韓國版的牛女傳說有很大變異,他們的版本叫「仙女與樵夫」。故事前半截跟中國漢族版的牛女傳說大致相同,只是老黃牛被他們替換成了小鹿。
後半截,他們說的是:樵夫原本到天宮和仙女團聚了,但他一想到地上孤苦伶仃的母親就想回家。仙女給了樵夫一匹龍駒,讓他回到人間與母親團聚,但告誡他,千萬別踩到地面,否則就再也回不到天上。樵夫見到母親,一高興就忘了禁忌,踩到地上,再也回不到天上。樵夫思妻兒心切,翹首哭泣,哭得淚幹了,死後變成一隻公雞。公雞總是飛到屋頂上打鳴,據說是在翹望遙遠的天宮。
看到這里,最愛君只能說:韓劇能火,是有傳統的,韓國人實在太能編了!
日本的牛女版本最詭異的地方在「切冬瓜」。在米克郎接受岳父考驗的情節中,岳父拿出個冬瓜。米克郎未按天女的辦法橫切,而是按岳父的命令豎切,結果冬瓜水流成天河,將他和天女分隔兩岸。男的變成了養犬星,女的變成織女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天庭不能豎切冬瓜。)
日本版牛女傳說像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一樣,有岳父考驗女婿的情節,懷疑最早是從中國南方通過海路傳到日本的。
日本把牽牛星叫做養犬星,牛女傳說中,牛也被犬代替。犬是狩獵社會不可或缺的動物,作用相當於農耕社會的牛。可見牛女傳說傳播到日本的時間也很早,估計當時日本剛從狩獵社會跨入農耕社會,尚存狩獵社會的很多痕跡。
與此類似,越南版的牛女傳說也沒有牛的形象,估計傳播到越南的時間同樣很早。
不可思議的是,菲律賓、印尼等地也存在牛郎織女傳說。這兩個國家的牛女傳說情節與中國漢族地區相似,但本土特色或西方特色更為明顯,七夕的因素也嚴重弱化。
比如菲律賓版牛女傳說中,仙女回天上前,給她與王子朱拉姆里(「牛郎」)的孩子留下一枚戒指;朱拉姆里追到天上,通過決斗的方式贏了情敵,終於和仙女重新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看到沒,一股濃濃的西方色彩,很fashion。饋贈戒指的風俗,源於15世紀奧地利的大公爵馬克西米連送給法國新娘瑪利公主的信物。決斗也是15世紀後西方社會流行的個人間達成協議的一種方式。聯想到菲律賓從1565年起被西班牙殖民了近400年,這一切就不難理解了。
牛郎織女走出國門,最後竟與西方文化習俗合流,這跟我們今天強行把七夕節按西方模式解讀成情人節何其相似。兜兜轉轉,這對苦命夫妻出走時手握鋤頭,腳踏織布機,歸來時已帶著玫瑰和戒指,我就想問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參考文獻
1.於長敏:《日本牛郎織女傳說與中國原型的比較》,載《日本學論壇》1999年第2期
2.金文學:《中國日本韓國天鵝處女傳說譜系比較研究》,載《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第6期
3.唐琳:《牛郎織女傳說在清水江苗族中的變異》,載《南寧師院學報》1984年第4期
4.苑利:《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傳說故事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5.隆灧:《〈牛郎織女〉在少數民族地區以及亞洲其它國家的傳承和演變》,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本文為「最愛歷史」(solovehistory)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B. 這個韓國可愛的小女孩是誰
他們是專門穿衣服拍照的模特。在一些網了什麼的。一般模特都這么漂亮,可愛的。
C. 菲律賓一男子竟趁機艙關燈性侵得逞,女子為何不反抗
這個跟女子心態有關,可能有害怕,也怕影響別人,同時也害怕最終男子會栽贓自己勾引,從而讓自己在大眾丟臉。這一個菲律賓男子肯尼斯如此大膽,是因為在跟女子聊天過程中,知道女子是一個人乘坐飛機,力量單薄,所以從剛開始調戲變成了性侵。
第四:人身安全
不得不說,女子也是有考慮到自己人身安全,女子害怕自己當時一個勁大喊大叫,容易激發當事人作出危險行為,而這個會傷害到女子的生命。出於自己生命安全的考慮,女子還是選擇默默忍受。事後選擇報警,更多是女子覺得自己處於一個安全狀態下了,這時候自己的意識也回來,剛剛經歷了一場性侵,所以想到了報警。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危險的時刻,對於該女子為何不馬上反抗主要是當時種種因素遲疑了。而男子在性侵過程中,也有過威脅警告的話語這些,我們外人不得知。所以為了保護自身安全,並且可以把壞人懲治,所以選擇在自己逃脫後才報警,讓壞人可以得到懲治,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很多人說,在當時第一時間要選擇大喊大叫,不過,當時是處於休息狀態,倘若直接大喊,容易熱眾怒,而且引起不必要麻煩。